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V: a9 d) _6 q7 `" J" Z( X' i6 B+ L* ? 我海洋科学本科毕业不久,用我截至目前的所见所闻给你个参考吧。取样的对象主要是我本科以来参加过的就业经验分享会、毕业10周年/20周年/30周年校友会上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样本数肯定是少的,而且撰文全凭记忆,所以我不保证下文的普适性。
1 S; O0 |- B8 x% m- s/ o: v 海洋科学是一门非常大的学科,下面有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测绘等等很多专业。上面这些专业大一的时候应该是不会细分的,到了大二应该才会分流。但说实话,本科学到的东西只是一点皮毛而已,而且这门学科和实际的生产生活距离太远了,所以海洋科学本科毕业的人几乎不会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我本科就出去工作的同学都是在银行,游戏公司,化工国企之类的地方找到工作的。
4 _& j- ~0 |- G# ~ 这里我再补充说一下,为什么学的内容和实际生产生活关系太远就找不到工作。
8 U1 {9 Z2 E" _) A2 ^
众所周知,有需求就有市场,也就有赚钱的路子。你的专业知识如果能解决别人某方面的需求,哪怕这个“别人”只有一个人,那你都是有钱赚的,对你的专业知识需求的人越多,那理论上你赚的钱应该也越多。
& w, @! m0 F! B' y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知乎上公认的比较好的职业在金融计算机法律相关行业里面,因为这几个行业是肉眼可见的需求大,市场大,流入流出资金多。老师公务员这种职业也很热门,胜在需求量大而且吃皇粮工资稳定,加上这些行业的存在时间久,从业人数多,你一看就能知道它为什么有前景,需求方都有谁。
1 u; w0 ?" \& q- P 说回海洋,海洋这个行业在中国就是刚刚发展,从业人数少,基本无法直接和需求者对接的状态。
: g7 j4 \1 B: k2 m8 h
举两个例子
. l9 W/ H t5 e
海洋石油专业人才(供给方)一起分析某某区域的地质概况,得出可能存在石油天然气的结论,写成自然科学基金的结题报告或者横向项目的结题报告之类,然后政府和中海油拿到报告之后开始勘探,中间再反反复复沟通,打出来的石油再经过公司加工,最后才送到消费者(需求方)手里。
5 N( h& {- e& o$ b
海洋化学专业人才(供给方)分析沿海环境的水质变化,写成基金的结题报告交给政府,政府再发布公告,渔民(需求方)针对这些信息及时调整养殖方案。
$ ]( `: B( ]$ r& C 上面我说的这两个例子只是简化版,里面真正的弯弯绕绕非常复杂,而且这两个例子里的从业人员拥有的需求方还算海洋行业里比较多的,像我这种从事深海基础研究的人基本没人关注,就只能靠政府给钱养着,行业生态不像计算机,无论什么学历,只要你弄出的某某改进算法可以提高某某方面的计算效率,你的成果就有公司买单,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消费者手里都是切切实实能感受到的科技进步。
+ S& [# l( H" j 所以结论就很明显了,海洋这个行业,低端的人才没人要,高端的人才只有政府要,培养人数现在越来越多,但是坑位只有高校和研究所的少数,要想吃海洋这碗饭,除了一路硕博没有别的路能选。
) ]1 {6 O: D1 L# w3 j# M 至于海洋到底算不算坑,这个还真不好说。(个人观点)生化环材之所以算坑,是因为僧太多粥太少,而且在实验室刷瓶子那些活占据了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换来的知识应用面非常窄,再加上时间都被占没了,后面想转行也没时间学别的东西,沉没成本越积越多。
* F; H5 f% c8 t4 q. A 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化学这些沾了化学的学科可能比生化环材还坑,生化环材起码实验材料比较容易获取,做实验快发文章也快,但我周围学海洋生地化这些专业的同学用的实验样本都要坐船到千里之外的海域去采集,所以能不能毕业,发的文章多不多主要取决于导师手里样本够不够,不够的话还要出海去补,遇上雷暴天气还要拖,疫情爆发被锁在学校那更是药丸,这些人博士毕业以后的去向可以归为做博后,做辅导员,还有当选调生三种,跨行的都是在硕士或者本科就跨行了。
4 |$ r2 ]: x( R% W7 q( }% \9 q
但是物理海洋、海洋测绘、海洋地球物理这些学科就不太算是坑,比如我从事的物理海洋,现在有海洋+大数据/机器学习/computational planetary fluid dynamics等很多跟交叉的方向,读个研究生出来就算不从事海洋相关的行业,跨行转码也是相对容易的。我在毕业10周年校友会上认识的好几个学长就是本科或者硕士是学海洋地球物理,毕业以后从事量化交易,以及在华为算法岗工作的。我也零星碰见过几个海洋技术本科和硕士毕业的人在海洋仪器公司,还有高德地图之类的地理信息公司工作。
( X! ?3 t! }# a( l* A 总之如果你想学海洋,毕业以后想从事海洋相关的工作,就要做好毕业初期坐冷板凳,赚钱少的准备,当然如果你真的热爱海洋,真的有决心有毅力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那在就业规划的时候完全可以多一点理想,少一点物质。但如果真的占到了一个海洋科研的坑,如果你在地位稳固之后做纵向项目的同时也能去外面开公司自己接一些横向,那实际到手的收入其实并不低。我本科时候在楼道远远听到我们学院一个教授吐槽某南方985开出的长江学者的工资(30万)还没有他半年赚得多,当然他一年具体赚多少我就不知道了。总之时代变了,不要总想着靠学校给的那点死工资吃饭。
1 N5 y4 `- i7 w, ] V9 |
最后,如果要在国内从事海洋科研的话,出国经历是肯定的要有的,但你能找到多好的科研岗取决于你的导师牛不牛,你的文章牛不牛,你的专业是不是人家院系稀缺的。如果在国内有牛导师,能发牛期刊,那在国内读博的出路不一定比国外差。举个例子,你可以去搜一搜张正光,2014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毕业,两篇Science(一篇一作,一篇二作)真的超过99%的海洋人了。还有同济大学19还是20年毕业,发了NC的邓凯,这些都是很出色的国内大学毕业的博士。
$ d6 i: |- Z/ P, y! Q 最后的最后,我这个深海人离现在海洋学的主流方向实在太远,推荐的好学校也不普适,就我看论文这么多年的经验,Woods Hole研究所,Scripps国家实验室,Oregon州立大学,CalTech,Princeton,这些地方的学者在好刊物上面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仅供参考。
, n, l5 W1 b4 X;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