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P; }3 m% ^ k5 e+ m
◇2019年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向全世界发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
! Z a" o. e7 X; f0 G$ o ◇5年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发展为国际共识、从理念愿景转化为实践行动,从宏观叙事的“大写意”到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在维护海洋和平安全、促进海洋繁荣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全球瞩目的实践成果,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高度赞誉,成为引领人类海洋文明发展进步的鲜明旗帜。
% d# l; J$ d% d' G9 `, s ◇和平安宁与良好秩序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和基石。海军作为国家海上力量主体,对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与良好秩序负有重要责任。 * E4 K& m: B8 T9 D) ^8 N7 Q
◇中国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实践平台,通过重点项目牵引和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及经济政策协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势互补,共同以海致富。 ) e' M9 w& b( r3 L7 a6 k
◇中国积极履行保护海洋承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保护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走深走实。
0 y. {% |3 A. X3 `) W. }6 ? ◇中国通过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管理规范和加大财政投入,持续在海洋牧场建设上加大力度,已评审公布80余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监测结果看,海洋牧场所在海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海水水质状况明显改善。 7 R. o2 x, O/ b
, c8 \7 h7 f% ]6 O+ V4 q9 B8 b% w' d 视频加载中...
4 T+ L6 \0 G' |6 S2 r( m6 O
7 t s$ x# n3 b+ c) Z* M 文|吕贤臣
- A p- S# k- ~3 O 时光荏苒,5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弹指一瞬,但足以让我们这个蓝色星球因为一种理念的传播和实践而为之改变。
% A9 Z: ~+ i1 v+ ~5 g: {/ |* B) N 5年前的2019年4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向全世界发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
X: w, q% x3 p* W! ^0 V0 J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海洋领域的具体展开和生动实践,旨在构建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发展、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海洋,倡导共同维护海洋和平安宁、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共同促进海洋繁荣发展、共同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7 g: ?) \. j$ `1 \: ]6 g) s" _. R$ A* x
5年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发展为国际共识,从理念愿景转化为实践行动,从宏观叙事的“大写意”到精雕细琢的“工笔画”,在维护海洋和平安全、促进海洋繁荣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全球瞩目的实践成果,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高度赞誉,成为引领人类海洋文明发展进步的鲜明旗帜。
+ [ D+ x/ T2 ~, p 做维护海上和平安全的行动派
7 \! B# j s2 u+ l! h# t+ }% G/ ? “我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如需帮助,请在16频道呼叫我。”这条在浩瀚大洋上播发的中英双语通告,已经成为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伴随中外商船航行的“和平之音”“中国之声”。 " a& A# X) Q( I
截至2024年3月,中国海军已连续派出46批护航编队、150余艘次舰艇、3.6万余名官兵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累计安全护送1630余批7200余艘中外船舶。 5 ]; k( O- b8 E4 ~: N: B0 b7 \2 h
和平安宁与良好秩序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和基石。海军作为国家海上力量主体,对维护海洋和平安宁与良好秩序负有重要责任。
& K* ?# u3 T3 ` 5年来,人民海军充分发挥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特色优势,充分发挥作为维护海洋和平安全的保底手段、保障海洋发展繁荣的有力支撑、增进海上交流合作的特殊纽带地位作用,有力维护地区和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持续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不断增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 o6 }0 X# f! H/ W
2021年4月,由中国海军863船、南拖195船和中国科学院“探索二号”科考船组成的舰艇编队抵达印尼相关海域,协助救援打捞此前不幸失事的印尼“南伽拉”号潜艇。
1 ^/ d; l* t j 中方通过多达数十潜次水下作业,基本摸清了失事潜艇残骸水下状态,打捞出部分部件等物品,全部及时移交印尼方面。此次救援打捞行动,既是中国援潜救生力量的首次国际救援实践,也是中国海军又一次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际行动,对于巩固深化两国军队友好互信乃至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9 z& o; y1 }! m- @0 } 2022年年初,南太平洋岛国汤加遭受火山爆发引发的环境灾害。应汤加王国关于火山灾害救援的请求,中国海军派遣五指山舰和查干湖舰组成海上运输编队执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
+ G: l. S! [: T5 M# I. d3 G5 J, p 编队于2022年1月31日大年除夕当天从广州出发,2月15日元宵节抵达汤加努库阿洛法港,连续航行5200余海里,运送包括移动板房、拖拉机、发电机等大件物资以及饮用水、食品、医疗防疫器材等应急物品在内的救灾物资共计1400余吨。大大小小的救灾物资包裹上都写着同一句话——“四海皆兄弟,万里同日升”,无疑是对中国海军救援行动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绝佳诠释。 1 N# ]& {+ I+ g! h) O
