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格陵兰岛海域发现38种怪异外来深海物种(组图)

[复制链接]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由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学家彼德-穆勒所领导的一项科考研究最近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发现了38种怪异的外来深海物种。这些物种都是首次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发现。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全球气候变暖和深海捕鱼的结果。
+ ~8 H0 j, m2 i) G5 |( j% \1. 长头梦想家0 S' B; T# ?/ e5 }

) n- t; U& N. V*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j1 @4 F0 _7 J! k* Q  |( p
长头梦想家(图片提供:Julius Nielsen, Greenland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 M0 C1 ~$ W4 p: {; c% H% J, o8 Z& `
0 e2 S0 r4 a9 m. E

4 G% q& h5 ?5 ~# N) _4 h本图中这条被称为“长头梦想家”的琵琶鱼是直到最近才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发现的奇怪物种,它看起来就好像是来自科幻电影中的外星动物,长相相当恐怖。事实上,这种鱼并不像它看起来那样恐怖,它其实只有17厘米长。
" K3 X# B, \( [) S5 V据位于哥本哈根的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生物学家彼德-穆勒介绍,这种鱼是此次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首次发现的38个外来物种之一。在这38种格陵兰新物种中,有10种在科学上也是首次发现。所有38个新物种都是在自1992年开始的一项科考研究中发现的。
- y9 m$ Z1 A6 U7 y  n"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也在不断上升,因此格陵兰岛海域也吸引了许多了新奇的鱼类。穆勒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将最新研究成果于2月份发表于《动物分类学》杂志上。研究论文认为,不断增加的深海捕鱼也是造成格陵兰岛海域出现新鲜鱼类面孔的原因之一。5 l3 Z5 m( ~+ W+ u/ Z
2. 猫鲨0 u  y4 p. l" M9 z2 O7 f7 q

- v) }, ]. _1 b+ h- }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X# C1 t+ H* _2 l3 Z" x; U' ?7 c
猫鲨(图片提供:Greenland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6 R+ V" a) C" t" m3 U( p

8 j1 y7 b- R# {* {( y
+ [2 `* t' X8 \1 u6 `
此次科考研究最近还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首次发现了数种鲨鱼物种,如冰岛猫鲨物种。本图中的这条鱼也属于冰岛猫鲨的一种。这种小型鲨鱼在其他海域大约800至1410米的深度也曾被捕获过,它们以其他小型鱼类、海洋蠕虫以及甲壳类动物为食,如龙虾和螃蟹等。
$ r' F+ h7 F$ E  R1 [; I+ N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深海物种,比如这种猫鲨,之所以能够于近期在格陵兰岛附近被发现,主要是归功于深海捕鱼。在此次所发现的38个格陵兰岛新物种中,有5种生活在相对较浅的海洋环境中。科学家认为,它们也是被不断变暖的海水吸引到新的栖息环境的。
/ h8 }& s$ i4 S; S7 D3. 雌性大西洋足球鱼
: Q) N# Y4 `1 `4 j( b9 o
( Z  i+ B# Y) r8 }; B; u1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h! {! B: a8 L9 P
雌性大西洋足球鱼(图片提供eter Rask Mølle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0 p, _# C5 y3 A- P

" T; N3 A/ E/ w& v

' U' z$ L6 o9 N( c8 B, J4 M自1992年起,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的深海捕鱼经常能够拖上来一些怪异的鱼类,如本图中的大西洋足球鱼,这是琵琶鱼的一种,它们通过摆动头部的肉质“诱饵”来捕食。这种深海琵琶鱼有一个奇怪的特性。体形较小的雄性紧紧粘附于体形较大的雌性身上,好像寄生虫一样。雄性其实就是精液捐献者,它们依靠雌性提供营养,直到雌性的卵子受精。
, g" g/ z( a8 s4 J, m0 X3 [( ?4. 葡萄牙角鲨鱼
' s( A0 c# ?) V, G* {) r

0 Q8 T! T6 t; h; c0 C0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A" ~- R8 z" m8 h( F+ |( [; `
葡萄牙角鲨鱼(图片提供:Henrik Car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8 _: S7 z) w& a. B9 C) T

