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ocean current)海水在大范围里相对稳定的流动。既有水平,又有铅直的三维流动,是海水运动的普遍形式之一。“大范围”是指海流的空间尺度大,可在几千千米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相对稳定”是指海流的路径、速率和方向,在数月、一年甚至多年的较长时间里保持一致。一般将发生在大洋里的海流称为洋流。
1 Q6 h, l3 Q; z+ f
3 ~9 l8 L# X/ u8 y- K
% N' ^$ P" J5 T% U, A/ n 8 o1 ^6 A% t; n- @7 q0 W
基本概念
& X# r/ m: p$ N2 O5 v! F
7 \$ E5 Q9 H# n' z/ S
" m. p0 \5 B+ [$ E. K' @+ z 海流又称洋流,是海水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冷缩等而形成密度不同的水团,再加上风应力、地转偏向力、引潮力等作用而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它是海水的普遍运动形式之一。海洋里有着许多海流,每条海流终年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流动。它象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把整个世界大洋联系在一起,使整个世界大洋得以保持其各种水文、化学要素的长期相对稳定。
Y/ T+ |9 a3 h# m! i4 T海流,现代海洋学术语,又名“洋流”,古称“洋”,洋字从水从羊,“水”指水流、水体,“羊”意为“驯顺”。“水”与“羊”联合起来表示“像羊群顺走般流淌的水”,特指大海中浩荡的海流,亘古以来从不逆反,像羊群一般驯顺,可供水手驾驭、利用。; O1 r, V6 N1 s$ ]6 b
# W/ A2 _ E% X- T
9 X- @0 M" t6 ^* b- `海流分类4 J! q+ k3 C: V7 K1 o" y ^2 q
4 w+ m' i J: I& \
- }3 ^' a9 w. P 海流按其水温低于或高于所流经的海域的水温,可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前者来自水温低处,后者来自水温高处。表层海流的水平流速从几厘米/秒到300厘米/秒,深处的水平流速则在10厘米/秒以下。铅直流速很小,从几厘米/天到几十厘米/时。海流以流去的方向作为流向,恰和风向的定义相反。( {1 C& O+ s+ N
' `7 |2 ?6 s# d5 I4 t
. n# r8 ^. _# g各地海流% @ W$ v1 o& z4 d( V: d2 ~
) C7 F' l+ v% s
1 ], }. d5 Z* A% }0 M! I% G! y7 t% V2 k- 黑潮! [$ q# v) r) G: N9 Y4 ~$ O
黑潮是太平洋地区最强的海流,因水色深蓝,看起来似黑色而得名。相对于它所流经的海域来讲,具有高温、高盐的特征,故有黑潮暖流之称。它起源于台湾东南、巴布延群岛以东海域,是北赤道流向北的一个分支的延伸。主流沿台湾东岸北上,经苏澳—与那国岛间的水道进入东海;然后沿东海大陆架边缘与大陆坡毗连区域流向东北,至奄美大岛以西约北纬29°、东经128°附近开始分支,主流折向东,经吐噶喇和大隅海峡离开东海返回太平洋,沿日本南岸向东北至北纬35°附近。8 D5 J9 K! K; R+ p1 Q7 C
]% T% N' \ V, y- k# N
- d1 @7 H9 j; m8 b9 {
- 台湾暖流, o3 R$ d8 x! I: e/ f% D# I6 V
指出现在长江口以南和浙闽近海,终年具有高温、高盐特征的海流。它自黑潮主干在台湾东北海域分出后,沿东海大陆架底坡北上,沿途受海底地形影响,流速逐渐减弱,约0.5节。该海流除表面易受季风影响外,中、下层的流向比较稳定,终年向北。其前锋在长江口外与南下的沿岸水混合,然后折向东北,其中一部分海水汇入对马暖流,另一部分汇入黄海暖流。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迫使海水离岸输送,这时台湾暖流与沿岸流同向,两者汇成一片,流幅宽而势力强,几乎遍及东海西部的浅水区,流速0.3~0.4节,冬季东北风盛行时,迫使海水向岸输送,暖流方向与沿岸流方向相反,此时台湾暖流势力减弱,流幅变窄,流速0.1~0.3节。浙江近海的暖流和沿岸流之间形成明显的锋面,锋面以西为沿岸流南下,以东为暖流北上。7 o$ E% o' _8 W2 C
' T1 R4 w5 s! u
: v& }; o% ^9 K% _& H2 p* h5 j; d) y m. b
<hr>
) b: \: B$ p& G* u0 p% C
4 ~8 ]7 X! u' e) M! O9 X参考资料
# {" T- {7 Q* j0 h" f/ f《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