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国两会的“海洋声音”

[复制链接]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5日在北京开幕,“两会时间”正式开启。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打造海上“能源岛”、发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碳汇、统筹海洋功能区划、海洋新能源建设等涉海建议。
9 [4 l( k$ V1 d3 l; i2 r/ b, V6 ~- q5 f3 z8 k- {

8 k0 G$ ?5 p& n5 k& U两会    15项涉海建议
6 _/ f" L0 I5 Q- m7 L* ~6 |
( C+ ^* q1 [7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 K  L6 j% U6 Z, @
建议:建立国家级海域空间数据库,制定国家海上风电发展专项规划,打造海上“能源岛”) U) Q1 i$ I6 P

) @# b" u; I: E7 s4 X! O* [: R* q% s' y8 L5 l
) w% A; h3 Z3 h
他建议,加强宏观统筹和整体规划,制定国家海上风电发展专项规划,积极推进近远海风电有序开发。加大海上风能资源勘查力度,建立国家级海域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海洋风能资源储量和分布特点。结合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打造风能、氢能、海水淡化及海洋牧场等集成的海上“能源岛”,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资源开发。
% f$ d9 X/ Y  I# d% ~1 x! L5 H/ Y
; B) Q+ f9 _5 {9 s: C/ e5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F$ H1 _3 V) {0 d- u( U提出《关于把珠江口海域纳入国家公园总体布局的建议》《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的建议》
! b! Q, J$ ^+ v
: H7 r" ?7 ]: C9 u5 T, t1 |4 M: G& q" b

( a% M9 r9 |! s7 e. R( z在《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蓝碳发展的建议》中,马化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和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构成巨大且完善的生物碳泵及海洋碳酸盐泵,同时具备红树林、海草床、盐沼这三大滨海蓝碳系统,海洋产业基础雄厚、互补性强,具有发展蓝碳得天独厚的优势。
! {) g1 ^2 H) [他建议,开展大湾区蓝碳生态系统基础调查与检测,制定战略规划,建立数据网络系统;加强海洋协同保护管理,开展固碳增汇技术研发,重建高生物量、高碳汇型水生生物群落,完善海洋碳循环和储碳机制;加大对蓝碳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探索蓝碳定价机制,支持海洋碳汇交易等。
( L0 l% l; W: e同时,他提出《关于把珠江口海域纳入国家公园总体布局的建议》,建议有关部门对建立珠江口国家公园进行充分研究论证。+ y. H$ }" K8 N

# g! c; T1 p" T; T$ Q( L3 l#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o! f- [# W2 G) x& r& e3 k建议:打造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
# j' |0 Q9 l5 h, @! C

& {9 c5 B" x8 q% V
5 Y5 i; m. j5 M: s
& L# q) w+ m: K, ]$ U( I* v% w  @王连春建议:一是推动搭建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大力支持江苏高规格、高水平举办中国新能源高峰论坛,将论坛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领域标志性峰会,推动形成国家层面主办、江苏和国家相关单位承办的办会机制。, y# z: A5 k2 S) F: q8 L8 c
第二,推动建立更具完备的产业生态体系。支持江苏沿海城市率先实施深远海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大基地示范项目建设,推动风电装备制造创新升级和产业规模壮大,推动在技术创新突破、施工难点探索等领域为国家提供试点经验。
  C0 {9 M, N! y& F8 s9 n第三,推动形成更加多元的创新示范样本。建议大力支持江苏沿海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检测中心,支持江苏重点实施海上能源岛、海洋牧场、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一批创新示范项目。0 i' Z0 f' q; f& n
1 J* b/ s5 i0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Y' ?: M1 N, K: a% t# Q, @
建议: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带动乡村振兴
! Y3 ^2 t" Q  G) b- x3 u, G: D( N/ x" k1 u