被国外民众亲切昵称为“大白船”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后11次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到访45个国家和地区,航迹遍布三大洋六大洲,用真诚爱心、精湛医术和良好形象,当好健康使者、和平使者、友谊使者,在救死扶伤中播撒无疆大爱,成为中国海军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提供公共安全产品的生动写照和知名品牌。
1 U% i7 o- h9 b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最近一次开展海外医疗服务是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先后成功访问南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汤加、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及亚洲东帝汶,分别为各国提供了为期7天的免费人道主义医疗服务,累计服务各国民众41358人次,辅助检查25307例,开展手术192例。 0 h, @- h9 L5 E* I. l* Z( `
在瓦努阿图,威胁患者生命的巨大甲状腺肿瘤被成功切除;在基里巴斯,被病痛折磨十余年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在汤加,年轻小伙子受伤变形的手指被修复如初;在东帝汶,该国首例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成功进行……浩瀚的太平洋见证着中国海军服务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真诚行动,“和平方舟”号受到到访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 9 M! h1 x, u2 s( ?0 d7 v
近年来,中俄、中巴、中泰、中伊俄、中俄南非、中国—东盟等双边多边海上联演、国际军事比赛等机制性联演联训联赛常态化举行,加强专业交流与友好互动,提高了多国海军联合应对多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4 @0 L. H! d& e9 b
为践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加强几内亚湾周边地区海上安全合作,中国海军于2022年5月24日举办了几内亚湾安全形势专题视频研讨会,几内亚湾周边国家海军、海岸警卫队领导及有关地区组织负责人参加。此次会议主题为“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几内亚湾海上安全”,与会代表围绕“几内亚湾海上安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几内亚湾安全发展:海上力量的作用与行动”“中非海上安全合作新愿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 J4 P2 e3 x. X9 f7 }* f( t
2023年4月,第43批护航编队南宁舰与微山湖舰奔赴苏丹港执行紧急撤离我在苏丹人员任务,不仅从苏丹港安全撤离940名中国公民,还撤出231名外籍人员,彰显大国担当。
8 K/ j% a' h& _" G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海上航行(2023年8月4日摄)黎宇摄/本刊
/ \4 D, \3 d* J) h( W' O 推动海洋繁荣发展
! M" z- b5 ?6 ?8 z( [ 世界因海洋而联通,因联通而发展,因发展而繁荣。让海洋成为各国发展关系、增进合作、实现共赢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题中之义。
5 ?+ a3 V( F1 g2 o; H 5年来,中国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实践平台,通过重点项目牵引和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及经济政策协调,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优势互补,共同以海致富。 |4 i! q/ n4 l% t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丝路海运”网络持续拓展,截至2023年6月底,“丝路海运”航线已通达全球43个国家的117个港口,300多家国内外知名航运公司、港口企业、智库等加入“丝路海运”联盟。“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环境预报保障系统”持续业务化运行,范围覆盖共建国家100多个城市。
/ E' _/ _- ]+ i 2023年10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次举办以海洋合作为主题的专题论坛,并发布“一带一路”蓝色合作成果清单。 0 d; g/ k. F/ {5 w+ p+ v' N$ ^( g, L
持续实施中国政府海洋奖学金项目,未来3年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500个海洋和地学能力建设培训名额;推出海洋发展合作支持项目、小岛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支持项目……这张涵盖25项合作成果的清单,是中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发展蓝色伙伴关系、拓展蓝色合作的“成绩单”,旨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海洋合作。 & ~ _2 D2 O/ D" O
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包容心态构建开放的朋友圈,弘扬海洋文化,使民众因由海洋相知、相亲、相融,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 r. y B9 N7 a, v 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常态举办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及妈祖文化旅游节,将宣传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深化妈祖文化对外交流有机融合,倡行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追求,持续挖掘妈祖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内涵,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发展共享。
2 R+ S$ F# X( G- z0 l 厦门市通过在定期举办的国际海洋周中开辟海洋文化嘉年华板块,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和一系列海洋科普活动,以及举办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会议等,积极挖掘厦门本土海洋文化特色与魅力,着力推动海洋文化、海洋科学、海洋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助力培育全民海洋意识。
9 U2 C0 _1 m" K5 ^ 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西太平洋开展海空立体医疗救护演练(2023年7月6日摄)黎宇摄/本刊
/ F3 b& x Y! l0 p* D' r3 v0 k 赴汤加执行运送救灾物资任务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努库阿洛法港卸载移动板房(2022年2月19日摄)薛成清摄/本刊 : e) u* h* P: ~9 T2 s. n5 U4 _) d
