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揭开面纱

[复制链接]
“这是我国第一次公布将核动力用于水面舰船的消息。”谈及“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示范工程技术咨询与服务外委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公开招标新闻,一名业内专家2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评价。
: ~- f) u% m  l9 ]" N! U " p9 Q$ d+ \# }$ p- ?( o# C' Q. d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近日发布消息,受中核海洋核动力发展有限公司委托,上海中核浦原有限公司对项目公开招标。/ E' @% N( t0 |5 V6 q7 C8 E3 m
% \5 m7 E0 E2 @2 |1 Z/ t
  招标书显示,该项目是在现有成熟技术基础上,建造我国第一艘破冰综合保障船,即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要求必须具备破冰、开辟极地航道的能力,并且还需要具备供电、海上补给保障以及救援等一系列功能。; v5 B) K& {! s

7 \; H5 H( Y9 h: p5 T  记者了解到,该破冰船的动力来自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小堆技术。' O2 S+ z/ f$ |/ d3 J

( Q0 a: y  t% D0 J1 ^  谱系化的小堆技术包括ACP10S、ACP25S、ACP100S等不同功率规模的浮动式核电站堆型,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双堆组合,实现不同功率规模集成的浮动式核电站。$ |2 p& a/ i9 H/ V8 c

+ N3 s+ J6 l" e$ Z  小堆技术是中核集团基于60多年核电建造、运营管理经验自主研发的新型核能综合利用技术,具有零污染、零排放、宜退役、选址灵活的特点,运行期间,反应堆长期处于船体吃水线以下,大海为天然热阱,有利于堆芯冷却,技术上可以做到取消场外应急,固有安全性高。
/ S' H& }7 h9 e( {' n   H; H. p9 X3 l, S7 B" c% H$ U
  上述人士表示,浮动式核电站、核动力破冰船被认为是小堆技术的两个重要应用方向。
6 E$ }+ |4 [- n6 Y2 g; I2 L9 A 8 w6 b* L0 F; ?! j! Y* \; t
  在浮动式核电站应用场景中,电站通过浮动式平台搭载建造小型核电装置,可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供蒸汽,可为岛屿、海上钻井平台、海上资源开发、极地或偏远地区提供能源支撑,是国家未来海洋战略及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 Q. Y0 C/ j/ N, }/ e4 N( _ : N& T) S6 l- j! C4 A
  “与浮动式核电站相比,因为有航行要求,核动力破冰船对动力要求更高,输出的电功率要求更稳定、可靠,特别是破冰时要求更高的输出功率。”该人士表示,目前小堆技术仍处于可研阶段,在这之后将由国家能源管理部门核准开工,将核反应堆“搬”上船。他同时表示,我国首艘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的建设,将为海上浮动核电站动力支持铺平道路。! j* f; N6 W7 H, ?1 u- B
1 [: l$ G7 w/ ?
  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就开始制造核动力破冰船,迄今共建成9艘。目前俄罗斯仍是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建造核动力破冰船的国家,共有6艘核动力破冰船服役。% ^0 M: y; j6 [& y# F- R7 Y5 u& F) s. y
2 r5 `9 ]) n) K6 a; T0 ?6 a; O
  核动力破冰船的建造,可为研制大型核动力水面战船积累丰富的经验,也为海上浮动核电站技术提供了支持。2018年4月,被戏称为“全球最大移动电源”的世界首个海上民用浮动核电站开启新的航程。在装载核燃料后,它将于2019年夏天被拖往北极港口佩韦克,并交付使用。
( B9 u4 I9 C5 U9 {
1 i/ \- o: O5 t- w  与俄罗斯相比,我国的技术路线不尽相同,但动力系统都属于三代小堆。
. Z9 `, g$ B* k, @& k$ g' D5 P- K ( X1 m" h6 [  Q
  之前有评论称,近年来,随着北极冰层的融化,众多国家已经开始在极地布局。建造核动力破冰综合保障船将提高未来我国对极地地区综合科考的能力,从而加深对极地的认知水平。(记者 陈瑜)
6 v& y  M% ~0 }6 Q
% n" l$ t/ q0 |% }
( S0 U( y% M' ]$ y+ ]% J ' c' s, E6 E5 _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W. k) g; o- k7 }4 S

! X0 L  R# @( q% R- \( `
" c7 a* c3 T2 _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olian
活跃在202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