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顶尖人才在创新文化环境内产生并催生创新文化

[复制链接]
施一公以“一流人才与创新发展”为演讲主题,他指出,尖端的科学技术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如果没有尖端科学研究、没有重大核心技术的创新,我们是不可能持续的创新经济发展。其实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创新也很重要,但它的周期很短。最后如果仅靠商业模式的创新,我觉得将来是会有问题的。

/ K6 I% H; ^: `+ e: }  p
施一公还表示,新兴产业源于核心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来自于原始科学发现。核心技术创新和原始科学发现都出自于顶尖一流学者,顶尖一流学者往往聚集在有文化氛围的一流大学和一流院所,科研院所往往依附于大学才能发展更好。

8 C; n$ U6 h! z- x) A
以下为文字实录:

+ Q/ o4 w% R4 P3 b* D+ d
首先我想感谢中关村管委会翟立新先生和组委会,我在中关村度过了15年,虽然没有雷军先生长,对中关村的变化也有亲身感受。我用自己的经历分享一些我的看法。我一直在生命科学领域,所以我用生命科学的实践来说明我的观点,就是《一流人才与创新发展》。
5 G# a) }7 l' u
我今天简短的讲话分四部分,

$ D3 d# X+ z1 ]; c# Z
第一是讲讲我在清华做了些什么?

& k) e; B! j3 t
第二是讲清华决定发展生物学的一些机遇、挑战,我们怎么样去面对的?
8 G) u! ~" R3 {! v9 X+ L
第三是讲讲全球范围内生物医药的例子,

( J0 \0 F" N) K6 z2 \1 O
最后是总结。

/ R  i- h) X: ]5 w* _' M  ~
首先,清华在11年之前,2007年,我刚刚回来主持人才引进的时候,我们和国外的一流大学差距非常大,如果需要引进一位年轻的,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人才,我们很难和世界一流大学竞争,甚至和美国普通的州立大学竞争,我们明显处于劣势,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了,过去10年的变化天翻地覆,我们引进了很多年轻教授,遵循国际规律,这是唯一的经验,这一点很简单,你做到了就发展了。

2 j( o3 f3 h" b% }: G: E- t8 A/ p2 ]
其实生命科学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传统的生物学,像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海洋学等等,很大一部分都和生命科学有关。也包括大家熟知的医学、分子医学和药学,其实都是生命科学为主的一些学科。也包括众多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比如说你看一看现代的生命科学叫微观生命科学有上百个分支,很难用一两个分支来概括,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多讲了,我在上面举了一些数字,包括美国政府的投资,美国科研院士的组成等等,美国科学占了半壁江山。

4 g; ~( o& Q- H5 K
中国的生命科学在以前很好,但一调整就没了,1984年的时候,生物系一穷二白,我们用了3个11,1984年到1995年,艰苦创业向国内一流看齐。第二是1996-2006年,中国力争亚洲一席之地,2007-2017年,引领亚洲,力争世界一流,我们在中关村和北京都做到了。
6 f0 ^& H: \* w) Z
做的过程非常简单,遵循国际规律,引进一流人才,我们必须用一个管理比较好的机制和体制,能够让人才发挥作用,这和引进人才都非常重要,否则他们很难留得住。

  i; H& J$ {6 G6 v
其实对清华而言,对清华现在的生命科学院而言,就是按照国际化的规律从个人待遇、科研条件、学术环境多方面为青年人提供国际化、有竞争力的条件,然后通过制度的改革,让他们能够发挥作用。在10年间,清华的生命科学取得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在2009年之前,25年的历史上一共只有一篇科学或自然的文章,如果加上细胞有两篇。但在2009年以后有80多篇科学、自然和细胞,一系列重大的科技科学新的发现,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在结构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学等一系列领域进入世界领先行业,个别领域引领世界。

+ N7 B3 Y  z+ ^, G8 f. n
这样一个变化很简单,就是因为不仅有一流的人才,而且有适合一流人才发挥作用的机制和体制,我没有办法跟大家细讲,我可以告诉大家清华的生命科学学院是全校范围内,也是整个国家以院系为国家第一个进行改革的单位。我们实行流动制、国际化、竞争性为基础的准聘教师聘用体系,同时形成服务制度,按照教授治学、行政理院、学术导向决定行政服务,这样一个做法也是西湖大学正在践行的行政服务的一个体系。大家关注我们的人事管理,不重视我们的行政服务,其实二者一样重要。

5 K. f1 _( g& A$ o. |" d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清华的生命科学发展的非常快,举一个例子,我们的生物学非常领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大学会说,我比清华的结构生物学更强大,能做到这一点,很大一点取决于我们的学术判断,结构生物学是一门眼见为实的学问,为现代的物理、化学实验看到蛋白质、氨基酸,对制药和医学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在诺贝尔奖1901年开始创立以后,在化学领域有10个给了生物学,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原子尺度如何进行,这样一门学科当然是基础前沿学科。清华在十几年以前,在世界上有声音,但没有足够的地位,如果说排名的话,肯定进不了前50名。弯道超车都是有技术否则要翻车,清华在11年前开始布局,在这11年里面进行布局性的改变,我们意识到结构生物学领域某些技术手段会出现革命性的进展,我们提前布局,在清华大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做了冷冻渐进的布局,就是分辨率的革命出现的时候,清华医院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们有一流的人才已经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革命出现的时候,我们趁着这个东风依然成为世界最前沿,也是一个奇迹。
/ j+ N: \* f3 o
当然,我自己也从中受益,我从来没有想到,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我觉得我已经做到了最好,没想到从清华建实验室到现在,我自己实验室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做出来的重大发现,远远超过我在普林斯顿大学鼎盛时期的水平,我也很开心。

