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张謇”号8月26日电(记者张建松)连日来,在南太平洋的新不列颠海沟,“张謇”号上的“彩虹鱼”项目团队战风斗浪、艰苦作业。为探寻海面下6000米深渊世界的一些“蛛丝马迹”,大家夜以继日,全力采集科研样品和数据。+ q! U) d! U, g
在一个又一个海洋作业站位,为了采集深渊海水样品、捞一些海底的“泥巴”,一吨多重的CTD采水器、重力柱状采样器、箱式采泥器等科考设备被钢缆悬挂在船侧和船尾的巨大吊架上,一次又一次被绞车放入深海。在“张謇”号实验室,刘如龙等科研人员紧张处理着样品。
; V# w5 J7 G# Y为了获得深渊里的宏生物科研样品,“张謇”号上的海洋生物学家许强华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但即使是用深海海底原位观测器已经在海底看到了“深海居民”,并派遣“彩虹鱼”万米级着陆器“潜伏”在海底诱捕,科学家也还是一无所获。1 t! C. l) R. h& K) F
正是由于科研样品极难获取,海面下6000米以下的深渊带迄今仍然是地球上最不为人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如此神秘、如此与众不同,以至于现代海洋科学专门为“深渊”设立了一个专业术语“Hadal”,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冥界之王哈迪斯。
8 j( c/ ]# q* Z8 F/ W9 V7 w' R传说中的这位冥界之王是黑暗无边的世界统治者,外貌伟岸、行事冷酷、理智傲慢,身上总有一股驱之不去的死亡气息。冥界之门,由一只三头狗看守,不让死去的人出来,也不让活着的人进去。现代海洋科学家用冥界之王哈迪斯来命名“深渊”,因为那里正是“海洋板块走向死亡的墓地”。, `7 d0 h+ L% H2 ?$ B! z5 M. ]9 V
板块学说认为:在洋中脊产生的新洋壳,通过地幔热对流“传送带”被运往大陆边缘,使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产生碰撞。海洋板块岩石密度大、位置低,俯冲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进入地幔后逐渐消亡。发生碰撞的地方,通常会形成深渊海沟。
$ n3 N3 ?$ R9 X8 Z) c, B深渊带是地球表面最深的“负地形”构造。巨大的“静水压力”,仿佛是冥界之王哈迪斯布设的“深渊结界”,使外界生物难以抵达,深渊生物也难以离开;甚至不同深渊带的生物,互相之间也难以“串门”。每一个深渊带,都好像一个黑暗无边、自成一体的世界。+ q! ]0 q2 W$ m8 Q1 P
据统计,地球上共有46个深渊带,平均深度达8216米。其中,33个是海沟,13个是海槽。33个海沟中,有26个位于太平洋。目前“张謇”号所在的新不列颠海沟也是太平洋众多的海沟之一。海沟大致呈东西向延伸,总长度750公里,平均宽度40公里,深8000多米。新不列颠海沟夹杂在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和众多的小板块之间,是地球构造环境最复杂的一个区域,且距离人类居住的岛屿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l7 b' ^/ Q7 e/ Q; C
俯瞰地球,尽管深渊带的面积仅占全球海底面积的0.2%,但那里是“洋陆斗争”最重要的前沿阵地,是科学家研究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深部生物圈等相互作用,分析海洋和深部生物圈进行物质、水和微生物交换,探寻生态系统对极端环境响应等重大科学问题的最佳天然“实验室”。% }2 A+ h$ }+ Y7 D" G; @
作为国际海洋科学的前沿,深渊科学正逐渐形成深渊地质学、深渊水文学、深渊化学、深渊生物学、深渊微生物学和深渊生态学等各个分支科学。探秘深渊,尽管极为艰难,但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深渊科学研究正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已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深渊世界。2 W# X% x4 E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