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8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习近平主席发出时代强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
: r9 q/ q9 W+ l8 l( x( _1 p
$ O6 `0 z5 Z- ?& n4 \6 {/ p2017年2月10日,这一理念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3月17日,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2344号决议;3月23日,写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11月2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写入联大“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4 Y$ ^" R. s% ^- d
, V. q1 B' `5 a' k3 T3 _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日内瓦万国宫为坐标原点,回望历史、览察当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短短一年间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既是对联合国和平发展“初心”的回归,也是对世界人民追求和平发展愿望的呼应。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国际地位实现历史性提升、外交理念影响力得到历史性增强的生动写照。
; K. K' w) n/ Z2 f 2 a8 M3 ^# `( U# [1 ^5 c
一个世纪变局亟待全球治理方案
9 q: H" U& h' L& H S 1 v: ]" G: k# ~) d) W( R/ t3 N
近年来,难民儿童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大国际新闻版面,引发广泛震惊和反思。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18年,全球难民人数达到2590万,比2017年增加50万。他们因为冲突、战争或迫害而被迫逃离自己的国家。
c8 ]/ [: z* Y7 U$ \4 b ! V, `3 ~( [7 G) [ V
战乱冲突、贫穷落后是难民问题的主要根源。它所折射出的,是人类百年来和平发展的愿望尚未实现。
8 N5 m" w" d# X6 F- e! j( E
# `9 J' v1 T" n; V2 x; f由于某些西方大国奉行单边和霸凌主义,全球安全和经济风险加剧;全球地缘政治矛盾、地区局部冲突频发;恐怖主义袭击层出不穷;气候变化威胁愈加严峻……
: N+ v! q ]! \
: f2 L1 J0 Z$ Y# f* k0 D“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面是大发展、大融合,一面是大分裂、大赤字。这种矛盾令全世界意识到,全球治理亟需方案创新。/ O4 G a( r" ~( T
- g' s* q0 A2 ?; K; k/ l0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开放还是封闭,是合作还是对抗,是共赢还是零和?
/ C/ a) `9 V5 e% P/ O, s8 m4 z % U- O: E, ?# l R& Y
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的演讲给出有力答案:“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7 s( t0 R/ ^- c8 ~2 N6 ^! T
t& `) G- l: B+ P8 f+ d5 k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指出,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都同地缘冲突密切相关,化解冲突是根本之策;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l. |! {( }9 @* `6 [
* C6 h" j9 S1 }6 c: J
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到文明交流、生态建设,习近平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了一个个中国方案。4 p8 H/ ~/ ^6 m! X8 S
% z1 a) J- B( L* i4 T
短短一年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载入联合国多份不同层面决议。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看来,这表示中国方案作为一把解决国际问题的“总钥匙”受到认可。; l/ A! e7 K; H9 _, H( e
/ ~$ O/ M2 [8 A- _
“不是说解决难民问题就只能要求别国打开国门,解决恐怖主义问题就要用长枪短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是由安全、发展、环保等不同方面交织在一起的。”苏晓晖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药方”的优越性在于它处理问题的“根本性”。“它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更是契合人类历史进程的指导性理念和方向。”
b! j2 E, T/ z
+ Y$ c- x( n: j苏晓晖告诉人民网记者,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世界情怀和全球视野。
% j5 n# |6 L. P6 U1 X 3 `$ W9 s/ w) R8 f$ _6 f( z* T% b( 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向人民网记者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国家、宗教、文明差异,从人类的整体、长远利益出发,寻找的是人类价值观最大的公约数。它提出了解决当前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应有担当。% d& U: j# b" Y6 S, o
6 h7 f {! a& N1 h' a
曾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演讲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中国已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8 u2 S0 ]/ {# p1 L 8 o& M7 c* A* N2 z- G& R9 s
一场文明对话彰显东方古老智慧 % J: \: T$ \ m; u
