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C3 ^* [2 w' J
海洋生物为了生存繁殖而进化出的奇特现象 1 U/ j+ _, D& C9 h- [ z5 x: L
引言 6 Q+ k5 V! v$ S) W- {1 a* C- i
早在四亿年前的奥陶纪时代,地球上就已经出现了水生脊椎动物——鱼类,鱼类的出现标志着从低等、原始、无颌的无脊椎动物向有颌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直到今天,在现存的所有脊椎动物中,鱼类占比就超过一半。此外,鱼类不仅形态多样,而且不同鱼类物种间还演化出了属于自己的独有特性。 4 z# f1 Z- |5 x1 m! `. V, U

) T) F) R& Y$ f% k- b 
\; ~7 S( g( w- h7 y 
" J4 d/ g# y) l" O 01 " a) @3 a, V! h+ ]% c
黄鳝—先当妈妈后当爸爸 ' D; u' Z4 h6 \' l

; T- B" a/ T4 D) [" z1 E& u3 k 黄鳝生殖季节约在6-8月,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转的特性,即从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时都是雌性,雌性性成熟产卵后,卵巢逐渐退化,同时,分布于生殖腺上的原始精原细胞开始生长发育,形成精小囊,此时苍流的雌性生殖细胞与发育的雄性生殖细胞共同存在于生殖囊腔内,然后向雄性过渡,这一发育过程是单向的。 + m' e$ S4 L0 d$ b6 z
所以刚出生的小黄鳝都是清一色、长有卵巢的“女子”,但当小黄鳝发育成熟并完成作为一位妈妈应该的责任—生育小黄鳝之后,就变成了“爸爸”。
) n; J/ J% [ j8 a- f  & J- }3 e; ?% `+ Y' K
 . s+ q3 T, H+ Z! N% Q
黄鳝的这种雌雄转变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这种特性对于黄鳝种族而言是很有利的,每年都会有雌鳝变为雄鳝,又有雌鳝繁殖出来,保持了其种族的延续性。
& @) y: B; P9 F8 g4 w2 X/ O: _  $ A# J2 y$ T# G& f; \4 {% f9 _
02
; w( s9 M; \9 R' W# T 海马—雄性代孕
. L2 y, n. V+ h/ I" t3 M$ |1 P' w5 {  ; G2 i' v; F2 B9 ^. g
说到生孩子雄性动物们是无能为力的,不过有一种动物是个例外,海马是地球上唯一一种由父亲负责怀孕生子的动物。
( H& i0 L" J) x. m6 l 海马的腹部侧面长有育儿袋,这也是唯一能够区分雄性海马与雌性海马的方式。每年的5月~8月是海马的繁殖期,在这段期间雌性海马会将自己的一根长而细的产卵管刺入雄性的育儿袋当中,完成繁衍活动,从此撒手不管。 9 h) z. Y# Z* u$ Q
不管是对海马还是人类来说,有孕在身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肚子里的胎儿会给你带来各种负担。当雌性海马小心翼翼地将受精卵存放到雄性海马的育儿袋之后,雌性海马就能够减轻种种负担,集中精力产更多的卵。 + y' N4 d" \. K8 E
海马一年可怀2~3次,一次可以孵化出多达500只小海马。面对残酷的生存环境和竞争激烈的自然法则,这种繁殖方式无疑对物种的延续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 o; G) k0 `, o( K* z4 [ [
 / M. P. h# E" J: \+ h

1 T3 G) H7 k% c1 \ 
, \, F0 x8 J9 y  N6 ]2 `' x+ k6 B# S- x4 c. e+ ^
03
( w0 g; |1 v$ f$ \" F- g$ n “小丑鱼”—环境生育双重压迫 0 k' E0 {" ?' d4 }- Z7 y( J
 I% V; G0 I; r$ a, V( ~
海葵鱼与海葵密切地共生在一起,由于海葵的大小通常只能容纳两条海葵鱼生活,这种空间上的限制,便迫使海葵鱼只能实行一雄一雌的配偶制。 ) I+ o1 @* g# x# x
刚孵化出来的小丑鱼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它们可从无性别状态转变到雄性,再转变到雌性,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从无性别到雄性,但不能变回无性别。从雄性变成雌性,也不能再变回雄性。有时小丑鱼甚至可能一生都处于无性别状态。小丑鱼鱼群中的雌鱼死后3天左右,最健壮的雄鱼,细胞会开始发生改变,之后性腺也发生转变、睾丸消失、长出卵巢·····最后完全转变为雌性小丑鱼,并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1 ~6 I6 M- s9 i# |/ ? 《海底总动员》中,由于尼莫母亲在一场意外中被鲨鱼吃掉,尼莫的父亲神奇的变成了雌性,接下来如果孵化出来的尼莫是环境中唯一的小丑鱼,那他将成长为雄性并与他的父亲(现在是女性)交配。如果他的父亲去世,尼莫则会变成雌性与另一雄性交配。这就是现实!为了在恶略环境下能够“拷贝自己的DNA”,生物不得不费尽心机地演化出神功鬼刀般的适应力。 ; ~2 ]6 p) _ s3 _* O" T$ m" M

2 v1 E* A7 O4 J P6 H 
; X+ Y) W+ \! j3 F 
, k T: i" \" x; e1 ~# [% W 
- N2 B3 u, |7 | j [1]程翠,曲宪成.黄鳝性逆转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10.01.035. 来源: 水产设施养殖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U! @) G9 | V2 _* e# b3 Z
. h2 L9 d3 X( }0 g, N
0 a& P8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