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的2019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第14届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于8月17日在京举办。中国诚通国际投资公司总经理周立群出席并演讲。
' Q, N+ m1 W) ^: r2 D7 m/ d
0 ~& o, f& ~1 z
# T+ j$ Y2 T7 { 周立群表示,留学人员的作用和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我们走出去的人多,到国外留学,远渡重洋,飘洋过海,国家强大了,回国的海归人员越来越多,海归作用的发挥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一带一路”就是非常好的契机,海归有国际视野,“一带一路”战略就是需要有国际视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 W# t$ q( f, g$ ~# f( W# m9 ~6 E1 p: j) p7 v/ z
* e! u5 s, _: L9 a: K, O以下为文字实录:- M0 ^, v" r! z
3 D" k+ w, D* S1 S, {1 `' q; z$ F, \; A3 O1 k7 `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围绕“一带一路”和人才培养上分析交流。我在1988年,由当时国家教育部公派到原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留学。我记得录取通知书是苏联教育部发放的,留学期间1991年苏联解体,毕业证上变成俄罗斯,学着学着苏联这个国家就没了。2 ]+ [/ Z1 p$ K9 [. H
; G. |* D6 Q! h0 K% o# q) i! u1 `: N) n: u4 Z( R& j* ]
这让我们深刻地反思,中国这样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格局深刻变化中,能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不断地以很高的增速在发展当中,这让我们自豪。我留学毕业以后也经历过创业,或者央行海外高层次人才辈选聘到国务院国资委所处的中央企业,中国诚通集团工作,现在主要分管海外投资,今天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人才新契机”,和各位分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S7 b6 f% ~0 l6 U$ M9 p) H
3 J5 ~3 L9 o! Q" p [( i" n1 d" s% \, d5 ~! J0 E
我们在国内形势上,中国经济经历多年持续发展,几年前为什么要提新常态呢?中国经济发展不可能永远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期,是以粗放式发展付出了极大代价,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是靠土地,各级政府通过土地变卖,增加财政收入在持续投资,这样带来的是环境的恶劣,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时代的使命。
2 }# j2 }( n6 \' c& `0 J( l6 m0 B) ~ v) W
7 P ~' T2 C6 t0 m& L3 E/ h/ Y* \
大的时代使命下,留学归国人员要有一个意识,改革开放40年,继续改革开放还要多少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经历40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年青人还不记得当年的情景。
. Q# Q9 v6 j2 X- ~8 t
: D m2 \6 C2 r4 B% |1 i, D+ g" i: |0 m* x$ G) V
我想问我们改革开放归持续到什么年代,中期和远期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我们有双百计划,到2021年要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到2049年,要建成全面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在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目标很现实。现在中国强大了,经济发展了,留学归国人员每年都在增加,学习有用武之地,我们要看到肩负的使命。
8 \5 }; B! E7 } o _/ `# B! X* E8 H4 |7 Y3 i6 K- _7 U3 Q
& N4 n' ], ?0 Z% q0 l
我们面临的机遇,在大的时代、大的使命,我们也面临大的机遇,这个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历任朝代鼎盛时期都是百花齐放,人才济济。现在我管理企业时总讲,要呼唤英雄辈出,在我们国家也是希望人才济济。几年前,全球化智库就提出,吸引大批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有“万人工程”这种载体,吸引大批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 S5 P% j; s/ _7 a1 k# c7 ^
; r, F- g6 ]3 b2 X, C
7 z& A4 ^6 C& A: L$ `
对于这种政策,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们说三道四,还把我们列为间谍等等。不屑一顾,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处于这样伟大的时代,有这样伟大的使命,我们是要有用武之地的。今天的题目“一带一路”和“人才”,这也是关键词,我们和西方能持续抗衡的就是“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是国家战略,对国家战略我们有几个:有“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7 M0 P, w% N/ F3 S+ ~9 k$ O9 F
* v( e5 w4 ^ _+ |9 m3 t5 Z4 E% L9 ^# c' W* W
“一带一路”这一国家战略,人才队伍是关键,没有人才怎么实施呢?而现在人才处于什么状况呢?国际化人才队伍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在座很多也都是人才,目前参与我们“一带一路”经济建设所谓人才大部分还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无论是国内还是留学回国,专门进行“一带一路”培训都很少。我负责集团战略,特别需要各方面人才,贸易、金融、法律、财务等等,1 Z, j0 E( ]- P5 T1 }% D; g% c8 S
9 i& t& }' k5 y1 ^7 O
5 s1 c1 ?2 e) \2 x
所以,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助力“一带一路”人才很关键,我们的体系还不完美。我们人才培养体系还有待创新,目前是单一的,国家已经公布了“一带一路”建设愿景和纲要,教育部也推出了基于“一带一路”进行人才培养,但还不够,高校课程还脱离我们“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需要),要结合实际,培养方式可以创新,可以与高校协同,中铁建、中石油走出的企业越来越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多,怎么样使企业高校共建、共培养人才。
& ] ^/ q6 b6 \ G. R- Y
6 `' v. E+ c8 A1 w6 m8 M
! M; y t& y& f3 Z I 人才流转机制更不完备。中国的户籍制度和人才流动,这个人才流动到这个企业和区域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政策配套,家属子女的教育、安置还不(够),国家来讲,人才培养一定需要配套相应的机制。“一带一路”和人才的机遇,现在人才的培养还是有欠缺的地方。在国家层面要呼吁,这有国家的人社部,有培养人才的教育部等等,政策层面要认识到我们的人才体系不够完备,培养方式还不够创新。# @6 N) N& j6 X5 Y0 A$ x5 _ A
- }+ k$ R2 p$ b" \
# T. @, H) G2 i9 i6 }( m 我们要主动和高校共同培养人才。在境外,我们和墨西哥有个项目,目前我管理的企业有1.2万多人,170多家中资企业,华为墨西哥研究院就座落在那里。中国是中国的品牌,民族的脊梁,华为不屈不挠,华为的研究院我接触到,那是人才济济,大数据,程序编制就是靠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企业和高校主动融合,契合,找到人才培养的机制。
0 I: q; M8 g) {6 I
% ?. a: p$ A- p7 P$ r1 U
_1 O6 ]- `- Y- [& y 今天的主题关键词是“一带一路与人才的机遇”,留学人员的作用和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我们走出去的人多,到国外留学,远渡重洋,飘洋过海,国家强大了,回国的海归人员越来越多,我们作用的发挥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一带一路”就是非常好的契机,海归有国际视野,“一带一路”战略就是需要有国际视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 I6 S# a1 A$ G& G C
: c4 {( L" x- u8 A% W8 ~5 y$ V" ^' M, @/ [+ e
人才的作用发挥是需要平台,需要关键的,现在“一带一路”,大中小企业都走出去,我们国家在2015年、2016年,对外投资和吸引投资基本持平,这个标志就是产能合作,企业走出去,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我们抓紧这个契机,尽可能找到用武之地,更好地发挥广大留学人员的作用。
L# T- p: m' Y0 Q" M# d
D0 E) e& o F# A. a( p3 o& T. @# N) ^2 X) G' f' a. ]0 a
面对这样的机遇,我们共同培养人才,协同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伟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 {- s& v- ~/ f' Y, N+ Q8 s
0 j' S% D6 d X5 z$ K
. Y' U# M3 y- A: }5 {2 ~3 Y文章来源:新浪网
: b, }( J5 A0 n% R& w S0 o作者:周立群,中国诚通国际投资公司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