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 F J
海洋中的资源 ) R2 Y9 J/ b3 f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一起探索地球!
- U' V$ E; Q5 [1 A$ e# B) G5 m 作者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 K3 N1 h9 e: w. N 渤海湾 摄影/赵洪山 0 [. K4 o( S% {) H
蓝色的海洋,宛如一片浩瀚无边的湛蓝宇宙,覆盖了地球表面近71%的面积,是地球上最广阔的领域。广袤的海洋,不仅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还赋存着丰富的资源,展现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富饶。 # \4 u; b1 v" l. O) g% _
珠海 供图/刘瑶  Z0 [+ n7 A& `0 A; i. b* E5 S
海洋石油生产平台 , D4 x% r4 g" ?- c$ I( ~
我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面积,这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资源等。被誉为“蓝色国库”,开发潜力无限。海洋中的自然资源都有哪些,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0 ]" K2 q3 K( @1 `# c' U# _
海洋空间资源
: k# m$ i, j0 ]6 r) r* i3 D3 ^ 根据空间分布特征,海洋空间资源可以分为海岸线、岸滩、河口、海湾、海岛和海域等。我国海岸线的长度约为3.2万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约1.8万千米,岛屿岸线约1.4万千米,海岛超过1.1万个,这些空间资源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场所,比如蓬勃发展的海洋牧场、港口码头、海上桥隧、海上风电、海上光伏,以及航线航道等。渔业养殖,海上客运和货运,兴建桥梁、港口、海底隧道和海上风电等。
: g/ }+ l0 z4 h8 g4 [ 珊瑚礁生态系统
* {! p+ K: R0 [' r* M* P 海洋生物资源
, G5 ^4 V; Z9 I; X 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样,就像是一座丰富多彩的食物宝库,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和各种产品原料,不仅满足了我们的日常营养所需,还为科学研究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 q9 w) d( n, }7 j 一是渔业资源。海洋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鱼类、虾类、贝类、蟹类等生物,它们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生物不仅可以直接为人类食用,有些还可以加工制成鱼粉、鱼油等产品等。
3 w' p4 U: k1 R4 k% P/ H: g# s# w! ~ 二是藻类资源。海洋中生长着不同的藻类,它们是海洋生物链初级生产者。某些大型藻类如昆布、海带等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提取藻胶;微藻可以提炼不饱和脂肪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也可用作食品添加剂;还有一些藻类可以提取藻酸盐等化工原料,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6 h9 V; H2 \' [+ E
三是基因和药用资源。许多海洋微生物、细菌和低等生物体内含有特殊的基因成分和代谢产物;海洋生物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比如海参富含胶原蛋白;海藻类的多糖具有抗癌功效等;一些来自海洋生物的酶、抗生素正在被开发应用于工业和医药领域。
) F' {& B4 B% w 海岸线和海岸工程
( {% j6 d5 M( q' {6 d; v2 @ 海洋矿产资源
3 O8 f" N1 S8 c* O. ?6 J9 F S1 S 海底储藏着许多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像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海砂及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对人类的工业生产和能源供应起着关键作用。
6 p O& W) `+ _, L 首先是油气资源,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油气资源都赋存于海底沉积层中,中国渤海、南海北部等海域有27个沉积盆地发现了油气田,我国海域石油资源约为237.5亿吨,天然气资源约为16.9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潜在的清洁能源,具有巨大的开采潜力。 8 _: r1 |$ q5 O+ H' f% i5 m) D
其次是海砂,我国的浅海和陆架区域分布着大约20万平方千米的海砂,储量量约为2.65万亿立方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 j, z( e" X2 X" u- |/ T# { 另外,海底还有着丰富的稀有金属,主要包括包括钴、铜、镍、锌、钒、钼、钨、金、银、铂等。这些金属在陆地上也存在着,但海洋中的储量更加丰富。稀有金属在现代化工业和科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钴是制造锂电池的关键材料,铜用于电线和电缆,镍用于不锈钢和合金的制造,钒用于制造高级合金和钢材,钼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和切削工具,钨用于制造灯丝和高温合金。但开采海洋稀有金属面临条件恶劣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总之,海洋中的稀有金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但开采这些金属需要面对一系列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海洋稀有金属的开采将会变得更加可行和有竞争力。
2 A; ^3 _& }$ J& q# s# z3 d( b* w 海上风力发电 摄影/胡友文
+ w6 }! d7 U. _1 ~* [ 海洋能资源 3 m# V% B' t+ ^3 s: a
