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F, @% b6 U. l* n. S+ f

. {! {! ~$ i& s8 |
王胜利,男,山东肥城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4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导师余学祥教授);201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_4 H* K$ u# U8 l7 H
(1)导航定位算法:无线电导航(以北斗导航、UWB、伪卫星定位为主)、惯性导航、声学导航(USBL,LBL),以及以上几种导航模式的组合导航;
! u1 T3 E) G5 C7 G% k% l& w (2)海洋无人系统:极地无人船、浮标、ROV、AUV等;
+ T! ]9 W/ S$ j$ E3 W4 k/ d (3)智能作业系统:工程机械智能施工系统、海油智能运维系统等。 主要科研、教学、获奖情况长期从事于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水下声学导航、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算法,以及基于导航定位的智能工程机械及海工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主要包括:研发了水下声学USBL/DVL/INS、LBL/DVL/INS组合导航算法、深海水上水下协同导航算法;研发了低成本高可靠性车载组合导航模块已成功产业化;研发了北斗/MEMS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农机等应用场景姿态测量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挖掘机、旋挖钻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辅助/智能施工;研发了北斗/光纤惯导高精度高可靠性船载姿态测量系统;形成陆地、海洋全场景高中低档全系列姿态测量系统;研发了海洋勘测/探测无人船已在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中执行完任务,并参与了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多年来,王胜利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参与国家十二五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2 A6 T8 f: f/ ` C5 p
 教育方面在本科生创新方面,他成立北斗星光创客空间社团,为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培养了一大批导航领域的优秀青年。目前,该社团的多名毕业生在业内顶级的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等科研单位开展创新研究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他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并得到广泛认可,已毕业的同学中不乏被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还有的学生在高校教书育人、科研院所做研发、知名企业做工程师……以下内容来源于微信公号“山东科技大学”,原文标题为:《再出发!他让科大成为国内高校第一例!》
4 P; c) v% z+ `; m/ {9 z" @& C; ^ 作为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筹备组成员 : M5 x( h$ ~/ S4 @; {
他全程参与了山科大海洋学院的筹建工作 1 B8 _- P8 P+ B+ R- I
作为海洋技术系第一任系主任 / a8 V) H4 l! V6 a8 u
和第一任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
, {% P1 `9 b6 o/ r* [4 O! H 他组建了海洋技术系
/ @4 U) S% Y) v; Z# V 作为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 R: K9 l) w9 `
他负责建立起1个学硕
c2 b# O7 M; a% P8 _. y 和3个专硕研究方向的学科格局 % h3 ^ f' y' I) `1 b4 t, e4 b4 m1 d
 0 y/ Q/ \* E4 c5 v2 F \* {
他是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胜利
& q. Q- D+ A0 z' O! U 一位热爱教育事业、执着科研工作 ) d& _' i, ~) \3 E) \6 K
心存家国情怀的老师
$ }/ F) Y8 l+ z$ i$ s* p8 X( T& _ 今年,王胜利获评
6 S; {" A6 U1 G! [ Q J( e “山东科技大学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u6 r/ r& K) S: i6 |2 T2 y 注重育人成效
6 A/ H9 [) n6 z4 K3 d 铺就学生“专属”成长之路
: L L+ L# k9 a0 U3 |+ T7 k% X# `* D: v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 B: w0 \- R6 r3 R/ F0 ~
王胜利坚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学生的表率
( ]2 U# v; \% h6 z# D 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 b2 ~& h6 Y: u& ]6 P& H! W: a  从教16年来,王胜利始终坚信“教书是个良心活” “师垂典则,范示群伦”,坚持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育人为本、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善于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管理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他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又尊重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深受学生尊敬和爱戴。0 J9 Y1 \9 p! J/ {. ]
 1 O$ l a0 N, ?5 O/ x; o
在教书育人方面,王胜利努力做学生学业上的引导者和理想信念的引路人。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40余人。
& w0 U: W- A/ A# t2 c7 k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他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并得到广泛认可,已毕业的同学中不乏被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为博士研究生,还有的学生在高校教书育人、科研院所做研发、知名企业做工程师……
( I) Q: b& o& d7 R% y9 b 在本科生创新方面,王胜利成立北斗星光创客空间社团,为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培养了一大批导航领域的优秀青年。目前,该社团的多名毕业生在业内顶级的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上海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等科研单位开展创新研究工作。 ( e6 R2 l' ~' z0 S" G3 O8 w" D

* m. H4 n7 {8 j3 L& A- i) \' o8 L- | 针对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王胜利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归入不同的小组进行学习,每周一次的例会,不仅是督促,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项目,以项目研究来检视不足,让学生通过“实战”促进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 T) W# a% g& f2 b; s7 R$ \
王胜利坚持与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促膝长谈”,他会根据每位学生的优缺点给予继续深造或推荐就业的建议,学生纷纷反馈这些专属建议让自己的成长之路受益匪浅。
% f8 C5 h, h" ?0 A9 o" r# ]- I 锤炼教学能力 2 M; }* }, m5 ?( j. o; T( c
探索新的教研相长模式 近年来,王胜利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将多媒体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育模式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 V1 {& q) ?% A( v

