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景山 中国遥感技术主要倡导者之一 中国载人航天应用工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获得者 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创始者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 j% W4 D' a3 o
生平资料 姜景山(1936年2月—2021年6月),朝鲜族,1936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龙井镇。1952年8月考入北京私立大同中学高中部(现北京二十四中),1955年8月考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1956年8月进入前苏联列宁格勒乌利亚诺夫电工学院(现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工程大学)学习无线电技术。1962年5月留苏回国,进入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二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前身)工作。1981年至198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副教授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从事微波遥感研究工作。1992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担任863航空航天领域应用专家组组长、专家委员会顾问,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探月一期工程副总设计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深空探测重大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终身奉献海洋” 2016年12月13日,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关于授予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并为获奖者颁发纪念奖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微波遥感及航天信息工程科学专家姜景山获此殊荣。姜景山是我国海洋卫星的积极推动者之一。2011年,“海洋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由他担任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研制的卫星主载荷—雷达高度计、校正辐射计,填补了我国卫星测高业务产品的空白,数据在国内多个应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海洋卫星赢得重要的国际影响和地位,推动了一系列以微波遥感为主要载荷的气象卫星的立项研制。 执着的求学之路 1936年2月,姜景山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一个朝鲜族贫困家庭。“一个人活在世上,吃好、穿好不是重要的,而有学问,要有出息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一位母亲最朴素的教诲。姜景山受这句话的影响,从小努力读书。1949年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延边最好的中学——龙井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担任了学生会宣传部长。 1952年7月毕业时,被学校推荐到大城市继续读高中,这是当时龙井中学对优秀毕业生的最高奖励。从未离开过山村的他,经过千辛万苦,只身来到北京,考入了北京市大同中学读高中。高中三年,随着环境变换和心智日渐成熟,姜景山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此时他从少年时的“出息观”发展成为“为祖国而学”的正确的学习观。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学习,他的成绩一直位于全年级的榜首。1955年毕业时,姜景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留苏预备班,经一年俄语学习后,于1956年赴原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 1957年,姜景山(左三)留苏时与其他留学生在一起 1957 年10 月4 日,苏联在世界上第一个发射了人造卫星,后于1961年又成功地实现了载人飞行,把人类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送上了天并安全返回地球,从此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对于这一人类划时代的壮举,中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1958年毛泽东主席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伟大号召。听了这一消息,姜景山十分激动,尚未毕业的他定下了自己的志向——人造卫星。1962年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如愿加入了由钱学森任组长,赵九章任副组长的中科院581组研究火箭定位系统,从此他真正成为太空研究队伍中的一员。他说,祖国培养了我,所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会义无反顾踏上回国的征程,这份初心当时没有改变,以后永远也不会改变。 * ]2 t, V5 R5 r0 b- F
与遥感结缘 国家的需求催生了我国遥感技术发展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特别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对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展示了太空技术的能力。姜景山敏锐地认识到,如何适应太空时代,如何应用太空资源来解决中国的问题,首当其冲是我国急需建立星载探测技术。然而,当时在这一领域我国是一片空白。于是他从1969年开始进行国际情况调研,特别是1970年后,几乎全部精力都用来调研和思考。 在调研中逐步涉及到在国外6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种新技术“Remote Sensing”(即遥感),是人造卫星升天以来形成的新的空间探测技术。他在深入研究中领悟到,这是一个应太空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极具生命力的、全新的战略性科技领域。我们的祖先早已表述过“登高望远”的道理和办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经过三年多的调研,于1973年他完成了调研报告。同时,向上级主管领导写报告,提出发展我国遥感技术的建议,上级领导十分重视。1975年6月国防科委钱学森副主任领导召开了第一次我国遥感规划会议,起草了我国发展遥感技术的规划。姜景山负责起草了微波遥感发展规划。从此我国正式起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 2019年,海洋二号卫星在轨运行八周年,姜景山院士对未来海洋遥感事业的感悟
* z) Z8 Y3 Q* r& h+ T5 N2 t: X/ ~9 B提出和建立自然灾害遥感信息实时传输系统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国家,每年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二千亿元。特别是突发性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地震、森林火灾等。因此,减轻这一损失成了我国的头等大事,也是最重要的战略需求。姜景山从事突发性自然灾害监测及评估研究是从80年代初的一次院省合作开始的。 1984 年,中科院与湖南省建立了院省合作。当时湖南省领导谈到洞庭湖洪水问题,希望能解决洞庭湖洪水监测问题。以往当洪水季节来临,各级领导都十分紧张。为了知道水情,只能坐小船到洪水中测量必要的数据,这样做一方面十分危险,另一方面只能获得局部数据,再把各种数据汇总后层层上报,就要花一周多时间,失去了很多分析灾情形成原因及防灾的时机。 根据这种需求,姜景山提出用遥感技术进行洪水监测的方案设想,并与湖南省合作,1985-1986年在洞庭湖做试验,突破了这项技术。随后,姜景山带领团队更新提升了用于洪水监测的技术,提出并建立的遥感信息“机—星—地”实时传输系统,使洪水监测数据时效缩减到秒级,即能实时看到灾情及其发展。该项成果在1994、1995、1996 年洪水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E/ z( i w5 \/ b1 t
不懈的创新 2004 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已经在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中摸爬滚打了近50 年的姜景山被任命为工程副总设计师。为了掌握对月球的遥感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经验,最开始他们就采用土办法,在北京郊外航天城中搭建一个试验场,用一个直径4 米、高8 米的圆筒模拟月球,反反复复地用各种仪器进行绕月测试。“不完成你上不了天啊,所以条件有限、技术有限、经费有限,就启发你创新。”姜景山曾说,“困难有时候是创新的源泉,能引发人的创新思维。” 这个情形,和他27 岁参与“两弹一星”试验的场景有些相似,那时候一穷二白,中国是什么都缺,科研工作者完全是靠着一腔激情和热血在打拼,在姜景山记忆中,夏天加班,没有空调,男孩子们都是穿着短裤干活,最好的福利,就是每人发一小袋饼干。 他曾说:“要有困难必须克服的决心。”在这些重大技术疑难面前,偶尔他也会动摇和怀疑,比如探月装备的材料必须通过超低温关,开始屡屡失败,心里就有点打鼓,眼见着离上面规定发射的日期越来越近,不能松懈,到处找材料,物理分析,还得要一点也不能马虎地进行下去,最后终于取得技术实现。 2007年,“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前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左三)与“月球探测工程”两总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留影(左起: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副总设计师姜景山) 2007 年嫦娥一号升空,用微波遥感探测仪从月球轨道上对全月面进行微波探测,中国科学家借助探测数据,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微波月亮”,并获得了多项月球探测数据。中国微波遥感技术的开创者就是姜景山,而用这项技术探测月球也是他提出的,这在国际上之前没有人做过。 六十几块钱的工资,我拿了二十几年。我做科研不为名、不为利,更不为财,只是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如果说我为国家作出了一点贡献,这也和曾教育和帮助过我的老师,还有我家庭的支持分不开。——姜景山 . I! j C, j. F; ~, ]
2021年6月27日,姜景山院士在北京逝世。 在姜景山院士的人生轨迹上,印记着他科技报国的志气,印记着他不停攀登的勇气,印记着他无私无畏的正气。
# B) I) d% m% ?& L-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