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4 p- A( S H7 ]- C4 F

8 Y2 J6 c& ^" c) v+ c8 o 2024年7月23日,暨南大学吕颂辉/崔磊团队在海洋赤潮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成果以“The conversion of retinoids along the marine food chain contributes adverse impacts on the spine, liver, and intestinal health of the marine medaka (Oryzias melastigma)”为题发表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最新IF:10.8),并被选为封面文章(Supplementary Cover)。 " V" S. A8 a; {# n) W

! f( D& U. f* t5 k# d 图1本研究被选为Supplementary Cover文章 8 M5 j+ _7 j0 n. T; ^# w4 l" C& E1 R
近年来,我国近海藻华频发,海洋微藻对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团队早期对现场海域藻华事件跟踪调查,发现藻华发生时存在视黄醛的积累现象(图2),结合室内实验验证了海洋微藻积累的视黄醛类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积累传递(图3),并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 S1 j7 Q" N+ h) z9 B9 O 
9 N- f/ N' `4 r& w' ^3 j0 F, ^2 O* g 图2 珠江口海域藻华发生时现场浮游植物样品中检测到高含量的视黄醛
+ ^7 m& e0 W2 F+ Q/ ~ 
% S, I7 V# d9 u/ ?$ f) n! Q* y 图3 海洋微藻积累的视黄醛类物质可通过食物链积累传递致使海洋青鳉鱼致畸 / C# I/ ?: f; [
研究团队接着对食物链中海洋微藻光诱导积累维生素A类物质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高光诱导增加了微藻细胞中的视黄醛(RAL)含量,并通过食物链积累转移到海洋鱼类中。视黄醛在鱼体内转化为视黄酸(RA),并在各组织富集(图4),通过下调参与免疫功能和生长等关键途径的基因表达,引起脊椎、肠道和肝脏结构的病理损伤、氧化应激和免疫反应,破坏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态(图5,图6)。
0 e& r$ m: ^* g! n9 n  + g3 W! r: e( ?$ T4 X2 R9 a
图4 维生素A类物质在食物链中的积累特征。(A)光诱导下假微海链藻显著积累视黄醛,(B)被摄食后在卤虫体内存在视黄醛积累,(C)卤虫在被青鳉鱼摄食后视黄醛在体内转化成视黄酸。 2 l" g) `" e" D& ^& E2 n6 v
 ! u- P$ Y; n3 n2 X& u& W
图5 维生素A类物质积累致使海洋青鳉鱼脊柱发生畸变。
0 A- r! i1 R8 t1 A3 \  , X6 g/ t) K' l4 ^) C5 V; h. _+ ]
图6 海洋青鳉鱼肝脏受维生素A类物质影响的代谢通路,其中视黄醛在肝脏中被分解成视黄酸。 # a6 |1 |% o- V
研究揭示了海洋赤潮生物除了通过产生毒素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外,还可以通过产生的其它代谢产物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 u* g2 c O0 t1 e3 [& T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刘海粟为第一作者,吕颂辉教授、崔磊副研究员与华南师范大学董悦镭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6142、41906111、41806127)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04J1548、2023A04J1549)等项目的资助。 $ Z7 a" ` \% i L' m
文章链接: . H5 e& L; f) _( s
https://doi.org/10.1021/acs.est.4c0263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Y2 O' M% D8 v( @ J0 q
" d- I! a+ E! Y1 w, G, p! {# g7 F
$ {: p2 V" J9 W' J6 W& P
. W7 D9 u$ u W; x 责任编辑: / `. H5 F \3 g
. N9 ~/ F# E$ n. s% H7 c
- s6 x. D n/ f# ?4 f2 M
2 E; f* q! B h& O; o. o" @+ p! }
7 o6 \9 k k: G0 i+ k4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