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观点】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地区嵌入型经济平台

[复制链接]

1 r% V& V6 E* I) n7 c+ t# P3 O5 `
- b7 d8 {( F6 F9 i& k! c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全球造成深刻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也给中国发展带来挑战。日前,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知名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他认为,疫情已经给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而二战以来形成的“世界秩序”正在走向解体,全球化进程放缓。
% O2 V% l! v8 ^/ D6 Y$ M2 h" K2 j1 @+ B7 P- v$ @7 ]5 l

6 c$ l5 a! `# A8 C( y$ V  “但危中确实有机!”郑永年说,越是有“脱钩”压力,中国越要向世界开放;越是面临“卡脖子”的问题,中国越要奋起直追发展大国重器;越是看到疫情对全球造成的冲击,中国越要坚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强社会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广东如何化危为机,他建议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地区嵌入型经济平台,吸引外国资本、技术、人才,并让其永久嵌入当地发展。
" `( ]' j# y; D# [( t
/ ~$ v+ L6 @6 g

) `$ Q( q# M9 R% l疫情对全球政治的冲击3 g  s: ~  t$ i2 s
二战以来的“世界秩序”正在走向解体# o& a8 K. t& i- I+ \5 J

! I* A# f+ x  h* ?

) r$ d8 [4 l+ X0 E4 Q& j2 Q! }' }( |7 H8 U6 d2 g. Z' q" u
  i# n6 u- F; s& A, B4 B
南方日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了哪些影响?2 m4 G" q5 q2 U% ?1 K6 ?" b+ L

! v: |$ Y# o) D  m7 f
" W) H: {2 ?' U8 }, n: K5 L3 Y
郑永年:影响是全方面的。首先影响的是国家内部,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这特别体现在对美国、欧洲几个老牌发达国家中。以美国为例,很多专家预测,这场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将超过1930年前后的“大萧条”。目前,尽管美国经济正在重启,但失业率仍然很高。美国的航空业、旅游业等,因为疫情受到很大打击。欧洲多国境遇类似。+ G/ _: J% C' i& {( G1 b

8 M7 g7 d  X/ \% j/ X/ X3 ^- [
% \: `. z& }) ~8 B9 B
  除了经济方面,在社会治理方面,美国涉暴力执法致非裔男子死亡案引发的抗议活动,目前仍在发酵中。这一社会动荡以种族抗争、身份抗争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阶级问题、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 O5 [  r) D4 r  D8 s6 d
9 U4 ?/ M6 d5 u5 A

0 |5 |0 X9 _6 m* o+ M4 U6 c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西方社会创造出了巨额的社会财富,但是大部分财富落到了极少数人的口袋里。现在的美国中产阶级占人口比例已从二战后高峰期的70%降至50%。各阶层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中产阶层日益缩水,势必对社会造成不良后果。显而易见的是,酿成治理危机。+ ^9 B( f/ Y' Z9 {
/ l7 L6 ?: k& y6 g2 N/ C

7 i$ P& m2 H5 b+ d, A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由于中产阶级严重缩水,美国政党政治的共识被削弱,美国的政治生活陷入了空前的极化之中,表现为政党的极化、国会的分化、公共政策的分歧,以及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的分裂。两党互相对峙、拆台、扯皮,为了否决而否决,导致治理危机。
5 R* P& Y4 p, r  ~" \
6 e# M5 f* O7 H+ W- i2 ]
9 U1 N- X" ^  ?' d
南方日报:疫情对国际关系、国际秩序造成了哪些影响?
! [, L9 Z! V/ W# b* r0 T+ O
  n" V& T& j' y

( I9 w) q$ M' G6 c) L* _郑永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关系的冲击,比“大萧条”时期要更加严重。首先,范围广。“大萧条”时期所谓的全球化,范围比较小,主要是欧美国家。今天的全球化范围很广,涵盖全球大多数国家。其次,缺乏共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带领美国多次“退群”,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缺乏共识。
$ s2 O; ~- @' [8 A* F8 r3 h
( D3 {: O' f/ B& p
0 ]: @, `8 w3 b* x" P" U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积极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但却遭到了个别西方国家的抹黑与阻拦,这也是世界缺乏共识的表现,影响了国家间合作。2 L4 X( M* _: H  S- m

