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船舶行业大事件盘点

[复制链接]
    2012年对于船舶行业而言,无疑是最艰难最凄惨的一年,中国沿海大量的中小船厂因订单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贷款融资困难,被迫停产倒闭。经历过前几年的高速扩张之后,从去年开始了漫长的探底下行之路。受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国际船舶市场新船成交量萎缩的局面未能得到改观,截至11月底全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同比锐减49.4%。造船业仍将受到运力过剩和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影响,短时间内难见到回升苗头。笔者预计,2013年船舶行业仍要做好在寒冬中艰难前行的准备,当然我们也期待中国经济起暖回升,世界贸易稳定复苏,这样船舶行业也许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下面钢联资讯的小编带您一起我们一起回顾2012年船舶行业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以供读者参考。
  R, o8 ^. M# S2 |交通部出新规淡水河谷“巨轮计划”受阻(1月)
+ {0 m- g" M; R! Z. y4 |  交通运输部1月31日发布的《关于调整超设计规范船型船舶靠泊管理的通知》称,自发布日起,超过现行规范设计船型的大型干散货、油品船舶,不再采取“一船一议”方式靠泊管理,而必须严格执行“论证-审查-核准”程序。
+ a  f9 b1 m+ a% b/ t0 T* w  y  据悉,现行规范设计船型最大吨位为35万吨级。由此,巴西淡水河谷40万吨级矿石运输船的散货船、油轮都将进入“严格管理之列”。这意味着,即日起,淡水河谷40万吨级船舶停靠中国港口将遭遇严格管理,而其“巨轮计划”面临搁浅。% ]( f: D* V" D$ w
中国造船业面临破产潮(2月)
" Q2 o( h& y& L" U  经历了2011年的惨淡,2012年全球造船业前景如何?业内人士均表示,造船行业景气度不容乐观,行业萧条趋势难以逆转,未来2-3年会有大量船企面临倒闭退市,全球造船业进入“危险期”。
$ r, v3 K$ M& _' G  I7 H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透露,目前造船完工量已经连续12个月超过同期新接订单量,在统计范围内的船厂中,1/3的企业没有接到订单。加之目前交付的船舶中高价船比例大幅下降,而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没有明显改观,造成造船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出现下滑,在以往“交船难、接单难”之后必须接受“盈利难”的挑战。9 J# z' T6 m# ]( S) t
工信部印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3月)0 }- E& D& D* c+ P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进一步促进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国资委、国家海洋局制定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6 ]2 P0 k) o: k
玉柴船电发动机打破国外市场垄断(4月)# X5 s" O/ i; V, k* h& t$ h5 `6 H
  30日,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3款融合世界四大著名内燃机研究所先进技术,自主开发而成的高速、大功率船舶、发电用柴油机。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有望打破我国高端船电发动机被国外产品占据的市场格局。; c) |, Q* r8 \% S" m' z! o
  中国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渔船总量,中国的各类海洋船舶近95%是渔业船舶。现代渔业发展关键在渔船装备的现代化,渔船装备的现代化核心在船舶的动力。但是,我国目前仅有一款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产品,市场几乎全被国际发动机巨头垄断。对玉柴推出的这3款电动力新产品,玉柴船电动力大经销商英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士银表示,这将成为“进口动力的有力竞争者”。
4 Z1 {$ J- \  I! }) H《船舶工业标准体系》正式发布(5月)5 {2 i/ Z9 C3 Q5 C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船舶工业标准体系》的通知4 v' D" |, O1 N* d) M- U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船舶行业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级社,相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企业,有关院校:# b( `5 r* c  g1 r* m7 \. @( l1 m
  为贯彻落实《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促进我国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标准委组织编制了《船舶工业标准体系(2012年版)》。现予发布。
, N8 _/ ]4 Z, O中国上千家船企开始整合(5月)% Y" O0 E; d, F) Q
  据路透社报道,全球经济进入衰退并使造船行业遭受重创四年之后,中国数百家中小型造船厂在国外订单萎缩与国内银行大幅减少信贷的双重夹击下,徘徊在破产边缘。- l8 P- z% s! ^; @/ u6 _
  中国造船业这一轮行业整并中,可能只有中国国船舶重工、中国熔盛重工和扬子江船业等中国最大的造船厂能生存下来。中国政府的五年经济计划预估,到2015年底,中国十大造船厂将占据70%的国内市场份额,2010年时还不到50%。: m. y: l; F" X* `% M
全球造船业手持订单锐减一半(6月)
5 n: j9 w3 P$ y3 l. j  据造船速报报道,今年以来,全球新船订单量同比下降50%,与此相比,船舶交付量达到空前的水平,在头5个月,世界船舶手持订单下降19%,为3.116亿DWT(1.026亿CGT、5253艘、2983亿美元、以5月末为准),和2008年末金融危机爆发前的6.18亿DWT相比约下降50%。
