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6 U! j: t5 U {6 i: E4 s; Y' z
9天内发生3次编号洪水,小浪底水库水位屡创新高,下游部分河段洪水频频超警,今年的黄河秋汛非同一般。目前,黄河大流量过程仍在持续,防御形势依然严峻,罕见秋汛洪水的最后一程将如何防? 4 G% Q+ S( R+ v& i7 _# p( Z) b
高水位的小浪底水库正在泄洪。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 X1 |0 k$ q& H* w
黄河防秋汛处于关键阶段
7 r& a, \' [) B3 w9 l 与黄河打了35年交道的袁东良没有想到,今年秋汛如此“凶猛”:从9月27日到10月5日,9天之内黄河发生了3次编号洪水,导致骨干水库水位不断被推高,下游河段面临长时间、高水位、大流量行洪考验。 # F" s3 h% f3 N# S# V2 D; A; f- I e1 h1 P
袁东良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副局长。他说,这次秋汛洪水场次之多、过程之长、量级之大罕见。潼关水文站发生了1979年以来最大洪水,花园口水文站发生了1996年以来最大洪水。黄河支流渭河、伊洛河、沁河、汾河都发生了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最大洪水。
, G; Z! l3 R6 w; H# w “3次编号洪水发生之后,小浪底水库出现了建库以来最高水位273.5米。”黄委防御局副局长张希玉说,黄河中下游干支流河道大流量行洪时间长,目前大流量洪水还在持续。黄河干流下游孙口以下河段及支流汾河河津段的秋汛洪水仍然超警。
3 ?% s. U3 h9 f; d 受大流量洪水连续冲击,黄河下游一些堤防和河势控导工程出险概率将会增加。与此同时,小浪底等骨干水库高水位运行,工程安全同样面临考验。
" Q: l3 L1 K3 L “目前,防秋汛仍处于关键阶段,防御形势依然严峻。”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
! a7 v8 F0 c. B) u* K" [ 小浪底水文站工作人员使用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量洪水流量。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5 g; _% K, o% h3 C/ ?
测与报:做好水文“侦察兵”,提供汛情“晴雨表”
9 J% | O# ~: \$ M% @& z 作为黄河上的水文“侦察兵”,水文站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的水文测报,对防御秋汛洪水至关重要。 ! W* F% V3 W, k9 `
“从9月27日开始,潼关水文站全体工作人员昼夜轮转,加密测报频次,每1小时向各级防汛部门滚动发送最新水情数据。10月5日23时出现5090立方米每秒的黄河2021年第3号洪水。”黄委潼关水文站站长张同强说。 ; ~( n5 O N# l5 P
潼关水文站及黄河水情部门及时发布的预警预报信息和实测数据,为黄河防汛决策部署和水库调度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撑,是这次秋汛洪水防御体现水文作用的一个缩影。 " L# a8 l H4 C# \. ^+ y: Y
要跑在暴雨洪水前面,必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摸清洪水演进规律,及时复盘洪水过程,使预测预报更为精准。
# P/ ]4 z! J8 `- R- S ? 目前,黄河下游河段大流量洪水仍在持续。水文站及支援测洪人员仍需加密测报频次,精准做好洪水过程控制,助力下游水库科学联合调度,为防汛科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数据支撑。 8 i! J/ X: m: f7 [6 |) |( k7 y9 h
小浪底水库泄洪。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 R0 S: j' B2 u' `" z+ ~* } 调与泄:算好“洪水账”,精确调度泄洪量 * K* u( X: I) z# J" y( }
防御秋汛洪水,水库削峰滞洪作用突出。黄河干流的小浪底水库,右岸支流伊洛河的陆浑水库、故县水库,左岸支流沁河的河口村水库,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一环。 " o0 o- y8 e/ E/ w* `
记者10月10日在黄河中下游关键性控制工程——小浪底水库看到,水库正通过三条排沙洞和一条明流洞泄洪,往年这时则一般不存在泄洪情况。10月9日20时,小浪底水库达到建库以来最高水位273.5米。 ; ]6 ~4 S6 K( O6 E+ A
既要最大限度地泄洪,又要考虑下游洪水不漫滩,水库实施精准调度,对保证下游防洪安全至关重要。
. h/ J9 D* y& R/ t! L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水量调度处值班员安静泊告诉记者,为保证防洪目标实现,这次调度实施历史上“精度最高的实时调度”,即按照下游花园口水文站流量4800立方米每秒控制,以50立方米每秒、调度精度高于百分之一的量级对小浪底水库实施精准调度。 , D+ ^: W# s0 e# ~0 K
“黄河下游河道艾山水文站上下的卡口河段,目前的平滩流量约在4700立方米每秒,这要求高水位运行的小浪底水库既大力泄洪,同时下泄流量又不能太大。”张希玉说,本次洪水调度在确保小浪底水库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下游洪水不漫滩,保护滩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1 o9 ? O F, u# M
目前,小浪底水库水位有所回落,压力有所减轻。但是,下游孙口以下河段洪水仍然超警,大流量过程仍在持续,科学调度骨干水库,做好干支流水库联合调度,算好“洪水账”,依然是此次秋汛防御安全收尾的关键。
- f5 [7 N2 W: `5 j 夜晚的黄河马渡险工段。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 `0 s* ?% [7 P+ L7 n4 q: A3 g
巡与守:巡查薄弱环节,守住安全底线 8 U& |$ d8 P5 F4 q' I i5 A; |
夜晚的黄河马渡险工段,黄委惠金河务局技术人员许光楠和3名协防队员身穿橘红色救生服,手持电筒巡查值守。
4 O8 r0 p9 S* K 许光楠说,2013年上班以来没见过今年这样的秋汛。他现在6小时轮一次班,每1小时巡查一次责任河段,他和同事日夜进行拉网式巡查。他从9月26日开始就没有回家,吃住在大堤上的临时帐篷里,巡坝查险,发现隐患和险情及时上报和抢险。
}$ L. P6 o) c& R' @ 许光楠是众多日夜巡查在黄河大堤上的防汛人员之一。张希玉表示,黄委正持续加强黄河下游防守,夯实逐河段、逐坝责任制,在坝头设置值守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对大堤临水段等防守重点重兵防守。 8 Y8 X5 M/ N6 W& c
巡查队员在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马渡险工段巡查。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 x3 w) E% H1 U% h ]* ] 据黄委统计,目前,有3.2万人奋战在防洪一线。随着天气转凉、气温降低,防汛抗洪人员长期奋战在一线,容易疲劳厌战。同时,受大流量河水连续冲击,堤防及河势控导工程出险概率增加;长时间高水位运行,水工程安全面临挑战。
1 f3 X- O/ _# ]0 i6 s" r. Y 对此,李国英强调,各相关人员要克服疲劳厌战思想和麻痹侥幸心理,发扬连续作战作风,不松懈、不轻视、不大意,坚决打赢防秋汛这场硬仗。(记者刘诗平、李鹏) % b. h& N0 C7 x# q' R9 `
8 t: \+ ~- Y* y
9 f. ?; T1 g. F
9 ~# z9 Y! W d# o- a1 e5 S: n' m- d$ ~$ I' O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