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机院:广州市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 海洋鸟类研究

[复制链接]
1 j: H: Q/ n3 {/ o2 W+ @

原标题:中机院:广州市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5 ~4 R! j# N$ g. R0 y% `0 i: K

本文结合海洋主导产业内涵和选择原则,运用钻石模型的海洋产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竞争力、关联产业支撑、政策规划导向和机遇等六个要素对地区海洋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分析,并通过构造麦肯锡矩阵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广州应将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确定为海洋主导产业。

. F( \: u# N7 A" L" g' j

一、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

8 _* B* m8 X* y

(一)海洋主导产业内涵。主导产业理论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主导产业具有区域优势显著、产业扩散效应较强、技术创新能力领先、市场份额占据较高、跟随经济发展阶段更替等发展特征。本文将海洋主导产业界定为在某一时期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与发展趋势,具有引领海洋科技进步方向、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大、产业乘数效应显著、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较高等重要特征。科学选择和培育壮大海洋主导产业,已成为沿海地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谋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2 v0 `* s+ |0 ]6 }0 y% b) q$ P

图2 钻石模型图 来源:中机院

/ _- Q7 c; w* @2 M0 ?5 M9 `

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市场、政府和企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可推动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筛选、发展和演变全过程。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转移组合,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推动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和潜力的海洋产业发展壮大为主导产业。政府通过统揽全局统筹区域资源禀赋对低效率、不稳定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弥补市场缺陷、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提供多元化公共服务支撑、提升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贸易合作的市场主体。涉海企业基于国际形势和市场环境谋划部署战略方向和配置重点资源要素,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实现海洋产业集聚发展。

' M4 g8 Y, v: p p

(二)海洋主导产业选择原则。一是因地制宜原则。各区域的陆海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及潜力、比较优势和外部环境是存在差异的,且这些因素是决定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基础。海洋主导产业作为沿海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必然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二是科技引领原则。海洋开发活动极度依赖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是基于区域内强大的科研资源实力,聚焦海洋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定位于可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海洋产业。三是市场导向原则。消费者对海洋产品与服务消费需求的多层次转变将有效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海洋主导产业选择需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充分研判市场需求动态趋势,优先筛选市场拓展能力强、满足消费者服务需求的海洋产业。四是战略前瞻原则。为确保海洋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性竞争优势,在海洋主导产业选择中还需聚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谋划部署海洋未来产业,抢占海洋经济发展制高点。

; K2 V& Y$ n8 {5 r

(三)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目前,关于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定量分析中,多指标综合评判法主要有偏离-份额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麦肯锡矩阵分析等。鉴于广州海洋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尚不完善,本文将立足需求收入弹性基准、产业关联基准、生产率基准、竞争基准和要素匹配基准,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相关与支持性产业4个基本要素和政府、机遇2个辅助要素构建钻石模型,对广州海洋主导产业选择进行研究分析。(图2)

0 O2 E0 }' U/ C+ _

二、基于六要素分析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1 I- N( k# {* G3 C

(一)基于生产要素分析的产业选择。生产要素是海洋产业选择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质量和程度则是稳固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势的重要基础。初级生产要素方面,地理区位和陆海空间资源为广州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条件和潜在的发展空间。高级生产要素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融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保持全球第二,广州创新能力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三;2020年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774.84亿元,研发强度为3.10%,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国内主要城市首位,知识中心地位更加稳固;截至2021年底,广州拥有2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省比重70%)、41家国家级孵化器。二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推进,广州期货交易所设立和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落户标志着资本市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国家多项金融改革创新试点陆续获批,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参与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湾区金融市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从生产要素资源来看,广州适合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物医药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天然气水合物、涉海金融业等产业。

2 V0 w5 h4 n" K9 L( s! L- {' d7 H

(二)基于需求条件分析的产业选择。需求市场是海洋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引擎。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海洋领域拓展蔓延、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加速融合,由此孵化的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为海洋观测、海洋通信、海洋导航等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智慧海洋是海洋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将对海洋电子信息产业产生巨大的产品、技术和服务需求。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深远化、集成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是进一步巩固广州全国造船基地地位、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必然需求。当前,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为海上风电和天然气水合物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大力发展海洋可再生能源,对提高海洋能源开发效率、推进绿色发展、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洋新材料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关键海洋新材料和核心技术仍依赖于进口,重点领域国产化需求亟须提升。海洋生物医药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随着海洋开发与利用活动逐步向深远海拓展、研发技术不断突破,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潜力巨大。从需求条件来看,海洋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天然气水合物、海上风电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 M5 p+ r) S, w