5 y* C% o8 J' f9 v. @6 G. P) r五月中国船厂新签订单世界第一(6月)$ Y5 z4 _+ a) O
  据克拉克松统计,5月份中国船厂共获得了40艘、66.1万CGT订单,多于韩国获得的18艘、32.4万CGT订单。不过在订单价值方面,中国船厂获得了共达9.67亿美元的订单,少于韩国船厂的10.48亿美元。在船舶交付量方面,5月份中国船厂共交付了1307609CGT(71艘)船舶,韩国船厂交付了1252881CGT(39艘)船舶,时隔4个月中国再度超越韩国。
( ?' U$ J9 c* `& _+ V4 h0 T新造船价降至8年新低未来3年内50%船企或将破产(7月)
4 ?5 V& M. S* u+ z  据证券日报报道,造船业的低迷令船厂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多签订单,但在航运公司自身难保的前提下,却也是有心无力,不敢再下单买船。在航运公司减少运力的前提下,造船厂也深受波及并陷入低谷。0 I8 ~# Z. s0 A2 l
  现今,全球造船业界因订单量锐减而面临工作量不足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隔8年,新造船价也下降到最低水平。5月底,Clarkson新造船价指数达到133.8p,相比去年末下降了5.1p(3.7%),环比下降0.4p,这是继2004年3月以来首次下降到最低水平。0 @- E, u, `) P! m8 ?
中国发布全球首部《绿色船舶规范》(7月)) @! [7 t  W4 L2 z0 B7 ^
  随着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新要求被纳入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公约,并将分阶段强制实施,一场席卷全球海事界的“绿色革命”已经不可阻抑。谁在这场革命中占得先机,谁就能在“后危机时代”激烈的国际角逐中胜出,这已成为海事界的共识。为了帮助造船业、航运业“吃透”并提前应对这些新要求和新标准,7月10日,中国船级社正式发布了《绿色船舶规范》。这是全球首部针对节能、环保、工作环境的绿色船舶规范,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 l! y0 s+ k! B- GIACS发布协调统一版船舶建造通用规则(7月)& I7 H* t! g6 z! c# v" O  d1 F
  7月1日,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双层壳油船和散货船协调统一版建造通用规则,供业界在今年7月1日至12月31日的反馈期内进行审评。: k+ I5 x3 B- w# ~& T
  建立一个通用建造规则的概念最早是在2004年6月提出的,被IACS委员会于2005年12月采纳并于2006年4月正式生效,但是由于适用于油船和散货船的规则在最初的拟定阶段是分开进行的,这就造成规则中一些技术条款适用的差异。因此,IACS自2008年开始就一直致力减少规则中的差异,提高其协调统一度。0 ?& L& O) w  {' Q; x/ O1 K# x' k! w0 B
工信部发布海工装备和船舶科研项目指南(8月)
6 O1 A9 {2 |$ m0 e: u5 m  工信部14日发布《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2年)》。《指南》围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运和服务四大环节,选择了部分急需海洋工程装备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形成了18个2012年海洋工程装备研发的重点方向。( }7 k$ F1 I* R5 G" Z# e, g% b' c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技术船舶科研计划2012年度指南着眼于船舶科技在节能、环保、安全、高效等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4 I/ [/ a0 k7 k6 z, t: z; D0 B
德国100多家船舶基金破产(8月)
: K* m0 w% ]) s: n  国际在线专稿:据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13日报道,资金源枯竭和世界经济继续不景气导致的全球集装箱运输业大大缩水,德国航运业迎来破产潮。+ T' I$ ?# d3 n' m- c7 s
  据汉堡咨询公司TPW称,已经有超过100家德国传播基金会宣告破产,另有800家也面临倒闭的风险。
( |* b; J+ i; u! \1 ^2 T5 X+ Y美国对伊朗新制裁法案涉及造船领域(8月)- L! z4 n" P4 d3 j$ Q/ N$ P3 }+ a
  据外电报道,美国国会1日批准了针对伊朗能源和造船领域的新一轮制裁法案,希望通过进一步施压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 y, ~) S. h6 H& z8 V* C
  继众议院7月31日时表决通过该法案后,参议院隔日也一致批准了该法案。预计总统奥巴马将签署法案使之生效。据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雷提南称,这是迄今为止对伊朗实施的最严厉的经济制裁。; Y8 l3 Z) G- ]3 }' _
中船协明确反对货主自建船队(8月)5 ^4 a( @. b/ Z9 T2 W7 S' J' O
  日前,中船协致函货主投资设立的航企,呼吁其落实交通部《关于进一步规范货主投资国内航运业的公告》。中船协认为,“航运市场运力严重过剩,货主成立的航运企业增加运力,对公平竞争、资源合理配置、航行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
1 V4 S5 m6 u( ?  据了解,货主船主要集中在不定期船(俗称干散货船)市常在定期班轮市场(集运市场)上,由于寡头垄断特征,定价权掌握在少数船东手里,所以这个市场上鲜有货主自建船队。即使有,也仅限于近洋短途航线。6 e% s9 Q" D  N( [
沿海大省船企陆续停工3400家恐减至不足零头(9月)2 v% e& l) j' ^6 q/ |
  资金链绷紧、订单锐减、交船难、集中度低,这些因素裹挟而成的超强台风正沉重地抽打着中国造船业。悲观的预测是,台风过后的中国船企将从高峰时期的3400多家,锐减到只剩下不足零头的300来家。
7 d8 l9 w* I* a0 ~  乐观的看法是,目前船业的困境是周期性的,历史上每一次大的金融危机都重创造船业,但每一次复苏,也离不开造船业的复苏,如今的危局正酝酿着机遇。