& ?9 e5 |% ^/ U' e" m
4 q) S. f$ s! N* i2 N1 P' d
  国际组织层面,我认为二战以来形成的“世界秩序”正在走向解体。二战以后,国际社会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还建立了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一批国际组织。现在因为美国的“退群”,这个制度基础被动摇了。这些都是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 z, g7 K# _9 W

, ]# y0 Z) ]5 ~$ q5 `) R

* T* b( O: R) {7 P! ^; H4 z1 r4 B0 P
) C# n$ m" x9 _& f) k* B  h) I/ R

5 B5 r% O; c! z9 K4 ?7 \中美关系走向何方?
2 `/ \' w" |# v! F! T7 {2 s中美不会完全脱钩,西方也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体4 g( @4 U. P* G. D5 V0 k# k) b9 |

- j3 S. Y5 v5 O4 ]
+ T" ]9 G/ F+ ?) D* y. ?) Q+ _- \

0 L! c$ K: u. g, |% F

& m' [: |' K& f$ S南方日报:中美关系是影响国际格局的一个重要变量。疫情发生后,在您看来,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7 j: P( {$ W9 \" T1 @( x
3 P$ Z$ P# T+ ~; @4 K* E
) t0 ~: |( a5 f
郑永年:中国从来没想恶化中美关系。反而是,多年来美国一直在意图围堵中国、遏制中国。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保守主义强硬派得势,意图在多个领域挑起“新冷战”。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确有某种程度的冷战思维。
+ ]/ s7 A* @  b' m0 s. o
& z9 X( L8 k3 M9 ?  j
* Y5 F/ ^1 A/ K, B
  那么,中美是否会走向全面对抗?这要看中国的应对之策。我认为,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封闭意味着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早已在中国深入人心。中国要与美国竞争开放度。即使美国想与中国进行冷战,中国也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用更大力度的开放,打造更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 h4 E* ^1 O; j+ [2 D. Q) R/ T/ A7 |! d& V
6 s1 @% E2 f! U% t9 m' A1 R% y
  中国要用好市场的力量。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产阶层的规模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美国,而且消费升级势头强劲,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可以放弃中国市场。退一步讲,即使中美贸易依存度未来会有所降低,但也不会完全脱钩。美国政府如果用特殊的手段迫使本国企业跟中国脱钩的话,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也会很漫长。
3 Y  ?# E/ L5 N/ |( U
* r( V+ b' R4 f. d$ A
) a6 D: I0 y9 _: i0 Q* B) K
  而且,中国供应链、产业链已经是世界制造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与亚洲国家密不可分。中国要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互利合作,坚定地深化对外开放。
+ r/ z, P& I$ f: _5 Y3 w
. }: M" C& i. Z! Z3 K+ b# H, O( Z* B6 @: U0 P
! x" Y, P: {& ^* I
如何理解危机中育新机?5 Z+ A; x; y( T6 z" Z
“卡脖子”却倒逼中国发展大国重器
0 w  \; Q; U6 h
) `& Z" H7 }. o4 O

. S) b3 b5 f3 c9 r* X  C4 L  
( }" S$ X4 m9 I! Z3 W3 d南方日报:您怎么理解“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您看来,什么是新机与新局?
2 r7 \( i5 p) g# \/ A# d/ u
6 q6 c7 j( S" ], q

3 E$ J: g0 b8 i& x7 z& ~郑永年:危机与新机相伴而生。很多事都是危中有机,要我们化危为机。比如,目前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可以排在第一梯队,日本和欧盟排在第二梯队,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排在第三梯队。如果美国强行与中国“脱钩”,会给中国企业带来暂时性的困难,这是“危”。但这却又会倒逼中国企业加大科技领域的投入,持续创新,不断在技术上做突破,这又是“机”。美国向中国施压,卡中国脖子,但是这又倒逼着中国加大对科研投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奋起直追,发展大国重器。
4 W$ j, N  Z4 ]& k; d, [9 n: R/ @% R# s9 q2 Q
3 B; x5 V$ C$ o8 U: |6 _8 }6 f  F
  另外,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社会抗争,对中国也有一种警示。为什么美国社会越来越不稳定?因为各阶层收入差距过大,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因此,中国既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又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加强社会建设,推进可持续发展。# }' h( d% s  u$ ?5 b7 m6 S