  E7 R- x1 O3 |4 G5 g: s1 j9 ]
用非常简短的案例解释一下,一流人才为何可以促进生物医药,整个领域产业的发展,最终看的是一流人才。
4 J& q: d- L! J4 p; g. d
我举的第一个例子是免疫疗法,就是用抗体治疗癌症。大家也应该不陌生,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给了两位科学家。当然,我们中国科学家陈列平也做出了巨大贡献,除了这个诺奖之外,大家也能意识到,所谓癌症的抗体疗法能成为可能,起源早在三四十年之前就开始了,因为我们两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了单克体,我想说整个癌症免疫疗法来自于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和一流人才不可能突破。
2 I( g9 T: r+ @2 J1 g
第二个例子,基因测序。第一个人类基因组测序在2001年的时候耗费了21亿美金,只有3.5倍的(英文),我们在2007年测了第二个基因组,耗费了150万美金,现在可以拿到60倍的覆盖,就是可以测到1800亿个队,因为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大家不会陌生,Rothberg,整个测序技术发展到今天,是因为我们科学技术早在1953年就已经预测出了DNA结构,这些测序技术的突破引发了现在的革命,大家吃水不忘挖井人。
& ?% ^. J" M4 e
第三个案例是干细胞,干细胞的应用在医学上很广阔,但是我提醒大家,干细胞同样来自于基础研究,没有基础研究根本不可能有干细胞的产业,这里边已经给了两个诺奖,我不讲名字了,之后干细胞的突破一定会有其他更加得到社会公认的成果出现。

1 A; g3 N4 Q! P+ Y8 o- `2 U; N
第四个例子是细胞生物学的人工智能。几年前,当阿法狗战胜了李世石的时候,大家为之惊叹,百度、谷歌的导航汽车也在世界上开始风靡,大家觉得很神奇,原因很简单,世界上是脑科学的发现。十多年之前,就是用来讲述学习记忆的这样一个功能,这样一个功能最后用于骨骼的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再往前溯源,其实这个网络整个视神经网络来自于另一个伟大的技术研究的发现,就是Hube和Wiesel应该是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发现的视神经网络,而且发现它们基本的规律就是边界效应、简化信息,其实就是信息处理,应该说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一些核心技术。
4 [0 u3 U/ w3 y* U/ @% N
最后,我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那就是顶尖人才在创新文化环境内产生,同时进一步催生创新文化。
# ?6 u$ i) ?3 @, E6 j% f
在世界范围内,我借用这样一张幻灯片,其实即使几百年前,你看世界科技革命,无论是纺织业的出现、铁路的出现、汽车的出现,都是因为基础研究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前做出了铺垫之后才可能,而每次科技突破之后会经过几十年的孕育期,进入产业发展期,每一次产业发展期都会有几十年,五六十年、六七十年,我们刚刚进入生物科技的时代,我们刚刚出现新人工智能的时代。

" ]! k4 o" Z9 N" e& ]/ P1 P
其实很简单,尖端的科学技术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如果没有尖端科学研究、没有重大核心技术的创新,我们是不可能持续的创新经济发展。其实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创新也很重要,但它的周期很短。最后如果仅靠商业模式的创新,当然这个在中国非常盛行,我觉得将来是会有问题的。
* s9 i9 f3 V) O1 G& `
我还想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推理,这个推理在幻灯片的左侧,新兴产业源于核心技术创新,核心技术来自于原始科学发现。核心技术创新和原始科学发现都出自于顶尖一流学者,顶尖一流学者往往聚集在有文化氛围的一流大学和一流院所,科研院所往往依附于大学才能发现更好。
7 ^7 {$ F3 N# K, @$ Z$ b
我没有讲剑桥大学这样一个地方,产生了14人次诺奖,他们发现了单克隆抗体、DNA结构、DNA技术。

* k! O0 ^8 M4 l
大家都应该知道,这就是在二战期间,我认为改变了二战进程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来自于麻省理工,我们中国人叫范内瓦布什(音)。其实他既是麻省理工的教授,也是工程师,也是一个发明人。他怎么改变二战计划?他是真正曼哈顿计划的执行人,是他组织、策划、领导了曼哈顿计划。下面就不用我讲了,他在1945年写了一个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因此,美国后来开始大力支持私立大学,用基金的方式,美国在他的建议下也建立了NSF。

8 [7 V0 E9 i, H" f1 s- `
实际上,因为二战之后的格局整个改变了,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说西湖大学是私立大学,对不起,它不是私立大学,它是一个社会力量举办的大学,是公众民办的大学。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美国所有私立的研究型大学,它预算的大部分都来自于政府。为什么?因为它的科学研究是面向社会,服务于全人类,而这样的一个属性是服务全人类,它没有公立私立之分,所以无论是哈佛、耶鲁,还是普林斯顿,还是哥伦比亚、加州理工,整个学校的预算,一半以上来自联邦政府,就是科学研究的经费。

# L6 M9 P8 ~1 |: y2 ~
其实我不用一个一个讲了,这些例子就是告诉大家,实际上洛克菲勒大学很小,加州理工很小,斯坦福大学很大,但相对于中国来讲还是非常小,这些大学都为世界、为全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K# x/ s( n* }$ p3 `) W+ l; `
非常感谢,我可能超时了,我想我的总结非常简单。这个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去推动,我们需要创新文化来支撑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希望大家关注西湖大学、支持西湖大学,谢谢。
) L! T; l: c+ a3 p& P
文章来源:创新创业中关村
4 S& {& o& N6 G$ G3 l
; ?% F! {8 j# M1 _' d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