* F9 n$ c6 _, r) v4 m9 @% {: z3 Z韩国船企首遇40年订单“大旱”(9月)
. t8 j/ t( p, T6 H# J- i4 o/ t  最近,韩国造船界对国际造船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发表评论说,当前船市的低迷状态在造船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对韩国造船企业来说,今年则是该国自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造船业以来40年间首次遭遇的订单“大旱”之年。+ N. h' J8 T9 {$ r( R& J- Y0 C
  韩国造船界公布了自己统计的一份数据:该国9家主要造船企业今年上半年共承接新船(包括海工装备)订单318万修正总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多,降幅达61.4%。其中,第一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包括现代三湖重工在内)承接到的商船和海工装备订单比排名第二、第三的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海洋还少。韩国知识经济部近日也公布了其所做的一份市场统计报告:该国造船企业今年上半年承接到的商船和海工装备订单总量为331万修正总吨,同比下降了65.7%。
% v5 p+ ]: |# K9 }3 B( ~9 E三大航企抛50艘油轮订单豪赌国油国运(9月)
- p# V1 A: O6 b; ?3 F. f1 ?  9月20日,中海集团总裁许立荣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中海已确定新造10艘超大型油轮(VLCC)。同一天,大连中远总经理孟庆林亦透露该公司将新下VLCC订单达30艘。加上此前招商局已经公布的10艘油轮订单,三大航运企业将抛出50艘VLCC订单。
1 [+ w/ a" Q+ V  50艘的VLCC订单,总价值约45亿美元,约合300亿元人民币。业内人士透露该批订单将被国内几大国有造船厂所分食,将大为缓解几大船厂订单之荒。$ R  p8 L0 G% U) x6 T
中韩日在船舶设备国际标准化领域合作(9月); t& C" K* z. }: e+ S1 ]7 c
  韩联社消息,韩国造船海洋器材研究院表示,7日在中国上海同日本船舶科技研究委员会、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就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发展签订了相互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 ]0 D- r9 D2 b4 q! S& C1 A" X+ Z
  韩中日三国的三大机构通过此次合约,将建立船舶海洋技术相关的国际标准化机制,在交换信息和联合研究开发国际标准方面展开各种合作。4 ?! j9 e# j. c8 V( [! w
中国力推内河船型标准化(10月)
  f5 V. z0 L' W7 g* m  记者从12日召开的全国内河船型标准化总结推进工作现场会上获悉:我国将建立标准船型指标体系,限期淘汰部分船型,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内河运输船队现代化。
, N9 D, P& u4 _: o- ^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调整内河水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介绍,内河船型标准化历经十年发展,已经覆盖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两大水系,内河航运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 z, y! F, s8 m( p" x9 c5 t俄罗斯起草2030年造船发展计划(10月)
& H) N, z9 j0 ~! S% ]" t( a  据俄罗斯海军网2012年10月16日报道,俄罗斯起草2030年造船发展计划,该计划将主要涉及军事相关企业的发展,海洋大陆架项目以及“冰”级船舶建造。俄罗斯2030年造船发展计划草案将由贸易与工业部负责准备。拨付资金总量将达到1.3万亿卢布(约合418亿美元)。
, G; |9 G1 ]- ~3 h  贸工部造船局副局长称,俄罗斯船东每年授予国外造船企业的订单达到10亿美元。在最近的10年中,俄罗斯船厂只获得了船东全部订单的6%。但是考虑到俄罗斯造船企业的技术能力,这一数字应该是达到30%。
$ |, Z2 h0 Q9 d3 d* K+ ]中小船企面临大规模结构调整(11月)
0 ^' `+ P0 j- F: f* v/ O  造船速报报道,由于全球造船业长时间下滑,中小船企正面临着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根据韩国投资证券31日发布“中小造船企业即将结构调整”报告,其援引Clarkson统计,全球有491家造船厂当中,2012年仅有35.4%(174家)造船厂成功获得最少1艘以上的新船订单,全球造船业结构调整已经开启。& W! y8 W5 B  D3 T9 S: T+ J! W
  研究员Park,Min表示,今年以9月末为准,全球新船订单有763艘,是10多年来历史最低的水平。Clarkson新造船价格指数也创下2004年后新低,全球商船新船市场正陷入价格及订单量双降的萧条状态。
6 v! I: Z7 L/ Z1 ^3 R我国开展造船标准对比研究工作(11月)
6 x. f9 b; V: A; G# }  作为全球造船“三巨头”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其造船标准间是否存在差距?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思路有何不同?我国在开展船舶标准化工作时是否需要借鉴日、韩做法?针对这些问题,近期,我国船舶工业正在开展中、日、韩及国际标准对比分析研究工作。
0 m4 O; l9 L+ P* J% S2 N* \  w  记者了解到,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中、日、韩及国际标准对比分析研究项目于2011年11月正式立项,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牵头,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参加。这也是船舶标准化项目首次通过高技术船舶科研渠道立项。