, _4 b# q7 M, j+ y! B6 A% Y9 e3 A8 K9 k
+ ~' C! I; U" t& _* R! o0 u& }0 T' v+ G
  此外,二战之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正在解体,美国国际领导力衰退,国际格局正在经历大变局。越是如此变局,中国越应该主动担当大国使命,引领国际大变革、推动国际进步,这也是“机”。" }) T6 d9 {2 ?$ ~

" L& w& [) ^" b% {7 A

2 d! Z5 S9 b) k. q5 Q$ d0 l6 g- B$ ~  J6 J% w3 G3 o* m# ~$ O4 Q
3 @( X. {/ Y4 ^  h9 r: X
对广东化危为机的建议
* u5 F2 Y" s: S' X让外国资本、人才、技术嵌入本地
) [- I1 X3 x# X0 h5 ]  
) g4 u1 y) J& I: r& }5 B  o0 \$ Y( v0 h# Q
) A" X$ e5 Q1 R8 I. r0 }& P: G( k
南方日报:落到广东,您认为危和机是什么?0 i5 [# X5 x$ p0 H5 [

0 c" c1 D' r. H

9 }: Z0 I& y; |郑永年: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第一大省、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我认为,在中国所有省份中,广东是受当前国际形势影响最大的。无论是产业链的回流、调整,还是美国对中国采取的“科技战”,作为制造业大省、强省的广东都必然受到影响。: o6 W( s1 B& R- C+ F

% X$ ?* G& h* q1 S& H+ ~6 X
0 \1 U3 w* p* F3 p; J0 x; `
  越是认识到危机之大、挑战之大,广东越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快发展,化危为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些城市要加大开放的力度,加大产业升级的力度。特别是,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吸引全世界的资本、技术、人才进入,并且不想走,也走不掉。
! U& W2 r* N' G7 X: ^! y, K# Q( c! c; o) {8 {# r

0 M( ]; I0 e0 @南方日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您有何建议?
& E* r8 N- d( H! a6 e  B) y6 l7 i4 A- j1 Z
' ~, D% n  s+ e2 n7 x% F9 q
郑永年:我一直在研究思考。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危机不断,但是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没有外流。比如美国硅谷,从创新思想的诞生到技术研发再到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生产,都是在美国硅谷完成的,我称之为地域嵌入式经济平台。欧洲也是如此,很多企业以及科技研发,离不开那块土地、那个平台。它们已经完全嵌入这个地区的生产链,离开这里无法运作。  b! t" R# t( I. w

" P0 h9 E7 I  j5 W) x( D, ~
1 v( l7 Z6 s; T: t
  吸引外国资本、技术、人才,并让其不随国际形势变化而流动,关键也在于打造地域嵌入式经济平台。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具有很强的金融服务能力,珠三角拥有较完备的经济体系、庞大的高技术劳动力,大湾区还有广东及周边省份的广阔市场,应该说条件非常好。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共同市场,强化政策协调,要学习其他湾区的长处。% Q6 k- a+ T. T# ]% B& X" ]
4 R5 ?) m' F# h9 Y
9 Z* v( M* Q# t& B3 s: P4 Q8 Q6 y
南方日报:您觉得让外国资本、技术、人才留下来的关键是让其在这一地区嵌入生产链吗?
/ s3 {/ o- [! I
/ E9 L4 b  y0 V1 W1 J

- t) C1 R8 G0 V% W郑永年:这是其中关键之一。除此之外,我们要建立吸引人才的区域环境。比如,提升教育水平,这涉及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要为高端人才解决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另外,还有社会保障、医疗、公共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要围绕吸引外国资本、技术、人才留下来,开展系统调研,做全面布局,做好各方面配套。$ K/ T5 e8 @' f  H3 r+ [
8 j0 Y. I% e: e8 F% v! ?  l* l7 @( \
) C5 N) Y$ ~; x
5 l8 W# I. u- r" B

3 Z; O# e( o$ P1 p2 Z9 D文章来源:原刊于南方网2020-06-09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悦来
活跃在2021-7-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