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沙市永兴岛宣德路上,一座浅蓝色的小楼掩映在椰子树中,这是西沙海洋环境监测站的主楼。3 s0 l$ _! g; m- ^/ i5 g
每天定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水位以及当地气温、湿度等水文气象数据,然后发至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这是西沙站的日常主要任务。
' d: m0 Y9 x1 n3 x- n2 y4 B) m 蓝天、碧海、珊瑚……永兴岛拥有迷人的风光,观测人员却长期处在高温、高盐、高湿的环境中。尤其前些年,岛上缺淡水、缺蔬菜,交通极为不便,物资难以补给,仿佛与世隔绝。5 t6 p9 I J, h
乌场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陈敏回忆,1982年,21岁的他第一次登上永兴岛,前往西沙站值班。“刚上岛的时候,经常想家想的哭。”后来,他学会了做饭、种菜,心也慢慢安定下来,在岛上值守了3年。
& f/ o3 D' b3 q) V1 Z: w7 [ 浩瀚南海,风起浪涌,西沙站已走过60个年头,一代代观海人在这里默默坚守,传递着责任,诠释着担当。1 D2 ~+ ?: N+ {( q) v4 e
几十年来,海口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几乎所有的观测员都在西沙站值过班,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虽然清苦、寂寞,但他们都说,那是难忘、珍贵的记忆。
! e1 q) Q/ M* F( `0 M& A 曾经,西沙站的住房、设备十分简陋,在很长一段岁月里,站上的日常观测、记录全靠人工,观测员的工作既辛苦又危险。
2 z! L( R n* ^$ [1 a 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西沙站经过了多次升级改造,建成了集办公、生活于一体的大楼以及实验楼,海洋观测也实现了自动化。
]# v1 M, ^. C6 q( J 2012年,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成立。西沙站的人员、设备得到补充,工作任务增加,除了常规的水文气象观测,还承担起永兴岛海-气二氧化碳通量监测、西沙重点海洋站高频监测、海啸预警观测等工作。' |4 V% G$ M% O2 t! ~1 ?( ^
1991年出生的王浩展2017年考入三沙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两年间已多次到西沙站值班。现在,他是西沙站的负责人,分管观测业务和后勤补给。
* t! K) h* G% N2 Z: I J 王浩展的家乡是河南,在内陆长大的他,对大海充满向往,大学毕业后,他选择投身海洋事业。“踏上永兴岛,来到祖国最南端的城市,自豪感油然而生。”王浩展说。
n+ x6 W! Y( w+ L5 d 每天早上7点,王浩展和同事就到值班室核准各项监测数据,定时检查气象观测场和验潮室里的各种仪器。“每天4次观测海况,3次观测海面能见度……”王浩展说,西沙站不大,工作却不少,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还要加密观测。
* J- B) D$ N9 U, X7 S 西沙站实行轮换值班制度,每次由2至4人值班。这次与王浩展一起值班的李凯贤来自汕尾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这是她第一次到西沙站值班,已经上岛3个多月了。“看到三沙建设得越来越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觉得非常骄傲。”李凯贤说。
+ W5 P+ g. o2 ] 西沙站是我国南海地区的重要海洋环境监测站,也是全球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点之一。长期以来,西沙站的观测数据对研究太平洋海平面的变化规律和地壳变迁、热带海洋水文气象及南海台风、地理环境变化、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价值。1 P& V5 j5 Z, ^8 n+ i3 I
<hr/>来源:中国海洋报 作者:记者 赵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