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K" V# g/ }
央视网消息:
& ]% c5 J3 d% Y 通过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我国的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改善,珍稀海洋生物的种群及栖息地恢复明显,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 b* `, c3 K+ K* v0 T- G; y
总台央视记者焦健: 1 X8 l) i' {: d U' T* b. U. ~ v
现在在我旁边正在称量体重的是前不久在三亚出生的首只非澳毛皮海狮和它的妈妈。小海狮目前还没有断奶,因此一直跟海狮妈妈形影不离,小海狮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因此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不间断轮流专人看护,还要定期监测小海狮的健康情况。
+ u% o( C9 p6 g' M3 j+ g! s7 r) m7 g
2 H& _2 I0 @, i' N3 ?9 I' h1 i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只海狮宝宝为雌性,是由两只5岁半的海狮经过“自然恋爱”孕育出的第一胎宝宝。为了保障海狮妈妈和宝宝健康成长,工作人员还为它们设置了“海狮月子中心”,给海狮妈妈提供专属“月子餐”,确保海狮宝宝可以得到充足的母乳喂养。海狮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有302种野生水生动物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各项保护措施为珍稀海洋物种的种群恢复提供了条件。 9 x7 c0 q* A: t: c! g7 ] S* m
, M2 {& B$ A/ d6 K& G
海南省水生野生动物救护站负责人张佳阳: $ @6 K' \4 s1 q' S* b" h( M! r
我们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一共救助了23只海龟,大多数海龟是因为吞食了异物才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喂它们)促进排泄和消化的药物,把体内的异物排泄出来。等完全可以捕食和游动,评估海龟的身体健康以及能力恢复,再把海龟放回到大海。最近几年,我们发现救助的频率没有前两年那么高,这得益于民众环保意识的加强。 ) n8 ^$ D. k+ X- r! u
近年来,我国强化对重要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和海洋公园为主的海洋生态保护体系。 9 g0 z4 g& ]! K5 N6 I2 \
* g) s5 \- g( l3 F( u) j4 @ R% P 为了加强对海龟产卵场的保护工作,三沙市在北岛设立了首个海龟保护中心。前不久,最近一批被救助的海龟在经过北岛海龟救助保育中心的治疗康复后放归到大海中。绿海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成熟的海龟大多在人迹罕至的沙滩上产卵,但它们无论离开多远,都会回到原来的栖息地繁衍。然而,如果栖息地遭到破坏或改变时,海龟就会放弃原先的产卵沙滩,重新寻找更合适的繁殖地。 & h7 W6 L6 ?2 K3 Q6 D8 J
2 Q9 @0 U- H9 F7 |1 B% W' @% L 为了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当地创新采用科技力量助力海龟保护。通过红外相机加AI识别技术,对海龟上岸、产卵等一系列动作进行捕捉识别,不仅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人类对海龟正常活动的影响,还极大提高了巡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据最新数据统计,上岸产卵的海龟窝数从2018年74窝增加至去年的154窝,是有记录以来发现绿海龟蛋坑数量最多的一年。
, M- g! s' B+ W. y- y, |6 {
' n8 V' t& g6 e7 | 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曹可: 1 C2 s& B' q( f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也为这些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让部分海洋珍稀物种频繁现身。区域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明显提升,助力了美丽中国的建设,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 ]# T s+ [4 O: w; ^; V
( M" K/ w2 t# Z! [, q: ~
! o; }0 I" A8 P; V
4 l; f. X; u* }+ x: o3 m; r' `* T2 n$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