(三)基于竞争力分析的产业选择。海洋产业竞争力是推动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因素,主要从产业发展规模与增速、科研平台、龙头企业等方面展开产业优势分析。从海洋产业发展规模与增速来看,海洋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位居前列。2021年,广州接待过夜旅游人数4,307.73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总收入2,885.89亿元,同比增长7.7%,占全省比重高达62.1%;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62,367万吨,同比增长1.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795万吨,同比增长11.1%;集装箱吞吐量2,41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4.4%。从科研平台建设来看,全市集聚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等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等科研单位,雄厚的技术研发优势赋能助力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子信息业、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发展。从龙头企业来看,拥有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中船海洋与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广州岭南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各域龙头企业,在海洋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旅游、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从竞争优势来看,广州适合发展海洋旅游、海洋交通运输、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天然气水合物等产业,其中以交通运输、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两大产业为引领,带动港口经济圈和产业链发展,已成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主引擎”,海洋经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 ]/ A) g' |5 q. M& |* b8 g

(四)基于关联产业支撑的产业选择。关联产业支撑主要研究海洋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所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基础条件。一是电子信息产业支柱作用明显。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广州加快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创新发展,着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2,737.1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为1.6%。作为电子信息业的核心产业,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5%。二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广州聚焦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基因工程等细分领域,形成以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培育了广药集团、香雪制药、金域医学、万孚生物等各域龙头企业,全市生物医药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三。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增加值增至1,317.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突破5%。三是综合交通枢纽全球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有国际航空枢纽能级持续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能级不断增强、世界级铁路枢纽地位加速提升。四是金融业发展为广州第四大支柱产业。“十三五”时期,广州坚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稳步提升,金融监管与风险防控扎实推进,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五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作为全省前沿新材料产业集群五大核心城市之一,广州已形成以先进基础材料为主导、关键战略材料为增长点、前沿新材料为发展新动能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一批具备细分市场优势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企业。从关联产业支撑来看,广州适合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子信息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公共服务业、海洋化工业、海洋新材料制造业等。

2 D2 M- G, r& W

(五)基于政策规划导向分析的产业选择。海洋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宏观指导、协调与控制。各级政府发布的系列相关政策为海洋经济活动制定了科学的路线纲领、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政策导向分析,结合广州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强市来看,选择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新材料制造以及海洋公共服务业作为新发展阶段重点发展的海洋产业。(表1)

" l2 V- |: L8 o; U5 O# x

表1 2019~2022年国家、省、市级有关广州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一览表 来源:中机院

x1 _2 t! L* T

(六)基于机遇分析的产业选择。从国际形势看,“一带一路”海上合作进入深耕阶段,蓝色伙伴关系持续拓展,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为广州着力开展海洋经济领域开放合作带来重大机遇。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有效拉动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加速海洋新兴产业突破发展。从国内形势看,海洋经济发展顶层设计逐步强化、理论指导不断深入、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粤港澳大湾区纵深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建设稳健起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为海洋产业链重塑调整提供重大契机。从省内形势看,海洋强省建设纵深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高级生产要素加速集聚,海洋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从市内形势看,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机遇。

% c G6 C7 o$ p, A' x; r% w

根据上述产业选择分析,广州重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业、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四个海洋主导产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子信息、海洋公共服务业三个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天然气水合物和海洋新材料制造业等海洋潜力产业。同时,根据产业选择原则,构造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区位熵、技术进步率、产业关联性等产业发展现状指标,以及产业扩张速度、需求收入弹性、行业国民经济增长弹性等发展前景指标,利用“里克五级度量法”对广州海洋产业现状维度和发展前景维度指标进行打分(因数据受限,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通过运用权重计算综合分值,构造麦肯锡矩阵,结果显示与钻石模型产业选择基本一致。(表2)(作者:刘妙品 鲁亚运)

( k3 {9 ]5 j Z( N* ?+ Z

表2 广州海洋产业选择麦肯锡矩阵 来源:中机院

# x9 N8 d( C' p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产业规划咨询,成名于国家级新城新区规划全链咨询。专注于产业及产业园区大数据、咨询、规划、设计、招商、运营托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8 p9 k5 q6 h: N8 @' V* k% m& N, n" G8 ~5 ]# H z

责任编辑:

3 g( i( W5 k3 P' f% K* c. l , M8 V3 p. i2 @8 X ) Z# J$ X) I4 [* y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华德地毯
活跃在2024-9-1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