近日,中国电建山东省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进行了风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公示,这意味着距离项目开工越来越近,也标志我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将再添一座试验田。7 V! ?5 C k, C2 h1 w# }( V4 g
/ l' M' x6 k% m& E+ k4 y" j
在广西、山东等多地发布的“十四五”能源规划中,都明确鼓励海上风电结合海洋牧场融合发展。业界普遍认为,随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进入平价发展时期,“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这一新兴模式有望大大提升海上风电生态友好性,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内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m/ Q& |. K5 s( s8 V" e/ [9 Z
) M3 O. C# W/ y7 V去年底山东省发布了《“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提到将积极探索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与海洋能综合利用等新技术、新模式,支持海洋清洁能源与海水淡化、深远海养殖、海洋观测等融合发展。( ?# v# P" W3 p3 b2 h
根据目前的公开消息,莱州市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试验项目场址位于莱州市北面海域,已核准装机容量为30.4万千瓦,计划采用8兆瓦及以上的风电机组38台,在风电机组间隔区域内将布置养殖区,养殖方式主要包括网箱养殖、筏式养殖和人工鱼礁等,养殖区总规划面积为32平方公里。0 p4 l$ Q* s) B4 {8 q: Q
作为上述项目的风电机组中标方,中国海装表示,该项目海上风电场所处的海域,其水深条件和位置都非常有利于海洋牧场的发展。海上风电的塔筒基础结构能起到类似人工鱼礁聚集和增殖鱼类的作用,为鱼类、贝类和藻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产卵场所,为此可以充分利用风机塔筒基础发展深水养殖网箱。海上风电投入运行后,既能生产绿电,又合理利用了风电场占用的海洋水域空间,使海洋资源价值最大化,而这正符合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势。7 {" e& ^8 {9 o+ u c' l4 w; M
6 Q; \6 N% V7 S' o8 z; j: i; W# v9 ?3 ?* X8 v5 I, [
√“风电+牧场”融合中相互促进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杨红生看来,“海洋牧场+海上风电”的融合代表了一种集约用海的发展趋势。“一是适合海洋牧场建设的海域,基本上也适合海上风电建设,两个业态在海域使用上有高度重合性。二是海洋牧场是实现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渔业持续产出的生态系统,海洋牧场建设可以有效保护海域环境。海上风电的基础设施也可以为海洋牧场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 }) s9 P6 t, o0 W: A. b8 s/ Z. ?7 p% {1 U2 l
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结合示意图 * l" c! ^( R5 C6 P
图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杨红生
$ I; @# h' m# h, U7 z, _% `, [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意味着改变。中国海装表示,与传统海上风电开发模式相比,因受到水产养殖环境要求的影响,“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这一模式对项目选址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渔业养殖对水质、水温、浮游生物丰富度、经济鱼类天敌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水深、地形地质、离岸距离、养殖效益等因素都需要纳入综合考虑,深海养殖对风机的防腐要求也会更高。
6 `% E3 V5 V/ t. e+ _6 a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则指出,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的融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对于海上风电来说,不仅能够通过养殖利润收入覆盖风电项目建设成本,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修复海上风电建设对海洋生态的破坏,推动海上风电行业生态化、规模化发展。对于海洋养殖来说,利用海上风机的稳固性,在风机基础周围建设海产品养殖和牧场平台,可以为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降低牧场运维成本,提高生物养殖容量。”
+ i, U2 S! X6 I1 {" @ n1 D% ?# A! L6 k" b3 D
√更多领域有待探索除了山东莱州外,广东阳江、揭阳等地也已经开始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尝试。
/ m b9 J- E. ^* |- X% _) e8 l今年1月,明阳集团宣布广东阳江沙扒深海渔业养殖实验区完成首次收鱼,这也是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创新实践。明阳智能集团高管曾表示,该公司正不断加快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发展创新,在创新引领海上风电规模化、经济化开发的同时,更将推动我国能源版图和能源结构调整,让“环海经济带”与“环海能源带”重合叠加。
. i" d& L$ E: h: y# n+ u* L
9 G# ~4 L0 e' u4 H" s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结合示意图 , r) X2 W, \* O1 o! z/ C7 M) U1 ]" [
图源/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6 r2 j. j7 Q! M9 a4 f8 a8 |+ X今年5月,国家电投则在广东揭阳举行了“新能源+海洋牧场”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神泉)开工仪式。据国家电投广东公司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修复、资源养护、景观文旅于一体的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设施,并创新性融入海洋蓝色碳汇,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打造“渔业碳汇”全新示范。
' k6 `/ U* C* J9 D0 _0 V2 ^孙传旺表示,目前来看,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对于“海上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种产业模式尚处于前期阶段,仍需要开展长期的监测评估工作。比如,评估融合布局设计全过程对牧场资源环境的影响等,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8 q5 c9 `% K$ D* o8 I
/ X5 a: V S* O1 b& g
海上浮式风电机组及渔业网箱养殖
`) _! X$ V' O$ [图源/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郑向远教授 1 c0 p0 l6 A9 t8 A* Y6 u2 A5 y
杨红生也坦言,目前“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相关技术和配套装备尚未成熟,亟需重点解决诸多难题:如,风机基础能否具有人工鱼礁的集鱼作用,打通海洋牧场生产管理和海上风机运营的协调机制,消除海上风电建设与运维期间所产生的噪音、震动与电磁场对牧场生物的影响等。$ J% i5 f: Z3 d7 L% t& p s e K4 W
对此,杨红生建议称,在海上风电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与海洋牧场的融合发展,不应仅关注风电效益,而应依托海上风电能源与结构优势,探索发展海上休闲垂钓、海上智能微网、潜水观光、深远海养殖、海上城市综合体等,拉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多元化拓展。4 o& Z& S+ [8 g6 p4 v1 D; t: P
1 z ^3 ]% g! S' ~& r+ s! t! C+ o+ D" \/ l' Q& ]' u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B1 C( i/ n0 v3 Z8 c# } g- g* o* N2 z: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