& K; J# K  S$ v2 h/ m$ {7 ~1 n  S" @5 {工信部发布现代造船建模指导意见(11月)1 g8 b5 m$ G" Z7 I$ p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新形势下,船舶行业及企业必须将建模作为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推进建模工作在深度、广度和精度三方面进入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并提出到2015年的建模工作目标:全行业基本建立高效船舶制造体系,主要造船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骨干造船企业造船效率达到15工时/修正总吨,典型船舶建造周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骨干造船企业平均钢材一次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大中型企业造船管理信息化普及率达到80%,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 r; U* ?6 q5 j- O3 R' J: F  N
国开行船舶融资中心在大连成立(11月)- c% g6 O  e- P7 Q: q: B
  11月29日,国家开发银行船舶融资中心在大连成立。国开行董事长陈元,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交通运输部副部长高宏锋,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大连市市长李万才,国开行副行长李吉平、董事会秘书陈民等出席成立仪式。中国远洋集团、中海运集团、中外运长航集团、中船工业集团、中船重工集团等骨干航运、造船企业以及境内外相关机构参加仪式。9 Y7 ^1 h$ Z6 ?* N3 u8 @, }: k% D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我国航运企业经营效益下滑,造船企业新增造船订单明显减少,“交船难、接单难”问题日益严峻。作为国开行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我国航运业、造船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开行船舶融资中心是该行成立的首个专门支持某一行业的总行业务部门,将有利于该行运用中长期投融资手段,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航运业、造船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p+ i6 q- h% J' b) H7 j/ ]
多部委拟制定“十二五”后三年船舶工业计划(12月)/ {  V" x- F) @( u
  为帮助中国船舶企业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多部委正研究制定“十二五”后三年(2013-2015)船舶工业行动计划,拟对重点船舶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在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给予必要支持。目前,多部委正对我国船舶行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4 q# `" p7 @8 e: s1 k, e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计划的内容可能包括鼓励加大对船舶行业金融支持,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化学品船等特种船舶和低速柴油机、船用柴油机曲轴等重点产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造船业准入限制,鼓励兼并重组或抱团合作,加快造船基础设施资源整合,优化船舶产业空间布局;积极发展船舶配套产业和船配市场,提升船舶配套能力,延伸船舶产业链;鼓励造船企业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改革船舶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方式,缩短造船周期,提高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水平;谋划长远发展,储备船舶产业先进制造能力等。0 w4 E; ]) {) e* \& f" K
国内造船业三大指标今年全线下挫(12月)/ a3 ]8 `/ ^( W& [5 Q
  造船业颓势继续蔓延。昨日,中国船舶(行情股吧买卖点)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2012年1-11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订单量这造船业的三大指标,同比全线下降。5 F8 y" c. U1 q! L8 ?
  据介绍,1-11月,全国造船完工505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承接新船订单170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9.4%;11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33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0.3%,比2011年底下降24.4%。从这些数据来看,2012年全年造船业的全面下挫已不可避免。
$ T1 V0 h% t3 s5 d宝钢上调2013年1月船板价格(12月)
8 Y( I6 v, u  [9 y3 j5 ]3 E  据造船速报消息: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调了2013年1月的主要产品价格。宝钢把2013年1月造船用的船板价格上调了50元,价格为每吨4080元。
! M' h; N2 y5 A7 m6 i  宝钢过去在2008年、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1月也上调了产品价格,之前也有预测2013年1月的价格会冻结,不过此次上调价格的意义在于,时隔22个月,上调了所有产品......查看全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olian
活跃在2022-3-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