3 W" y4 F2 v2 Q% o- Y. x' y! i“发展深远海养殖,对进一步加快全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进程、优化海洋开发空间格局、促进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带领养殖户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兰平勇说,与拓展陆域产业相比,海洋产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大、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建议健全金融扶持机制,采用产业投资、股权投资、债权融资、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解决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海洋产业的融资难题。  Z! L7 N' C, u- l% y' ^( j
他还建议,发挥国有企业带动作用,通过“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农户+产业金融”,探索育苗、养殖、加工、旅游、科普等新型深远海智慧渔旅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让渔民养得起、养得好、卖得出、卖好价,带动渔民共同富裕。同时,对先行先试的企业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比如实行投资补助、税收减免,在海域使用、项目合作等方面给予优惠。5 \- @! @5 `/ d' A! I/ e% e. K
. O( n0 J9 Y" g' W.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q6 S. z3 d4 n* O# z! Z( J& k2 D建议:在福建设立国家级渔业碳汇研究机构
& N6 e/ l0 l! y+ x9 E' {* T( k+ s' u9 S- x

& u0 F4 \& m! m" V严可仕的建议是,应当健全渔业碳汇评估体系,鼓励渔业养殖主管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产业基础研究,特别是强化渔业养殖固碳、增汇实践研究。同时,在沿海省份设立渔业碳汇研究与增汇工程示范基地,具备条件的,可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我国海岸线曲折、渔业养殖基础扎实的福建省设立国家级渔业碳汇研究机构,探索制定渔业碳汇计量、监测、核查和评估等标准和规程。
+ |; L2 G4 n) K' ]3 `$ y. R4 b而在渔业碳汇交易模式上,他建议,一方面倒逼排放端加大减排力度或购买碳汇指标,推动渔业碳汇指标供需有效对接,打通渔业碳汇交易市场化通道。另一方面,推动建设“国字号”渔业碳汇交易市场,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渔业碳汇交易模式,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推动创新渔业碳汇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 k# H  E2 S  C0 h2 Q% c; D  N6 E
* b6 z% m/ @& r. j6 ^- ?1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5 S6 e" K( @& c& y( v& i! ?建议:支持厦门大学申报建设“海洋碳汇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 n2 V: Y+ q4 M1 O# y* s

# A8 h# z$ b% W2 L, V0 P" M1 s. x
薛卫民建议,支持厦门大学充分发挥一流大学的带头示范作用,探索建设“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先行示范区”,支持申报建设海洋碳汇与气候变化前沿科学中心、疫苗与分子诊断集成攻关大平台、国家国际中文教育培训基地等平台,支持将台湾研究院纳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支持福建优先设置一批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的前沿、新型、交叉、边缘以及薄弱学科专业
+ g) ^: c  X8 E1 g$ y. o
2 z" a4 `7 F: y# X#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 R( O) i# Z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q0 _" R2 i  A2 P0 O; a1 r
( R2 i9 z0 R# U% M2 X; F) ]

6 G  f- N6 g" l2 q" @一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尽快对我国关键矿物的需求、进口依赖、陆上生产能力和资源潜力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摸清我国关键矿物的“家底”,对未来海洋关键矿物和开发市场前景做到心里有数。" d0 h& n& |. _8 _/ w' r
二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对我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的关键矿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研究,摸清我国关键矿物的海洋资源潜力和开发经济价值,同时研究在公海进行开发的方案。
* Z+ T0 Z2 p8 r; {" w5 K! E三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加快对海洋关键矿物开发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等加大研发力度,攻克科研难关,建立现代化开采和商业化的示范项目。
. d& \( u0 o: k. z/ t四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协调相关优势企业对海洋关键矿物进行勘探开发。要打破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壁垒和行政条块分割,力争做到汇集优势,高效开发。
# ^6 _# W4 |! A五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研究为在公海开发更多关键矿物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制度支持。
& }. F! V# \" I; ?" R) n' M3 m

2 [' B  `3 ?) h* B2 a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_, s* `4 j/ T" l+ q  P2 O$ `* d建议:统筹海洋功能区划,将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区块纳入国家统一规划
7 C1 e2 ]9 f: Z1 L8 M9 {  w* M9 Q2 m! X/ ?7 w; g
# w5 |. x# u& j; W3 l- T
郝振山分析,目前,我国海洋能源综合开发尚缺乏统一规划。海洋油气、海上风电目前被作为独立资源开发。同时,海洋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属于新的开发模式,世界各国都还处于起步和示范阶段,在项目立项、消纳机制、税收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都亟须配套政策支持。
+ Z( f0 W  W/ I! o7 Y" |* w郝振山建议,统筹海洋功能区划,将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区块纳入国家统一规划。“对于油气作业与海上风电重合的区块统一审批,对于已开发油气田矿区出台相应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指导意见,鼓励海洋油气企业参与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推动海资源共用,实现资源从专有型向共享型的根本转变。”3 l2 m7 X9 E0 ^
$ D/ v& I8 Q5 v. w5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Z$ f% `* e: o+ p7 V2 a+ r建议:国家应在海域和滩涂使用上为大型海藻栽培划出保护红线
0 f  }; I9 E$ i/ r) s/ a$ \) Y# z7 G* y+ N' p) ]) o

