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学生想您了 | 念1963年倡议成立国家海洋局的29名专家之一杨有樊先生

[复制链接]

7 a- t% q7 n% B' |- P
杨有樊先生图片提供:中国海洋档案馆 未经允许禁止使用

5 U& d; B+ J0 F) [/ O, S- W5 C  a3 ^# e8 Q$ r' _
中国海洋档案馆--29名专家展览照片
$ u, b! Q- P- f- L' S! f- \5 [5 R
近日,参观中国海洋档案馆,笔者第一次完整的看到了当年联名上书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的29名专家名、照,这让我心潮难平,而更让我激动不已的是我大学时的专业老师,竟然是这29名专家中之一位一一山东海洋学院物理系水声专业杨有樊先生。有如此之事60多年丝毫不曾被学生知晓,因为老师生前从未向他的学生们说过之言片语。* U" B" [+ ~  R' P
已从海业50余年的我,当面对先生遗照的那一刻,心中的敬意不禁油然而生,同时也涌上一阵酸楚。凝望老师那曾十分熟悉的慈祥面容,我不由得在心底轻轻地呼唤:老师,学生想您了!
4 o; \; G/ d  z. b那一刻,这发自心底的呼唤,让我顿感愧对老师的在天之灵。其实,想来也很简单,人生为人学子是一门必修课,正是因为也老过了,也才有了今日此时的愧疚与深省。
# ~! j( V4 e$ Q7 x7 W; x* G4 }5 L) z5 W5 B- U+ `" m6 n; ^

7 `4 _! t" o* Q2 X: k; N# @自古有"一字之师"的美谈,然今天对"一世之师"能有多少身在讲台者会心存师者之德?有多少学生还能真正的去深省对老师的感恩?
* F0 M7 U0 T6 o师德与师恩是一种文化与文明的伦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叶圣陶说:"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而爱因斯坦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的损害。"那么这一教育伦理的道场在哪里?# w$ c4 W' s  ]9 r7 x
我想说:那一定是人生的母校;布道者一一老师。" t4 ]' n5 ]2 d* B( Y% @

; H4 S# E8 h9 v7 J: Y  ~2 U5 @- B, ]' |( K. |% T! U4 _9 u
8 T6 i5 {5 @( x9 {. d1 K2 a

" O  a6 {' \* {( _. D) s2 P作为一名老记者,一位作家,老来己记不清曾赞美和颂扬了多少德人,可为什么少有赞美母校,颂扬自己的老师?!2 P) @+ O% m7 ?& Z% ~
愧疚一剂良药,苦尽甘来让我回味无穷,古稀年将至才献上一首迟到了的歌:儿时,母校是一首儿歌,今天唱了,明天还是唱不够。年少,母校是一首诗,今天读罢,明天想着另一首。青年了,母校是一篇散文,今天学过,明天还不能理解透。上了大学,母校变成了一座宫殿,今天求知若渴,明天憧憬着未来的成就。后来,母校慢慢变成了心中的影子,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离她越远,离别越久,心绪更沉,思念更久。
, W& q3 ?& t* B  x% t光阴流逝,我多少次向岁月发问:山东海洋学院,老师您在哪儿……+ j3 o. G2 `5 o2 P
现今,爱是使用频率居高的字眼。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爱字却是十分庄重和严肃的,同时也是令人十分慎用的字眼。$ W" m. _7 a" R0 a4 R( p4 S/ s# z
爱究竟是什么?0 f/ J) N/ {( @9 P# T1 l
这恐怕是常人一时难以涚清楚的,如歌中所唱:"说也说不清楚,糊里又糊涂……
0 n0 ]# D1 [" o! L% e但我想说,好感,喜欢可视为一种爱;相识、相知可视为一种爱;相遇、投缘可视为一种爱;交集、碰撞也可视为一种爱;思念、怀念同样是一种爱……。爱的内涵与方式千万种,而最终可以结出真爱果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爱,是付出、责任与沉重的脉生。付出意味无功利代价,责任意味责无旁贷,而沉重却是来自思想深处的精神压力。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是不会轻言爱的。然而,当老了真有了一种愛的感觉时,将会倍出年轻人更加强烈,这便是言之不出,放之不下,挥之不去。
# R/ g! E. `; n这是因为经历多了,自然对发生在身边的许多事情就会少了年轻时的冲动与激情,其实主要是因为随着老去多了人生的积累,思想和感情变得厚重,既便悟到了真爱也难以启齿罢了。
# g$ Y7 B5 \8 O1 v% m5 U厚重是岁月累积的结果。可尽管厚重了,但思想深处仍不失萌动有另一种冲动,这是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情感和岁月阴影的激情,也会时有在美酒与咖啡,市俗与阳春,鲜花与铜锈相交织时坠入一时的迷惑?
# ]; I8 D+ U& Q' \
- Y; g6 D# ~, P! |. p' \3 V( m; @% M" ^  r, D
老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g0 I' V! \+ A6 H
. k) C4 ~4 u: }- O/ Z! d# ~2 X. @2 K
# s0 x/ [, t% L6 b3 v4 c9 x" j
记得,那是40多年前的一个漆黑如墨、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座位上晚自习,不经意间一位长者轻轻地落坐在身旁。啊,杨先生……
! B  A& T5 M$ T: D, U+ f( W- ]+ Y' [