- \: ]( g. I! C, g2019年8月28日,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的参观人群摩肩接踵。手牵手的老人、父母和小孩、青年学生……人们聚精会神听着讲解:“这条金蚕证明了古丝绸之路的贸易交往。”“这个留着大胡子的陶俑明显是西域人。”“这匹唐三彩骆驼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大家看它上面,不同国家民族的乐手和舞者坐在一起。能歌善舞的各国艺人在唐代首都长安这个大舞台上,尽情演绎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置身其中,恍如穿越,繁华的大唐盛世在眼前流动,耳边仿佛能听到古丝绸之路的声声驼铃。
# K6 Y* \6 x4 u5 K * A( Y8 F& V/ U
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情怀。: V5 Q; d5 D6 @) b" Q
5 ?, X/ F. v" Q3 @ K# k% a
任何思想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天下为公、以“和”为贵的优良传统。
! R$ g7 ~% ]) }# g: S $ f2 B) K7 i$ J ~4 `/ \3 J
“中国人来,我们从心底感到亲切。中国对我们的意义与其他国家都不一样。”这是阿富汗帕尔旺省省长阿曼·阿明尼对中国前驻阿富汗大使孙玉玺说的第一句话。& ]7 U" H! k4 m* l) Z
% r) ^: | _) E1 Q9 t! \
历史上,英国曾三次入侵阿富汗;后来苏联人开来了坦克装甲车,天天打仗;再后来美国人来了,到处扔炸弹。而在孙玉玺任驻阿富汗大使期间,中国重修了阿富汗帕尔旺水利工程。阿明尼说:“只有中国人来了,我们知道,中国人将给我们带来繁荣与发展,生命之水要流动起来了。”
+ d+ d. g! U' s( w9 o m+ X9 C 9 m+ b; N" K: j3 j6 q
和平发展、互利共赢,这是新中国70年来的外交实践。
1 X, w; p$ ]3 u: H s4 l
5 h# L# ^2 K. Y5 d70年来中国与世界同行的历程证明,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和平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同世界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L7 R3 J: j! T# w L: T3 N' G/ u* n
3 H* ]- y, C: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就将维护世界和平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从20世纪五十年代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八九十年代的“和平与发展”,再到21世纪初的“和谐世界”主张……和平是中国外交不变的基石。
0 j$ j" H# T5 A
9 {4 W! ?2 ?9 y$ m“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它源自新中国和平外交的核心价值。这一价值,与《联合国宪章》中“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决心高度契合。6 \( e I5 s0 i* r4 n/ C
, U( @& O" W7 X. h7 D
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演讲中指出:“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a0 d7 v3 o: p. M+ {
% p0 O% S4 \# G6 ^ ?1 y2017年,习近平主席发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两个月后,瑞士《新苏黎世报》刊登了对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专访。福山承认,历史推迟了终结,我们走错了方向。9 o" l+ o2 G! \
$ M! Y" s$ q K! C9 D4 q
1989年,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一书中提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自由民主制,而自由民主制下的布尔乔亚(注:资产阶级)将是“最后的人”。而他的老师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世界七大文明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文明的冲突将是未来对和平最大的威胁。
- } h. S+ ^( R$ ^8 y 0 S2 p7 M. L n
历史并没有在西方政治思想的“尽善尽美”中终结。“文明冲突论”似乎成了某种自我实现的“不祥预言”。伊朗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阿巴斯阿里·瓦法伊认为,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出现的混乱状态完全拜这一观点所赐。“值得称颂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对人民网记者表示,相对于单边主义、唯我独尊,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适应于我们的时代。4 X$ D0 F/ b6 ^4 I' Q) B7 U9 l! o
: I: w2 v$ [- D6 r. M8 n. o4 H; a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胸怀宽广的东方智慧,超越了当代西方推崇权力政治、丛林法则的理论体系,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进一步弘扬。
- ~. y# ]* \8 l( x5 X1 [
1 I# o5 X+ ?& u“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重要创新。”俄罗斯地缘政治研究所教授奥特尔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有许多体现包容、和谐精神的思想,这种传统智慧在当今世界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它打破了旧有的意识形态界限,为世界未来提供了崭新视角。
: T- C: I. Q2 W, W3 ~1 s" {- H . N; ~$ Z# {+ S4 f0 M3 s! d
一条可行路径中国实践深入人心
% z) ?6 l3 f+ R; C
4 j) ^2 ?" S* Y8 q% y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o9 @7 ^1 F: F8 W
9 ~) P, S" [4 c* E' H
