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Z6 A$ {& ?8 q1 l3 u 7月13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乡村振兴。依托“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项目对接平台,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技术创新创业团队前往阳江市,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团队对岸东村的渔业养殖和水质监测实践调研活动顺利开展。实践期间,队员着手于当地的养殖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并在江城区岗列街道办事处叶发权书记的领导下敲定了实践方案,最终决定于下午两点半在岸东村会合。 ; e& n# K& z; \, r2 y* }
岸东村座落于阳江市江城区东南方平原盆地,距离岗列街道约5公里,下辖第一自然村、第二自然村、第三自然村等5条自然村,东南紧靠那龙河与阳东区雅韶镇北津隔河相望,西邻对岸村,北面环绕漠阳江与四围村隔江相望。村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1755亩,渔围面积约1442亩。村党委下设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7名,现有"两委"干部5人。全村共688户2868人,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和从事出海捕捞业。村境内有红树林景观以及河、海岸线约7公里,与村中具有排洪作用的2.2公里小河共同形成生态和谐的自然村貌。
* R$ K5 b( X+ V9 M/ t 实践活动如期进行,团队在岸东村顺利与叶书记会合,随后在叶书记的带领下与安东村程文明书记对接。粗略了解村庄的村情村貌以及村内主要经济来源后,我们跟随书记脚步,切身实地的感受岸东村的全村布局与实际情况,由于当地主要以水产养殖渔业收入为主,当地的水质和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我们抓住该痛点,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将我们的水下机器人与无人船水体监测系统运用于当地渔场进行调研考查。根据水下机器人的下水条件选择合适的平台放置,在适宜的温度、风力、降水和日照等条件下,布放水下机器人。运用水下机器人的声纳进行海底地形的探测以及收集数据,接着使用防水摄像头查看水中环境以及水质大致情况,最后驾驶无人船巡视周围水体环境,与水下机器人遥相呼应,进行水体表面数据的收集,以便于保护仪器和更细致更全面的充分了解当地村落养殖水体的情况,方便之后进行总结分析,给出相应的方案。收集完当地数据,当天晚上我们就整理了数据,进行了机器调试,确保明天的实践调研能顺利进行。
( {, ?0 N& Y+ f 为了进一步了解阳江沿海人民渔围养殖的条件以及影响因素,于7月13日我们再次启程前往阳江著名海岛海陵岛进行更深层次的调研。由于当地风力因素及地形影响,调研活动长时间陷入困境,难以在复杂多样并伴随超强风浪的海岸边放置水下机器人和无人船。队员们群策群力,寻求解决的方案,最终在我们的一致决定下选择更换地点,驱车前往寻找风浪较小,地形更为平坦的海岸,最终敲定在海陵岛另一面放置。通过线缆,把水下机器人和无人船放置在离岸较远的海水中进行调研活动。使用水下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取样和测试,无人船协助配合,在风浪中成功取得当地海水数据,虽然过程较为曲折,并且由于当地环境恶劣,调研过程艰辛,在大家的辛苦工作中,最终取得的阶段性的成功,为我们接下来的总结分析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我们这次调研工作的重要一环。
* @/ O w% e3 |' H- i5 G: V7 W, `* H 7月14日,团队成员基于调研所得数据结合当地实际了解的信息以及切身体会开展了总结会,对前两日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调研工作,杨浩队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实地的调研工作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对接下来的工作进行的合理的分布安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上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2 x$ n/ E5 m$ e9 V. q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大量有关阳江市沿海地区的海水相关信息和数据,更加深入了解了渔民的养殖模式,清楚的明白了以该模式为主体的经济架构。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得出有效高效的养殖方案,将合理的为当地的养殖渔业提供针对性的养殖优化解决方案,使当地的渔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4 ]$ ]7 Q3 _% I/ g, j; D
& p8 g4 C" C$ ]0 \* U 在岸东村放置水下机器人仪器
$ ]; {1 k- p, {$ P
8 i! q( O l' l9 V
. J9 i& C$ G }# e 在岸东村实验无人船仪器 9 U4 V* F. V" v a6 r) f8 S" _3 G- S
! [( a2 w/ c/ g) o, K5 V3 T; _
& Z! U2 \5 c' X e, G( ]8 ^5 t 在海陵岛收集数据后的合影 9 n4 {$ Y7 `3 D+ d+ q/ _3 H) n$ @
3 L. y$ {/ I1 L! B+ ]/ K7 o5 @' T
# \* X1 L. q; Q x# X0 J 在岸东村和叶发权先生和程文明书记合影留念 6 r" \0 T4 |/ e @ e
* j2 j3 p3 T/ S2 d2 g6 m( [' W
* U! K' r. U: D) t, f! n6 A9 L
在岗列街道办事处与叶先生开展座谈会
; i' z( i2 ?7 y! \2 d 0 |: O; x1 e4 y8 d
8 r0 J0 @3 d( Z; Q& D/ n4 j$ Y% s, A4 k }$ B. k D- q
! u, O4 B0 b/ H2 C# A& l/ z4 N" \" `- S-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