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对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有关情况进行解读。, b8 e u Z5 O( K; v4 @1 k
5 G0 a/ C" z" ]3 g1 h9 m
; C" `% W: s% i& e9 w! ~
; c- A- }/ _- j- j3 X' f0 y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据制高点”。三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海洋工作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我省海洋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省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 K5 A- n& d* T) ^6 j) n
2 j$ M. w4 L6 [# c" C. p- n' V$ D* r2 A, b9 k. C1 R
2018年7月,我省获批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其中海洋强省作为四个重点领域之一,海洋强省标准创新工程作为四大工程之一。省海洋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省市场监管局的指导支持下,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标准化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扎实开展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 d O1 c. V% l; q* h Y4 b% h' m( M, M0 F0 S# p
+ f! I7 F- [& M; i( E" z
一是建立海洋标准化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山东省海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获批成立了沿海省份第一个省级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初步建立了海洋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每年安排标准化经费,加大对标准制修订、平台建设、标准体系研究、宣贯培训等的支持力度。强化海标委秘书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制定了海标委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等制度性文件。
# z& p+ P ]+ ? R7 o4 d0 c' k
! R' \7 C: _0 q- W6 `
$ O% \7 i, `1 l2 A; F二是加快推进综改重点任务落实。对照省政府印发的《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逐项梳理研究各项任务,提出了具体落实意见和措施。按照“急用先行”原则,加快组织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执法、海洋生态、海洋观测监测、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共组织实施地方标准项目64项。其中:
2 Y3 Z* `7 d# u- z4 C; C1 v0 X% P( o6 i: @, P' J8 h1 S) S
; g* n+ {% l4 a6 r! z) {6 {- p制定发布的《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是我省海洋管理领域首项地方标准,为我省海岸线调查、科学规划海洋发展空间布局提供了技术保障。: d' x C! {' E+ }! Q1 }+ J
2 m$ T) F2 M1 `6 a L
* C0 Z( O) y$ K4 o制定发布的《钢制海洋牧场平台建造技术规范》《玻璃钢海洋牧场驳船式平台设计建造技术要求》为我省海洋牧场平台建造、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依据。
/ m7 p9 H! u( h$ L0 X; x6 @7 d# w2 F; q( L/ ~2 k) o: u* R
6 |4 ?6 }5 [( m; ]) l+ Q! J( K/ T《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海岛保护执法检查规范》等地方标准即将发布,将为科学评价海岸线质量、规范海洋保护执法发挥重要作用。
% ^. N# ^+ F' Z8 g; P, s7 ?: H$ S3 c% v) G( M8 R
& v! ~: l6 k4 g P6 A# y. k- Q7 }
全国首个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地方标准--“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规程”2021年获批立项。“海洋传感关键技术标准化攻坚”项目,将推动新型国产化全深海传感器校准技术,实现海洋传感技术和测试数据的自主可控。“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标准化试点”将为我省海洋经济统计调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统一规范区县海洋经济核算标准,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 d3 j/ y$ ]/ q7 X
6 o" ^ E# d8 G/ C
. Y# U/ F. j) k9 d8 E0 ?
三是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定实现突破。由驻鲁科研机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提出、我国主持制定的首项海洋调查领域国际标准-《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ISO 23040:2021)日前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海洋调查技术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是我省实施海洋强省标准创新工程的重要突破性成果。
Z4 u1 u' y8 Y. z" n7 F/ A
8 H& F2 z0 I( a6 T1 M5 C6 V* W1 o9 t- c
由我省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牧场建设技术指南》(GB/T 40946-2021)正式发布,是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为海洋牧场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
% n( q. s8 I9 }4 k1 O9 |' V& k5 k" c- T3 }5 b- g7 ?7 d4 W. w% J
- r! J. r% A& H+ H5 G四是组织启动了“海洋强省”标准体系研究。对8个有代表性的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2815项涉海标准和近800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梳理、研究,并充分征求相关方面意见,目前已基本完成体系框架搭建、体系明细表编制。海洋强省标准体系将突出我省海洋的优势和特色,聚焦海洋产业、海洋科教文化、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公共服务、海洋管理等五大领域,涵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优化标准供给结构,为全省海洋标准化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E" q% s7 k3 `' X0 f2 [ y
$ H2 k3 B2 K0 O" W$ h
4 N7 H9 i# I; [0 c" k+ j
五是强化标准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应用。采取专题培训、专家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多种方式,普及标准化理念、学习标准化方法,共组织标准化政策、标准化文件编写、标准宣贯等培训600余人次。组织已实施海洋领域地方标准的评估、复审。组织开展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标准化试点等工作,推进标准实施、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2 x+ J" ~4 c9 Z0 }( N9 u
, L8 s! N4 s# t: w) M1 C" K; t: A3 q
4 W) ]. U$ f0 o; T. K3 O六是强化海洋标准化管理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海标委秘书处和专家委员的作用,建立项目申报查新预审、专家论证机制,严把项目进口关。对立项实施的标准化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项目明确一名首席专家,对项目全周期具体负责,确保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建设了海洋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并正式运行,实现了标准制修订全流程管理、标准数据库、信息发布等功能。
. I- L" ~( Z0 g8 `. H6 q9 ?
1 _+ y/ m" y) Z: X
7 ?9 n$ z' L( B) F我省海洋标准化工作有优势、有潜力。下一步,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契机,充分发挥基础优势,强化推进措施,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 L: V. ~6 ?0 o: U9 V
/ I# o- Y6 W- X ~. s- |/ l0 b- N7 }% }5 _! Z0 G( g
一是建立海洋强省标准体系。按照“目标明确、全面成套、层次恰当、划分清楚”的原则,重点在现代海洋产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管理等领域,建立海洋强省标准体系及各领域子体系,为海洋标准化制修订工作提供指导和遵循。
, E: b0 T. e8 g2 o
& r( m3 x3 d' \9 I! \8 O" ^6 C$ j
* Z3 `; [* q L3 o. ^二是建立海洋标准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建立由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涉海相关部门参加的常态化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联动,定期会商沟通,合力推进海洋标准化建设。" h2 Y& Z- Z$ r, Y0 J5 g8 O
+ R. {' O i# d- L$ @ p0 k( n
: W/ ^7 B" d3 ^三是强化海洋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强化标准实施在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管理中的实施应用。鼓励海洋领域企事业单位、产业联盟、学术团体和行业协会推广海洋标准化经验,运用标准化方式,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推进海洋标准的实施应用。对海洋标准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估。
0 W3 S: W1 e: S+ \ . m9 X5 t: Q- Y# w; X8 Z0 P
四是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完善海洋标准化管理服务平台。在标准编写、标准分析研究、试验验证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海洋标准的质量和水平。鼓励有能力的涉海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海洋标准化服务。加强海洋标准化宣传,普及海洋标准化知识,营造海洋标准化工作良好氛围。
/ d# D* _0 _$ i4 y1 i % S: ]2 Y4 \ u4 s9 G
五是开展海洋标准化国际合作。充分发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战略科技力量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化计划和活动,推动海洋标准“走出去”,带动中国经验、中国方案“走出去”。
' F% e% l; q) S
' Z. r! B( r% r6 H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 `9 [& s% m0 }6 m4 h/ O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