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4 l6 t2 C% p/ v7 n- [) M  : Y3 Z; |: A) Y) A* d
编者按:水文站是长江水文工作的重要基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以下简称长江委水文局)所属水文站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积淀。为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测站文化,讲好长江水文故事,长江水文网分期推出长江委国家重要水文站“站史站志”。 ; N% J. Z4 m5 {. o! t* Y
今天,推出“站史站志”第65期,让我们一起走近黄家港水文站。 " E1 s( F$ i% ^/ m8 g
长江水文网
2 h( }/ s: [* h* x% H 出品
. P, ^; ^: ~/ H9 S0 C9 @ 基本情况
2 x6 `1 K2 E5 O0 |2 C 黄家港水文站设立于1953年8月,是国家基本水文站、中央报汛站、全国水资源监测生态流量监测站、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基本站点,也是汉江干流基本控制站、丹江口水库重要出库控制站,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汉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下简称“汉江局”)丹江口分局。主要观测项目有水位、水温、流量、含沙量、降水量、蒸发量、水质监测等。 1 h: @9 `* g/ f3 g& i
▲ 黄家港水文站站房(2020年4月摄)
5 M) F4 W t; s5 O D ▲ 黄家港水文站水位自记台(2021年10月摄)
. d0 c6 D: I3 w6 T 历史沿革
! A* l2 u! o( [2 Q" i3 U; }4 t 1936年7月,前江汉工程局在湖北省光化县设立老河口水文站。1938年8月至1950年6月中断。 2 g& B+ P' n% V! r' Y4 F
1950年7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恢复为老河口水位站。 ' Q3 V! ~2 B$ \+ R; y4 I
1951年6月改为老河口水文站,并将流量断面上迁至17千米处的沈家湾,本站水位仍继续观测。
. O3 w5 L2 Z1 ?5 e, _$ l 1953年1月,老河口水文站更名为沈家湾水文站。同年8月,襄阳分站在沈家湾上游5千米处的珍珠村设立黄家港断面,正式成立黄家港水文站,与沈家湾水文站进行比测,直至1954年底,比测成果表明黄家港水文站优于沈家湾水文站。1955年1月,撤销沈家湾水文站。 9 P+ L* h, t5 f9 @5 u
1965年1月,上迁约900米至左岸的陈家港,站名沿用黄家港水文站,水文资料系列站名变更为黄家港(二)站。
# p/ h3 R5 b+ y. E# V%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李同章、刘咨周、黄杰、赵新林、焦连喜、韩念民、李凯等同志,先后担任站长。 ) z2 J& o2 a8 m: X5 O2 I3 U
▲ 黄家港站雨量蒸发观测场(上世纪90年代摄)
- Y: w5 q/ F( n0 t, p& b 地理环境
" J9 B2 c/ Z( f) ~$ G 黄家港水文站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新港樊丹路218号。本站测验河段较顺直,长度约3千米,断面呈“U”形,左岸为水泥护坡,右岸为土坡,主泓偏右。河床为卵石及砂质组成,断面冲淤变化不大。测验断面上游约6.3千米有丹江口水利枢纽,下游23.7千米有王甫洲水利枢纽,本站处于该枢纽的回水末端。
8 o3 R3 e- T; _9 I ▲ 黄家港水文站站房(2005年3月摄)
; F1 v0 x. Z; e6 |# N 技术发展 ' k0 ?+ u' t7 C' q; V
建站初期流量测验采用木船抛锚定位,1954年1月9日,黄家港水文站完成第一次流量测验。1961年,吊船水文缆道建成,流量测验采用吊船缆道施测。1983年,配置柴油动力机动测船开展流量和输沙率测验。1998年配备计算机,测流取沙结束手工记载数据。1972年,安装浮子式自记水位计,实现水位自记。2002年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2005年至2007年开展走航式声学多普勒流速仪(ADCP)与转子式流速仪比测。2008年5月,流量测验采用走航式ADCP施测。2022年,水文要素在线监测重点研发项目全面推进,水平式和垂直式(H+V)ADCP一体化测流系统、TES-91泥沙在线监测等设备在该站投入应用。
: b& v& {! k9 Y& `6 Y5 o ▲ 含沙量在线监测(2022年7月摄) : e0 s7 y4 i! S1 B* Q" k) c1 K+ f
难忘岁月
2 T' [* h7 g. a# \. Y, J6 M# { 黄家港站设立至今经历了天然河流(不受水利工程影响)、上游水利工程影响、上下游水利工程影响三个过程。天然河流(1953-1964年)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主要受洪水涨落影响。1965-1974年受丹江口水库发电、泄洪冲刷,河道变化较大。1975年后清水下泄冲刷稳定,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单一关系。1995年下游王甫洲水利枢纽开工建设,1998年截流,2002年工程建成,上游来水受丹江口水库下泄控制,下游受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尾水顶托影响,水位~流量关系复杂,转变为受上下游水利工程影响的水文站。 u' k A3 c( w; s4 a# {
几代黄家港水文人经年累月、日复一日的坚守,收集了1953年以来长系列水位、水温、降水、泥沙、流量、蒸发量等水文资料,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确定可调水量这一关键数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h" q; e7 x5 j/ Y& X: R0 X ▲ 黄家港水文站流量测验(2021年8月 摄)
; \6 J! ^2 y5 ]* ] 荣誉表彰 5 u/ v1 U1 N! m
获得2010—2012年度汉江局考核优秀单位。汉江局2010年度水文资料成果质量第二名。
+ p, ?" j! k; D) i0 ?; Q 黄家港水文站职工李凯2008年获湖北省行业技术能手,2016年获水利行业第二批首席技师并建立工作室,2018年获第十届全国水利技术能手,2020年获水利行业第三批首席技师,2021年获第十五届全国技术能手,2022年获“荆楚工匠”荣誉称号。2024年,李凯入选2023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 ?/ g: t; N8 N4 L" T4 | 来源:长江水文网 来源:长江委水文汉江局作者:杨华欣、徐利永编辑:李捷、钟兮
7 ]2 j" N7 X5 O0 q1 w 责编:周明
% d& c4 E4 v& G! S- q
8 ^2 E% N: X' k! k6 T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S6 x: M, r* W6 K ]7 ?. U' j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7 c8 v8 a* {3 {* D: x7 b% c
8 ?9 [+ K# c. t# a2 B& x z3 f
5 n# t6 L$ q8 W( K( v9 I
' Y5 ?# p: _/ U. X
9 Z9 q2 A. c3 {) n8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