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5 m2 ~' q H, S3 M+ n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885号建议的答复
/ |0 m5 l+ S: p' L6 r7 d
8 c* N1 t$ ^* z+ o: D+ g; \. O4 O; L \' k# X; C
# K! q* n Q; J/ Q$ @' }3 h# F7 p
宁凌代表:/ }" ~; H5 }! y& e
您提出的《关于创建国家级红树林之城的建议》,对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我部会同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对您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J1 a- h7 H0 @5 }7 P
一、所涉及工作的相关背景情况
5 n+ K4 k# J3 ^4 e& m& g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近年来,我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并在相关重大规划中落实保护修复任务。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其中对红树林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作出部署。我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广东省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营造红树林550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2500公顷。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以及监测监管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并指导广东省编制《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N5 Y. r6 F; o1 V
二、我部主要考虑5 s) R$ x* Q; T& Y9 A
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红树林保护,建立了多个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地,大力推进红树林恢复和修复,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我部对此高度重视,坚持按照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思路,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和修复,不断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D% t2 d9 p N" n. @* a) \ 三、已经开展的工作
$ L& s( Q9 P2 m8 l/ y. e' b (一)关于开展全国红树林现状调查。+ J8 N7 d6 s4 n" K( p7 ~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已查清包括广东湛江在内的全国红树林地基本情况,我国现有红树林地2.71万公顷,其中湛江市红树林地面积0.64万公顷。2021年,我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52号),部署到2025年完成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10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全国性调查。在红树林生态系统调查中,将充分利用已有监测调查成果,在2023年前摸清包括湛江红树林在内的我国重要红树林基本生态状况,建立红树林生态基线。我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65号),在2022年开展包括红树林湿地等在内的湿地调查监测工作,进一步掌握红树林湿地动态变化情况。
/ f9 S) \ W9 S* r (二)关于设立全国性的红树林湿地专项保护基金。/ H! ]8 D& N3 Q- h
财政部提出,中央财政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通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支持地方整体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红树林保护修复、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等,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其中:2021-2022年合计下达广东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资金5亿元,支持珠海市、湛江市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广东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考虑到红树林生态保护已有相关资金支持,不宜再单独设立红树林湿地专项保护基金。
/ T' ^ }+ f+ D7 ` (三)关于试点推动市场化红树林保护修复。
' w0 ?4 z- O- w& x6 e: m# N 《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研究开展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探索建立红树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推进红树林市场化保护修复的具体政策。”2021年6月,我部指导我国首个“蓝碳”项目——“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碳汇交易正式签约,在推动“蓝碳”交易方面做了探索,对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助力碳中和等具有示范作用。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国办发〔2021〕40号),从规划管控、产权激励、资源利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等多方面释放政策红利,推动构建“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机制。- }/ F4 z) @" F1 V. |& |
(四)关于开展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科研工作。
4 b8 Q# y" ^" M$ K 近年来,我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并发布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1部分:总则》《红树林植被恢复技术指南》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会同国家林草局组织编制印发了《红树林生态修复手册》等指导性技术文件,组织地方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培训。“十三五”期间,国家林草局针对红树林和滨海滩涂等典型湿地开展典型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格局与功能演变规律等多项研究与示范,并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加强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相关研究。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开展“湿地生态保护与人为活动互作关系”研究,主要针对红树林等重要湿地生态保护与人为活动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研究。国家林草局成立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牵头、37家单位组成的红树林保护与恢复国家创新联盟,致力于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工作。2021年,国家林草局相关司局印发湿地领域标准体系和相关工作安排,形成了包括基础通用、调查监测、评价评估、保护管理、生态修复以及合理利用等 6大类湿地领域标准体系,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价规范、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规范等均列入其中,并安排部署制修订计划。2 }- t; d V1 u+ i. N
四、下一步工作
- A7 ]$ h3 Y9 A5 V 我部将与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加强协作,持续推动红树林保护修复相关工作。, ~0 o3 @& O% u4 z9 z! D
一是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将继续支持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修复,并依据职责指导广东省相关单位和部属、局属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创建红树林之城和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共同助力保护湛江红树林。
7 e& S: v* r1 {+ i6 y) V( q 二是湛江市人民政府正在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协商建立中国红树林研究中心事宜,国家林草局拟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广东海洋大学沟通,邀请其参与相关创建工作。我部、国家林草局将引导支持各相关单位、专家学者开展红树林相关研究。# h0 r9 Z" c+ C8 N5 d
三是中央财政将继续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沿海省份开展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广东省和湛江市可加快推进国办发〔2021〕40号文件政策落地实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包括红树林在内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 B& u* g, l1 q9 ?/ Q 感谢您提出宝贵建议,我部将在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继续认真研究吸纳。希望您继续对我部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8 o& O' z( ~" W8 g- |( |
自然资源部
9 f9 H6 r- p) I g% Q2022年6月26日
; {4 u1 ]% @; y9 S& a5 T( ~5 m
4 }# H. F, L# G
# \/ {3 f: s0 }/ ~' s9 O+ c6 ]+ Q; e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X7 E! ^' z: {- t: H& o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