海洋还是一个充满能量的宝库,蕴藏着各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我们称为海洋能资源。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参与海洋能的开发,欧洲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规模都居于领先地位,亚太、中东和非洲等地区的国家研发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 T/ X& \6 C$ X7 g 潮汐能发电示意图
' B# J2 r b2 y' D) S 潮汐能是指潮水受月球和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引潮力的作用而周期性涨落所储存的势能。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潮汐能发电技术一般是通过建筑拦潮坝,利用潮水涨落形成的水位差,使具有一定动能的潮水流过安装在坝体内的水轮机,通过水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原理与水力发电相似。1967年世界上第一座大型潮汐电站在法国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成熟的海洋能发电技术,传统的拦坝式潮汐能发电技术一直在商业化运行中。目前,全球运行、在建、设计及研究的潮汐电站达100余座。由于对区域要求的特殊性,潮汐能蕴藏量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利用。 * ? w5 z4 r! _/ q/ r4 [
y - X4 ?% T1 D& M; i" j
 9 u, o/ {+ l1 ~6 _5 v6 t
海洋藻类
, o8 c3 F0 n/ }3 w 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
8 W" T) { A- u- y1 U- } 海洋如此广阔,有人认为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想法对吗?
) o, J8 L% v9 ]% U* F- P) A 海洋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海砂等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资源,如果过度开采,就会面临枯竭的风险;可再生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与人类利用程度无关,比如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能资源;另一类如海洋生物资源,虽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但是否可持续利用与人类的利用程度有关。如果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海洋生物资源就会大规模消失。 0 m; u% n V/ D0 y( l' F7 o
渤海湾海上采油
* b+ u" D$ V% _2 S1 d 为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科学的调查、监测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 {0 W' B: Y1 h2 J
海洋考察船:科学家们利用海洋考察船进行海洋资源的调查和监测,通过收集海水样品、底质沉积物样品和生物样品等,分析其中的物质成分和生物多样性,来了解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
# T ~ U+ B% T5 c 卫星遥感:可以通过卫星对海洋进行观测,获取海洋的温度、盐度、悬浮物浓度等信息,了解海洋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情况。 ! |5 [+ L$ O, I7 F
其他观测设备:使用潜水器和监测站深入海洋底部进行调查和监测,获取海底地形、矿产资源和生物群落等信息,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v5 P; \4 _' Q
雪龙号科考船 摄影/夏立民 8 g- J8 w8 t/ [( ^
保护海洋资源 ' F; h& T! Q. o) b" H9 }. x
保护海洋资源,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二是严格管理,减少进入海洋的污染物,加强海洋污染治理,保护海洋环境的健康;三是开发海洋资源时,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控制捕捞强度,避免过度开采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五是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海洋的科学监测和研究,了解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六是减少碳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随着水汽进入到海洋中,使得海洋表面的PH值降低,海洋酸化程度加大,减少碳排放,降低海洋酸度值,从而降低对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危害。
* w, p! t! v7 l" S2 O2 }! J8 x 我们要保护好这片宝贵的海洋空间,让它永远保持着湛蓝的色彩,让海洋生态系统得到良好的循环,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海洋的宝藏! 责编|李文慧# c" w( e/ k2 N" L* c8 D5 b
排版|孙蕴嘉 审核|刘 丹) W( ]8 n @) X* w0 }+ e7 W; T1 s
地球杂志自然资源文化与地球科学传播融媒体 / k! {! |2 O+ { B6 m k
此为地球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 % z$ D* G& a+ `( y, z
所有原创文章皆由“地球杂志”编辑推送
" r# c7 v1 _( y, r" `% Z3 I1 @, D6 ] 欢迎转发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 往期精彩回顾 ▼陪我到可可西里去看“海”——漫话沧海桑田昔日百年老铁路 京门古道觅沧桑粤北秀美丹壁 亿年绚丽霞光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
, h# `' z# ?% q6 o/ w2 o2 W* l
3 n0 O0 n" F5 B9 D' @+ z# O' F# N9 N; a* {2 `7 |
: z, @5 r, W6 V, u0 j# ?
0 W7 W. w+ T k2 m: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