* F) y' C& R2 T4 W3 S) K% _+ y张立祥代表说,实际上,大型海藻的食用价值不可取代,而海藻栽培对于环境保护和沿海渔民的就业、致富意义重大。
! a$ O- j# v  \: j* C7 |, h. U张立祥代表认为,应在海域和滩涂使用上划出海洋农业的保护红线,让大型海藻栽培在既不占用耕地资源,又不耗用淡水资源的前提下,为社会提供绿色安全的农产品。
. ~. W5 B: U- E( k# `此外,张立祥代表建议,在海洋生态补偿金上向大型海藻栽培领域倾斜。“目前海洋生态补偿方式单一,海洋生态补偿金主要用于海洋动物资源增殖放流,建议将大型海藻栽培纳入国家农业政策性保险、落实和实施碳汇补贴,以促进近岸海域的生态平衡。”他还提出在大型海藻的栽培种苗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有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调动多方面研发力量攻关,持续开展人工栽培海藻的抗病能力、良种选育和培苗技术研发,尽快补齐“海上粮仓”苗种短板。
; k  `0 h+ r6 w
9 U! j  j2 s5 n: H* X$ t: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8 ^# o) r; u建议:以蓝碳助力碳中和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B) a7 m' |/ J1 R8 ]- B; a

$ }$ b: r( @' h8 t  A( B! n9 x) m* r4 B
于迅建议,用足地理区位优势,扎实做好蓝碳基础与理论创新。借助国家支持与国际合作,构建蓝碳科学与政策研究平台。围绕我省的红树林和海草床修复等项目,开展蓝碳方法学实践,形成适合我省特定物种及生态系统的各类参数;用足海洋资源优势,深化蓝碳资源保护及生态系统修复。围绕现有海洋生态保护体系,将蓝碳纳入生态保护指标范畴,推进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统筹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分区域、分类型推动蓝碳试点示范项目;用足自贸港政策优势,创新蓝碳交易机制与金融实践。构建以金融为重点的蓝碳公共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蓝碳生态价值。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建设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蓝碳交易模式,积极探索个人、企业之间基于碳账户的交易、定价、对价等制度规则。! g( X1 O) L+ F$ z) y5 F3 a
4 \9 U9 O, @: w6 C;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D% n3 b" e" q8 N( a
建议:大力推进海洋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6 ]' H( ?% O0 F7 U6 r/ F
5 `! U( y- @7 h7 }& }

1 f3 ^, G4 Z+ V  S
- q4 l2 W  ^- r' }“海洋新能源专业技术复杂,存在多学科交叉运用,防腐蚀、防野生生物附着等关键材料的研究基础薄弱等问题。”从技术角度看,宁凌分析,总体上我国海洋新能源发电装置技术研发自主创新性欠缺,关键核心技术大多处于“跟跑”阶段,关键部件国产化程度不高。* W; U& N/ ?' g) Z8 c' G: t
同时,海洋新能源产业链也尚待加强。宁凌分析,海洋新能源技术研发风险大、成本高,除海上风电市场需求量大以外,其他海洋能源市场需求较低,参与开发的研究机构及产业化企业少,海洋能较为科学和完善的产业链尚未形成,不利于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
: ^( o* Q( a" ?. ~9 u“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设计和制定海洋新能源整体资源开发规划,统筹开发海洋新能源资源,制定中长期发展路线图,输出阶段性目标任务,研究并出台科学完善的科技攻关、产业发展等配套措施和扶持政策。”宁凌表示。* p/ Y7 j1 O& \* v
他还建议,开展以海上风电产业为标本的海洋新能源产业发展范式研究,探索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路径,获取海洋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
+ W3 f; i$ p5 p/ @7 D' U9 W4 H

