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念志、杨德森、白勇等院士出席并发言,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成立揭牌

[复制链接]
5 Q: A" C  S0 t8 e8 c# {-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P" c, d0 |0 _

& e. X, m/ U; [近日,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我校组织召开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在烟台研究院隆重开幕。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德森、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白勇、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袁勇以及船海领域高校、科研院所、链主企业代表等40余位代表参加。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海洋装备产业处负责人辛颖、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color=var(--weui-LINK)]四级调研员栾丽娜、威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四级调研员房恒志出席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严汝建参加会议。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楚宪峰主持会议。
) j7 o3 B4 C! G+ [4 l/ C. `

! m& D, n: B& P+ v7 F% g8 S' m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辛颖在致辞中表示,山东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2023年,山东省与工信部启动部省专项合作,明确提出支持青烟威组成联合体培育创建先进制造业集群。2024年一季度,青烟威船海企业主营业收入占全省91%,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下一步青烟威需充分发挥“三核引领”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打响“山东海工”品牌8 F7 x% Y/ ], y6 ~" ]
0 u! }1 f  `' q8 n- q* o; b.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楚宪峰表示,青烟威三地聚焦建设国内一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基地,推动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海工装备先行先试。2023年11月,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入选我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拥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140家,上下游企业超600家。下一步青烟威三地将深化产业协作,加快调结构、增新品、补短板、强配套、优链条,推动本产业集群向国家级集群跃升。0 p% m8 U( G# T( S# x8 i

, j4 f& ^" J& `: H; ^+ A1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严汝建代表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促进组织汇报,他表示,[color=var(--weui-LINK)]哈工程是我国船海领域最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下一步哈工程将充分发挥“[color=var(--weui-LINK)]三海一核”学科优势和促进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三力建设”,即集群沟通交流能力、集群产业服务能力和集群人才支持能力,助力青烟威船海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并积极申报国家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Q3 l% W' G8 R
. d4 `# @% V$ Y: W8 ~8 E. V2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焦念志院士表示,青烟威三地“主业突出、功能互补”,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工装备基地、烟台深水半潜式平台、威海高端[color=var(--weui-LINK)]客滚船等产业优势明显。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入场券”。青烟威要瞄准绿色、智能发展方向,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体系,完善产需衔接、龙头带动、配套协作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机制。
0 \( _# a! E; m! u

. S* Y  x# a% `, t" L7 B1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杨德森院士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一的造船大国,部分高附加值船舶设计能力仍需提升,关键零部件或系统依赖进口,“区域协同、产业联动”的产业集群建设或将为造船强国建设提供新路径。青烟威需进一步做好规划布局和功能定位,发挥好集群促进组织的“粘合剂”和“织网器”作用,强化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支撑山东船海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助力我国向造船强国迈进。
. J; C* b6 T8 g/ I( B
  X5 Y; O+ \4 [& G& g* U, Z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白勇院士表示,为支持海洋强省建设,青烟威需紧盯产业前沿和市场需求,支持骨干船海企业开展船舶机电控制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哈工程等高校船海学科优势,支持船舶海工企业开展职工岗前培训,带动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船海领域高校强化船舶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进一步提高我国船体结构的设计能力,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 ~6 V. r3 ~! t4 q3 c! W( h; l5 u! F  w2 O
3 d) K( l( P4 V  u2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袁勇院士表示,山东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础雄厚、优势明显。建议充分发挥青烟威三地在总装建造、产业配套、协同创新、示范应用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及哈工程船海技术和人才优势,进一步聚集船海科技创新资源,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核心设备自主化,打造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0 W1 B+ S! I/ w' |) l+ h

! Z& m/ Y. _- W6 u1 R: a/ v- ?" P5 h'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F" \. r8 o
杨德森、辛颖、楚宪峰、栾丽娜、房恒志、严汝建共同为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成立揭牌% Y* V' [* |0 w" Q2 [/ O
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中船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等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集群未来发展交流研讨。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促进机构、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集群促进机构相关负责人分别做集群经验分享。* o# `5 S2 ~+ u7 {- P+ I" I
本次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凝聚了发展共识,为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迈向新阶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各成员单位将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共谋发展,共同续写海洋强国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p# B1 ?: N& E& n' @; _/ n3 @* F据悉,去年11月,由青岛、烟台、威海三地共建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山东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我校为发展促进组织。集群现拥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140家,上下游企业超600家,坚持青烟威“三核引领”,按照“建造强链、特色建链、服务延链、配套补链”总体思路,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聚区,打响“山东海工”品牌,争创世界领先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全力助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 R, Y1 F  A4 n9 m8 C$ q
" o* e7 ]3 Z& m  K! b! i

5 ~8 E; E0 Y9 M1 i  u$ W: A: T  u4 Q/ q
文 | 曹士芹 寻伟
1 i+ V3 j; [4 E2 U5 a图 | 王慧
% j" K) a% J2 w+ G/ u编辑、责编 | 王慧/ ~3 {( \3 H9 e5 Y& h
审核 | 李升平  孙树政4 P' c& y/ `  [6 X0 \
  j+ ?& n5 k0 g, C& b( o
[color=rgba(0, 0, 0, 0.9)]息来源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X: H- ^3 X- T7 e+ f/ v0 @0 C[color=rgba(0, 0, 0, 0.9)]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智慧海洋圈子排版
9 c/ I. {' r( ?4 ~- u) O; h  Q, h该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