70年来,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超30%;中国实现7亿多人口脱贫,为世界人权事业作出重大贡献;中国保护绿水青山,近20年中国新增植被面积占全球25%……
8 i9 h: u& o" Q7 L; W* [) M
! |& }/ b W0 w# `) F“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愿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孜孜前行。
# @) G9 s( q$ |' T % }/ P0 \0 ]2 t/ ?5 r/ t' E
和平与安全是发展的基石。中国为完善化解纷争的机制和手段,消弭战乱和冲突做出榜样。2014年5月,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正式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受到普遍认同。
5 X G# h Z5 ]: h. o : `# A0 P9 B' u/ @- e* t1 B
2018年,“确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理念”被写入青岛宣言,成为上海合作组织8国最重要的政治共识和努力目标。多年来,上合组织成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制度保障,也成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 L: h5 i+ Y2 J3 {
0 u4 i& G# T- _7 j" k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对人民网表示,中国外交立场鲜明,保卫世界和平,维护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利益。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与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在解决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7 I- d# @' m2 Z8 r3 N% F , T! l# A4 P# B; y O
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生动实践。截至2019年9月,136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同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V3 {* ~4 | \& G9 t
6 N6 o, C; P1 u! {# u在非洲国家马拉维北部的一个村子里,近一个世纪以来,村民们一直是头顶水桶到一公里外的水源地打水。中国工人的到来,为村子修建起崭新的水井。在地下水涌出井口的那一刻,村民们激动地说,“我们再也不用光着脚走山路取水了”。
7 }* e$ ~6 F) k0 k+ c
X8 z& c/ V9 P/ g“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有效促进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甚至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命运。
0 ?5 S+ n+ y/ R* f/ m1 U0 b& ?: V8 B
' J5 m4 q7 Z" n0 G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国坚持文化平等、包容互鉴。2019年5月,由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4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对世界各国数千年来密切联系的深深致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用“历史性”一词描述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
! q2 U; D5 _6 f# I4 P% O" {2 z0 | 6 R: T& Q! u/ @! K. j&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国际合作中,中国始终把生态环保放在重要位置。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国,并为达成《京都议定书》及《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巴黎协定》达成后,中方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和实施。在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会议上,中国积极推动各方展现建设性和灵活性,就焦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为如期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发挥了关键作用。/ n- c0 |4 P" E9 P0 n9 R
! p+ ?% N2 _4 G2 r7 y8 K) C0 i, K
从蒙内铁路延伸开去,是飞驰在亚欧大陆桥的1.4万列中欧班列、以义乌为“第二故乡”的几万名阿拉伯商人、将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的中老铁路、马尔代夫的第一座跨海大桥、位于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瓜亚基尔的赛博医院、从一片汪洋变成繁忙码头的纳米比亚沃尔维斯湾港……一个个节点在“一带一路”的大版图上闪耀,汇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缩影。
5 o/ k- W& d: a* }
2 R3 m: @. n/ S h“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1 }" d- }4 C7 Y+ u+ y( S7 C. n ) W* H' S# x9 X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汇聚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 ] p) x) l7 @' P
3 ]- X" a. H2 F, W' n1 N正如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所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
; o/ o' S" _/ x3 `) g
$ G& i8 P+ ~8 a; E5 g6 r: S文章来源于: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