2 X5 |1 d. ?- O! _$ |) _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x8 R. K- ~8 F0 f7 i
建议:加强海洋甲烷监测,应对全球变暖
4 ?/ _/ l; ]8 b% y2 ~# l5 ~' F; Q( ^: n' h, Z1 Y
; j. S) o; ?- q/ a  l' m$ _
印萍建议,为防范“卡脖子”风险,应加快推进海洋甲烷测量和监测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超低含量甲烷快速测量、甲烷原位精确测量、在线连续测量等技术难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测量装备,建立可推广的海洋甲烷测量技术方法体系。
: m: K8 `" F7 a7 c- J. h+ z) b( ]* y“中国甲烷监测和评估工作刚起步,尚未有在轨的甲烷观测卫星,监测设备基本依赖进口,这些问题都亟待发展。”印萍说,中国应该加快构建“星-空-地-海”甲烷监测体系,重点突破甲烷遥测遥感技术、海洋海岸带甲烷观测组网技术难点,加快国产甲烷监测卫星的研发和发射组网,研发海洋全剖面、关键界面和典型区域通量观测设备装备,开展重点区甲烷业务化监测示范,推动建设全球性海洋甲烷监测网。* A( A% j. T0 J3 y. S+ I

# }& m0 \; C# H$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G" ]/ u: D. O& u) G
建议:在海洋污染监控方面,应减少部门重复性监测2 G: O7 }, G6 k
& D7 I$ \) Y9 Z$ R' J- }- J: P

$ N! C8 H& P3 e1 S4 A2 m针对我国海洋污染的特点,在海洋污染监控和防治方面,他建议:
( Y; z& Y/ p, c. e( c一是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战略与规划,借鉴发达国家海洋环境治理模式与经验,修订《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科学制定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明确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及路线图,规划不同海域功能定位,划定生态红线;0 Q0 H/ I/ \9 N% ^+ J. l7 Q: \6 a0 ~3 ^
二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在重点关注海域,对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水文气象等背景参数快速连续跟踪监测,提升数据传输、信息制作与分发的地面支持系统水平,同时减少部门间不必要的重复性监测,加强部门间协作,使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真正实现系统化和整体化;
; a, Z% `) |, m4 u# y/ ?三是建立国家海洋数据网络共享平台,明文规定使用方法和准则,保证海洋观测数据的时效性、共享性和安全性,实现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利益最大化;
0 s! J. X% v. I6 T/ d& d1 o四是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在黄海、东海、南海积极推进双边、多边环境保护,加强涉海污染防治,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进行有关海洋污染的调查、研究等活动,在合作过程中互通有无,尽快提高防治海洋污染的能力。
2 Y: f4 [0 f# C

* `! ^; I$ O: {9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 L/ |! ~0 l$ E. i4 e
建议:美丽海洋建设需要“良法”保障
  G0 ^5 k: X  i* Q! {3 D0 ?( L* @

% Q" V1 Z) P0 n. k" @吕忠梅认为,按照陆海统筹的系统性思维,将海洋生态保护纳入环境法典“自然生态保护法编”,用专门章节规定海洋生态要素管护的政府职责,建立专门的海域的利用管控与保护改善、海岛的利用管控与保护改善的制度;规定海洋污染防治、海洋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制度。
4 d) k; Z4 T1 D她说,《海洋环境保护法》立法修改尚未完成,致使省级层面海洋生态环境制度化建设因上位法规范不足,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抓紧完善相关的立法,加快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的法治体系建设。
2 }- x& _( _  I8 P

  u7 f4 w0 [( i. a3 ~- w1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A. k7 M1 K/ V' Q' A
建议:推动环渤海湾区建设 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
0 i5 C! k+ |! g# b+ E4 D; N/ M
) c* [) u2 {. u, L* E  m; a. M) d
# r, y. j7 m4 Y! x6 b李文海建议,要把构建环渤海湾区作为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提上议事日程,在发展规划、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建设京津双城核心区等方面持续加力。6 T' h% A0 C- h0 {# f0 ^3 K
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突破口,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策源地。' g6 L; l4 s) }8 ^' l) W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k* q. m) X3 t2 w4 ^. l6 t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