( t; W# u) W" g7 h1 L1 f* C杨先生,我的专业课老师。那年他己年近古稀,他瘦高的身材,满头银发已无一根青丝。当时他还戴着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可他却静静的来到了我的身边。4 z4 U& c/ }" q& }" z
没待我说什么,先生己把手杖靠在桌边,摘下眼镜用手帕擦拭上面的雨水。当他重又戴上眼镜后,顺手轻轻地拍了一下我的手。此时此刻,他用那双透过深度镜片的目光示意我不要出声,继续学习。% p+ w8 G3 c" H6 C% h8 s
那个晚自习,是一个令我一生都忘却不了的晚自习。自打孩童时起,教授一词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就是神秘和神圣的,在这之前我无缘与教授相拥而坐。今天当一位花甲教授对一名学生倾注呵护之情时,一名学生的心被震撼了。也许是物理的声学知识直接应用于舰艇的缘故,从那以后先生不知多少次关心我,一个水兵学生的学习,同我讲海军、舰艇、声呐、水雷……。如今,先生己故去多年,可他那期待的慈爱目光让我从来都无法忘却。
, M# |3 p) K* e4 [* y. E今天,我终于可以说:老师,先生,就是从那一天我从您身上感受到了身外世界的博大和时光的浩瀚,感悟到了生命的长河中的将来将要接受的一次次无言的承受,无论未来做什么,这种承受都将会使我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担当。# P5 m2 G' m" |2 g( c8 [9 ^
在学生时代结束后的人生旅途中,我时常摩挲起过去的记忆,常常想起关于那些己经苍淡的记忆所覆盖的学生时代。在又一次的感受时,我似乎已经预感到了将面对的人生路上还有类似的感受。如今我已走过了人生长长的一大截路,而我却在很长的时间里不知曾给予了我慈爱的老师,在一个风云惨淡的日子已经永远地离去了。
" N$ L) H& K# ?5 d; R5 _1 D后来,当我心存愧疚回乡见到小学时的老师时,诉说了大学时的这些事,老师反问我:你还记得小时的一次考试吗?那次数学考试,试卷你只答了一半,后一半不但未答,反而在试卷上写了三个字:我不会。* O. O1 Y1 g: c
说到这老师终于告诉我:老师只为此事,向你家长告过一回状。我笑着回答老师:上小学只挨父亲一回打。说完我和老师都笑了,笑得是那么开心。2 U1 A7 I8 G- |) n$ ^$ ~
退休之年,当我再一次见到儿时的老师,呈上刚脱稿的一本书稿时,老师开怀大笑问我:这是你的答卷吗?!
3 r" j+ ~4 A/ V  e0 w# r& u老师的笑声让我褪去了年少时无知的笔墨,保留了那种不能复制的纯净,抖落了一切本不属于我的虚无,只有在这时我才深切地感悟到某种时空的人生真爱。
: J; H- x3 u* R' L直面人生,今天我终于可以不无尴尬地说:老师,学生想您了一一山东海洋学院物理系水声专业杨有樊先生不朽!; B1 m  w: u6 j. D
<hr/>. ]. i. ~! w, V+ \  Z
/ S% F$ Z4 k7 S" U* m! ]4 t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leejiafu
活跃在2025-4-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