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力量 5 I) d# ]# m) O2 x7 K/ [. W
海洋是一个自然流动的整体。海水污染、酸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全球性的海洋安全威胁,谁也无法独善其身,谁都无力独自应对,只有共担责任、同舟共济,才能化解风险、战胜挑战。
, d1 ]9 K, f8 |3 M: j 5年来,中国积极履行保护海洋承诺,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和海洋保护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走深走实。
. d' l# c4 }& j2 M' {! `5 I, Y 中国持续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海洋治理机制,在国家管辖范围外海域生物多样性养护与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章等涉海规则磋商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 i/ a% [; h: P, d/ r' Z% c 近年来,我国发起的“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被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倡议,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养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国与葡萄牙、欧盟、塞舌尔等就建立“蓝色伙伴关系”签署政府间文件,在蓝色经济、海洋环境保护、防灾减灾、海洋科技等领域加强协调和合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在海洋观测和监测、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提供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
) w1 S' F" v+ p( ? 目前,中国南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已向南海周边9个国家提供服务。自2020年2月中法海洋卫星数据向全世界开放共享以来,已有法国、中国等75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个科研团队使用该卫星数据进行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为欧洲、东盟、非洲等提供了成规模、成建制卫星遥感观测服务。
1 I- v+ ~8 F* m' e/ h: |! g 在沙特阿拉伯吉达港,中国海军女兵护送一名从苏丹撤离儿童(2023年4月27日摄)王海洲摄/本刊
( l: u6 f/ F+ I. t% h4 z: P 为帮助发展中国家公平参与国际海底事务,2020年11月,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正式启动。该中心将面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致力于深海科学、技术、政策培训与研究,为发展中国家相关人员提供深海科学、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2022年,中国—国际海底管理局联合培训和研究中心成功举办首期线上培训,来自16个发展中国家的5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活动。 ) f6 i2 g8 v+ R/ v
渔业捕捞是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人类活动。中国不仅坚持实施伏季休渔制度,还将休渔时间从最初的两个月延长到三个半月直至四个半月,并采取增殖放流、减少渔船数量、控制渔船功率、限额捕捞、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等措施加强海洋生态养护。特别是,中国在管制过度捕捞、公海渔业资源养护方面作出表率,展现出大国责任担当。
! D0 |2 G+ L0 g' m) C* C/ E& W/ J5 V 2020年7月起,为加强公海鱿鱼资源养护,中国主动在远洋鱿钓渔业集中作业的西南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公海两个渔场试行为期3个月的自主休渔。2022年更是将休渔区域扩展至印度洋北部公海,实现了尚无区域渔业组织管理的公海区域全覆盖。此外,中国还严格要求远洋渔船依据有关区域渔业组织管理措施在相关公海区域捕捞生产,实行高于国际通行标准的渔船船位监测,并积极会同国际社会共同打击非法捕鱼行为。 $ V$ y9 n. e+ l* }2 X
当前,海洋牧场被认为是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和生态资源养护的一场革命,承载着用绿色方式“耕海牧渔”的使命。 ! E2 I& X! L, Z* e& C$ H
5年来,中国通过组织编制发展规划、管理规范和加大财政投入,持续在海洋牧场建设上加大力度,已评审公布80余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从监测结果看,海洋牧场所在海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海水水质状况明显改善。据测算,海洋牧场通过增殖养殖加工经济价值高的水产品、发展休闲渔业等,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 T1 m& O# z2 s+ F( x, [! E; w) [
5年来的实践成果充分证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心声。 ! v! n, e, }' ]6 G- N8 b% W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持续加重,且正在向海上外溢,相关国家围绕海洋权益博弈斗争加剧,维护海上和平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与此同时,海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退化、海水酸化、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非法捕捞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特别是个别国家将海洋公域视为免费垃圾处理场,对海洋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给海洋生态带来巨大压力和严重破坏。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需要正视挑战、继往开来,创新发展、破浪前行。
# z9 e: y, y- ^4 G 伴随着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推动落实,如今,已经落地生根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前景可期。
P7 B0 {9 t+ h! d8 w# }/ _, Z 在马普托残障人学校,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护士王小凤与孩子们亲切交流互动(资料照片)江山摄
' Q7 ~) D) t' j+ ~/ d (作者单位:海军研究院)
( Q) ?3 ~1 Y5 [5 ]0 E( q) c 来源:《瞭望》 3 D i: i; L3 S( f, _3 a' }7 }3 \
* k9 D/ V6 D1 [1 X- S9 z6 K
+ O# k2 ?3 c; |" u6 ]$ H! ~( T0 f4 `/ G O2 |
, q1 g) U) a. }! x'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