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广东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系列介绍之(五):海洋观测卫星 - 海洋观察卫星技术

[复制链接]
) G) u7 {8 a- t" V: v. I& J

上期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了国内主要陆地观测卫星,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下海洋观测卫星的构成和作用吧! ! g$ [8 D& a& u% C4 g

“剑指苍穹,九天瞰海”,2002年5月15日,海洋一号A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开启了我国海洋观测卫星发展的新纪元。

3 }* f% Y* l$ o9 J h6 [% |

根据《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海洋观测卫星由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构成,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射8颗民用海洋卫星。

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家族成员:海洋一号A/B/C/D共四颗卫星,遥感载荷为可见光、红外遥感探测器。☞2020年6月11日2时31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将海洋一号D卫星顺利送入太空,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形成上、下午双星组网,开展大幅宽、高精度、高频次观测,填补我国海洋水色卫星无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开启我国海洋业务卫星组网观测的新征程。应用领域:应用于海洋水色、水温环境要素探测,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港湾的建设和治理、海洋污染监测和防治、海岸带资源调查和开发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服务。☞ 海洋一号C/D卫星增加船舶监测系统,获取船舶位置和属性信息。观测目标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家族成员:海洋二号A/B共两颗卫星,遥感载荷为微波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微波辐射计。应用领域:为灾害性海况预警预报提供实测数据,为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国防建设等提供支持服务。观测目标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家族成员: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也是我国海洋卫星系列中的第一颗海洋监视监测卫星。应用领域:可应用于海域环境监测、海洋目标监视、海域使用管理、海洋权益维护和防灾减灾等,并实现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海洋和陆地信息监测。发射计划:计划发射2颗星,发射后与高分三号卫星形成三星组网运行。观测目标中法海洋卫星☞ 中法海洋卫星(CFOSAT)是由中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海洋卫星。应用领域:获取全球海面波浪谱、海面风场、南北极海冰信息,进一步加强对海洋动力环境变化规律的科学认知;提高对巨浪、海洋热带风暴、风暴潮等灾害性海况预报的精度与时效;同时获取极地冰盖相关数据,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展望随着海洋一号、海洋二号、海洋三号系列卫星的组网运行,我国将由此进入可见光、红外、微波多手段业务化综合监测海洋的新时代,为海洋监测管理提供可靠支撑,同时也为自然资源调查、应急救灾、生态环境等领域提供更多服务。 " v# v% s" O6 P7 S6 t

-THE END-

1 Z c0 Z& f' u& D2 W" B# g- ?& |) T

; V9 E2 | B% q

通讯员|  孔爱红 魏子妤

4 v+ ^+ \' m. L3 H

编  辑 |  武佳

0 X, p8 b; T% Y6 t, Y% b: X/ g % D! U7 u* g: _6 ]8 C

校  核 |  耿欣

1 p% @" v1 e# v Q' q6 {6 _

技术中心宣传工作小组  宣

* |/ |- y3 F+ e9 G( P: X0 w , I- E1 g( W# Y- T * R. t$ x) s, u! @, x. `: R1 A) D& b x8 O" Q4 ^ 4 b+ ?- e) W5 m8 `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春风里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