6 G: E; U7 R0 a& m5 N
  J9 Q; F( e. Y3 S+ J
图中这条葡萄牙角鲨鱼是自2007年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中发现的四条此类物种标本之一。这种深海物种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介绍说,此前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从未发现过这个物种。在研究论文中,葡萄牙角鲨鱼被列为最意外的重要发现之一。葡萄牙角鲨鱼通常生活于西大西洋较南部海域。商业捕鱼也只是偶尔能够捕获到这种葡萄牙角鲨鱼,捕获它们后主要是利用它们的肝油来生产化妆品。! z, ]. \0 F! ?# q  z* @3 m0 ]
5. 鼠尾鱼- _/ c; x8 c9 X7 O$ H
" r6 z! I& R2 ^6 C$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M  h$ n6 J5 h7 v
鼠尾鱼(图片提供:Peter Rask Mølle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 r# U& b9 x2 K# l  N3 L: ~
8 P5 C: G3 A  ^  f8 F
7 b! o  t8 s" D4 U. F) m
图中这条鼠尾鱼于1998年首次发现于格陵兰岛附近海域,它看起来表现出目瞪口呆的表情。在此次科考研究中所报告的格陵兰海域新的深海物种中,大多数都是没有商业价值的。但是,研究小组负责人穆勒认为,一些浅水物种和温水物种的流入,已经推动了当地渔业经济。对于格陵兰岛来说,海水变暖并不完全是坏事。
' T7 |3 Q; @8 Z* I+ N$ I6. 双饵琵琶鱼( u( b1 `- d" k9 g% _  w+ K( ^

1 w% u* u  I6 S7 Y-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d4 T" z+ l1 D: L. y! {/ p( A  |
双饵琵琶鱼(图片提供:Henrik Carl and Peter Rask Mølle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 U& s1 q- Z' a$ ]/ M; H* j
& T  ?$ i: P4 z, G! T" `
" P8 j6 J7 i3 p. Q0 f/ _. t
此次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首次发现的琵琶鱼物种中,还包括了图中的这种双饵琵琶鱼。2009年,这只双饵琵琶鱼捕获于1428米深的深海中。典型的琵琶鱼通常有一条长长的突出物,它们可以通过摆动这种突出种来诱捕其他鱼类。当猎物足够靠近时,琵琶鱼可以将它们一口吞下。研究小组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渔民在1500米深的海下取得很大成果。但是,对于格陵兰的深海,至今未有全面的研究。”7 T$ U5 ~7 w. u
7. 安康鱼
! j/ e# h; B* `. L: J

) R6 ]2 O; c$ n,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6 l' @- ~: h$ |2 H( ^: a0 O6 M
安康鱼(图片提供:Henrik Car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 ?/ W  F# M+ k( d( A

9 \4 \3 ?% V) i1 Y1 `$ C
5 a6 X" |3 @! U9 I8 @
看到图中这条鱼,你或许一点食欲都没有。但是,它却被海鲜爱好者称为“安康鱼”。据穆勒的研究称,这个新来的物种却被证明是味道非常鲜美的。尽管安康鱼在格陵兰岛海域非常罕见,但是它们很明显已经开始适应了当地的海水温度。穆勒介绍说,安康鱼非常昂贵、非常受欢迎,因此相对其他新发现的鱼类物种来说,安康鱼将是拥有更大潜在商业价值的物种。
8 e0 P8 P$ F+ L8. 叉齿鱼(Chiasmodon harteli)2 T0 R! R) G7 Y, h7 R: r
& z: w" d2 e  C* f, L$ D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R5 [1 \* l: N& v3 |0 m
叉齿鱼(Chiasmodon harteli)(图片提供:Henrik Carl,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 X1 Z* D$ e( n5 B9 D- o; p
* X' R+ h; a4 o  S! r" x7 i7 S( p9 s
, M# x- f( y6 y& ?3 Q3 a/ |; Z
Chiasmodon harteli是叉齿鱼的一种。这种鱼能够吞下比它们自身大得多的猎物。它也是此次在格陵兰岛附近海域首次发现的外来物种之一。Chiasmodon harteli是一种深海鱼类。研究团队认为,“在叉齿鱼所生活的深海环境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合理的假想,那就是今天所捕获的任何未知的鱼类物种事实上也是该区域的新物种。”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