) p' v7 _0 U, w. t, f" J 作为学院教学团队核心人员,王胜利全程参与了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海洋监测与调查方向)、海洋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申报工作;参与了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优化调整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工作。以学科建设为中心,设计了海洋技术、海洋信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未来海洋学院三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即在专业基础和学科基础全院统一公共课程体系中,建立以教授作为责任专家、副教授为课程责任教师的教学团队,通过统一备课、教学、考试,尽快提升学院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 n+ K3 R9 @4 {' N7 o" `
 7 d# _+ D* L, P( p) r
在海洋工程研究院到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过渡的几年中,王胜利根据学院需要不断学习,为学生讲授《C语言》《GPS定位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摄影测量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基础》等课程,做到学院、专业、学生需要什么方向就学习什么方向。王胜利积极拓展知识面,面向多个专业开设《军事理论》课程,并将军事理论与课程思政、大学生创新创业、科技比赛等结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他也准备申报《导航技术与制导武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0 ]" J& _; M- z; d' ], n5 N6 H 
; l3 g: h0 E& G, B1 O& Y9 X 王胜利积极践行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他以海洋智能无人船研发为契机,将无人船研发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将无人船实物带入课堂,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竞赛队伍,为每支队伍配备了小型无人船,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1 d9 M7 {8 u; g( S5 y) k; [
向本科生开放了实验室,使其参与到无人船的研发工作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M- x2 k' u5 |# W+ p# ^. W
坚持科研创新 2 P( ~" j0 P) l8 L$ l, Y
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
. u# m( Y6 i8 T 王胜利
" s+ L6 l a4 W* _+ V1 c% ~6 e 始终坚持 7 K) l1 {# G* g D4 m p _
~! g# \4 X* u- H0 `
教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统一 $ y# ], ~# p! C q8 b Z% f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 H4 X) G) j! Q
长期从事于卫星导航、惯性导航、水下声学导航、多传感器融合导航算法,以及基于导航定位的智能工程机械及海工装备等方面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主要包括:研发了水下声学USBL/DVL/INS、LBL/DVL/INS组合导航算法、深海水上水下协同导航算法;研发了低成本高可靠性车载组合导航模块已成功产业化;研发了北斗/MEMS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农机等应用场景姿态测量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挖掘机、旋挖钻机等工程机械设备的辅助/智能施工;研发了北斗/光纤惯导高精度高可靠性船载姿态测量系统;形成陆地、海洋全场景高中低档全系列姿态测量系统;研发了海洋勘测/探测无人船已在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中执行完任务,并参与了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 6 l- M; @0 P' @, `% q! m) g
多年来,王胜利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参与国家十二五重点研发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
" C3 Z" F z' s1 v0 N: N0 d 
& C# {* r T- `/ W5 x2 I 为开拓新方向,王胜利甘坐科研“冷板凳”。2016年,王胜利开始调研工程机械辅助和智能施工领域的应用,与雷沃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基于北斗的辅助施工系统、远程施工系统等研究,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 s' A5 e9 l0 f( l
尽管当时因行业发展缘由,尚未有企业投资研发,但王胜利认为,一些国家已经拥有这项技术,为了打破国内技术空白,依然要把该项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他依托其他项目继续做智能施工系统研究,直到2022年8月该项目才真正落地,为学院开辟了智能无人系统的研究新方向。
0 _0 Y6 d7 U. v$ r2 D4 f 
* m& w& w" m3 J4 j+ }7 L 近年来,王胜利积极开创学院无人船科研方向。作为一名测绘导航领域的科研人员,2021年,王胜利以学校70周年校庆为契机,带领研究生研发校庆无人船。2022年,在海洋学院执行院长周兴华积极斡旋下,王胜利自费研发的“嵙海1号”和“嵙海2号”极地无人船,执行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任务,使山东科技大学成为国内首个自研无人船在极地执行任务的高校。 - h8 ^1 Y5 i" N; `) Y2 A
2023年10月底,经过半年多的攻关,集导航、控制、通信、载荷集成和动力推进五大自主核心技术于一身的“嵙海6号”按时搭载我国“雪龙号”考察船,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
+ {- c* w2 e) ]+ Z1 C* S 
作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高校教师王胜利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向着成为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努力奋斗把教书育人和提升自我修养结合起来他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甘愿做学生的铺路石同时,他一直深耕在科研创新的沃土播撒着创新的火种END为你推荐母校喜讯 | 我校国家级重点项目立项数取得新突破校友捐赠 | 空测学院校友向学校捐赠三维可视化平台软件总会资讯 | 校长袁亮院士在厦门看望谢志招等校友总会资讯 | 学校党委书记郭永存赴北京、南京考察调研校友企业宪法宣传周 | 安徽理工大学律师界校友!祝贺 | 谢志招校友任福建省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校友奖学金 | 土木建筑学院举行“土木年华”“矿建九一”奖学金颁奖大会校友来访 | 安徽省煤田地质局水文勘探队来地环学院调研交流4 k2 I; O! {" I) M' u# M' Q% n
信息来源 | 微信公众号“山东科技大学”
& Y' k3 E- w/ o' u2 Y, ?! s' m, B( X, v9 t* p: T/ u5 z
内容整合 | 校友办 空测学院
& h3 ]; ~2 r& S: j& B4 O8 o2 {! B 文案整理 | 王一杰 马 帅 范洪喜
( Q% q/ T5 U* A+ u 本期编辑 | 王一杰 廖雯婧 ( L: B& P) |* P
责任编辑 | 吴文飞 马 帅
3 U3 d6 i; I% y8 g8 u/ X3 s, U7 P 图文校对 | 吴文飞 王一杰 梁海龙 马 帅
! \0 R- i6 k4 C6 }+ A! g) i 发布审核 | 刘 艳 6 [/ U/ u" Z- h! p! \0 ^9 ^) i# E& K
0 f3 c$ p' [9 s, z7 I1 |
0 N+ x1 S% r. ?: N3 X- f4 v# ~2 [1 _! \0 U
* G9 |* q; Q0 ?3 h0 B( q1 o'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