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处涉海! 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战略与行动计划》:完成全省陆域和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构建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 -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进展

[复制链接]
浙江一贯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联合印发了《浙江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5年)》,这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来,全国首个出台的省级《战略与行动计划》。《战略与行动计划》提出,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基本实现 ' Z Z2 b0 T, W1 F$ E ]8 T

  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立法稳步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地管理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体系系统性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1 w0 B3 Z$ Z4 r 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持续降低( D! X- P3 ?+ ^

  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重要生态系统及栖息地丧失趋势得到基本遏制。就地保护网络持续优化,至少30%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沿海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地陆海面积分别占相应国土面积的10%、9.5%。

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v3 Y) ]7 w) I% g$ `

  野生物种可持续管理措施持续优化,陆生野生动物致害损失补偿政策不断完善。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00个以上。GDP与GEP协同增长的评价考核不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步伐加快,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9 d2 W; }8 R5 R' f0 V3 \5 x 生物多样性现代化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a( B# R2 B4 h3 f0 M/ o# F* m

  完成全省陆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编目和重点遗传资源普查,完成丽水市等地方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试点建设,每5年开展全省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建设全省统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平台。

9 G4 X6 n9 l7 i2 J g- R% l 2035年远景 ( @5 I1 @- l: c* g- O

  完成全省陆域和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自然保护地陆海面积占比均不低于10%。

8 }& m) s! k% N* c$ ^7 ]

  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典型生态系统、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得到全面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得到显著提升,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全面建立,形成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高质量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

《战略与行动计划》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与行动主要集中于4个优先领域和小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体制机制  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深化省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到2030年,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全面建立,工作体系得到系统性重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  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被持续纳入省级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系统性和协调性显著增强。+ `' u7 d8 G- h

全力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严格生态空间利用管控将生物多样性作为陆地和海洋空间规划与治理的重要内容,严控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用途改变。到2030年,重要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管控,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以保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重要生态系统及栖息地丧失趋势得到基本遏制。优化陆域就地保护网络  深入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一园两区”融合发展,新建、续建及提升一批自然保护地,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到2035年,至少30%的陆地和内陆水域以及沿海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地陆海面积占比力争10%。加强陆域生态系统恢复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全省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动生物多样性指标纳入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质量,建成高质量森林浙江。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5%以上,基本水面率、水土保持率逐步提高,恢复修复河湖生态缓冲带不少于1000公里,全省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省域生态系统的质量、功能和稳定性大幅改善。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构建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海岛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加强浙江沿海生态屏障等区域的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到2030年,至少30%的沿海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地海洋面积占海洋国土面积的9.5%,恢复修复滨海湿地面积不少于2000公顷,新植和保护修复红树林6000亩以上,海域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完善迁地保护体系  高水平推进重点珍稀濒危物种及新发现、新记录其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抢救保护。加强省内珍稀濒危、传统地方名种和长三角特有野生动植物资源收集保存。到2030年,野生动植物迁地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稳中有升,各类生物遗传资源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全面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大力推进全省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全面开展水污染综合治理。建设省域“无废城市”。到2030年,90%的县级以上城市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8%,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农业面源污染和塑料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最大程度减小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 ) X l( j4 ]: K; T7 ]- y

着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共享水平强化野生物种可持续管理  实行差异化野生物种管理措施,基于监测评估结果及时对管理政策进行优化调整。持续完善内陆水域和海洋休禁渔、限额捕捞、总量管理等渔业资源养护管理制度。到2030年,野生物种可持续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成,人与野生动物冲突得到进一步缓解。加强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  大力发展智慧种业,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和科企融合发展联合体。加强对生物资源基因性状和功能的鉴别和筛选,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400个以上。到2030年,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保种、育种、供种能力全面提升,优质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保护城乡生物多样性  加强珍稀濒危物种、生态和景观敏感区域、古树名木以及自然群落和生态群落保护。高水平推进“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造新时代“富春山居图”省级样板。到203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乡发展模式初步构建,城乡蓝绿空间面积、质量和连通性大幅提高,打造一批生物多样性友好型城乡建设典范。推动传统知识传承发展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相关传统知识调查编目,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整理具有较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开展传统知识数字化、影像化记录研究。活化优秀农耕、中医药等传统知识,鼓励优秀传承人开展传习收徒活动,完善师承教育模式并给予政策支持。到2030年,制定省级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目录清单,建设一批传统知识体验地,传统知识保护和传承发展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O, o. R( R3 N- `" ]( O2 }

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保障深化生物多样性调查  以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重要物种栖息地等为重点,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加强内陆水域和海洋水生生物调查。到2030年,完成全省陆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编目和重点遗传资源普查,基本摸清生物多样性底数,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推动生物多样性常态化监测  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指标,制定规范统一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及监测站点建设地方标准,加强生态系统和生物类群监测能力建设。充分整合现有监测基础,完善全省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到2030年,实现重要生态系统和重点生物类群常态化监测,完成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试点建设,监测数据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全面提升。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强化各级财政资源的统筹调动,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加强生物多样性资金使用监管。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投入水平进一步提升,生物多样性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形成,资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明显提高。倡导生物多样性保护全民行动  推动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激励开展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等活动。到2030年,生物多样性共建共治共享体系基本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民自觉行动。0 z, \- H+ d7 A7 p4 u, T: F

4 o1 T9 F/ e4 ~: e: e7 q" o% t

信息来源:浙江发布;材料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m2 I/ o4 `) y4 n4 `

+ d3 V: c: G" P4 y" D+ L" y5 L o

海洋气象模式会议:SWAN、ROMS、COAWST、WW3和WRF

) M1 ?. @ K4 {3 V

8 q5 Y) `) ~0 Z5 L0 k

吴立新院士等: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现状、关键领域、总体思路及资助布局主要问题

, }( |" W4 U: j+ K# L w' z

《深渊科学:地质、环境与生命新前沿》正式出版!

- P/ k f3 a8 n; m7 z! b% }

《水下光学与成像》正式出版!

g7 B- Q' N- L7 d2 q ^, x

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出版南中国海及其周边海域首部海草床生物水下生态图志

; l: U7 h0 P$ B: Z

《海洋牧场概论》正式出版!

/ ?% c0 l7 w6 ^( W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 y. Z0 N# x. y% z2 ?( l

IF最高7分!8本高水平国际海洋学期刊联合征稿:海洋科学区域研究

0 h9 x- c3 ]- R* i

杨红生等著《现代渔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展望》正式出版!

5 g3 N9 K" ]. v: [ \

董昌明教授主编的《海洋数值模拟》已正式出版!

7 K6 s0 X$ u4 H3 T. ?# c! W, \7 Q

《国土空间规划陆海统筹理论与实践》正式出版!

! v* d% g0 `& m% E+ {2 D( E

《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 W9 h2 m/ u# [5 }' p+ n3 Y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担任“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中国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委员会成立会议并讲话

8 j" J4 Z6 n. I2 I6 l8 ?' x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努力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取得新进展

; C: [. q) ?" b L% ~2 w# t

王颖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 f- c! w& v( L7 {

►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

# K5 P0 V, g9 g7 H }' u0 S% K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陈令新研究员等编著

U/ O: ]) b, C4 s6 h3 d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入选“2022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

1 P8 [3 s. _& X- G

►《珊瑚礁科学概论》:珊瑚礁究竟有多重要?

1 K+ t0 s4 z: l, w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栾锡武研究员 著

7 N( ]5 g5 B# h7 f1 n, S% `

海洋知圈

# n) C; }8 Q8 K3 L. i+ Q$ D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3 ^+ _& v/ F' }0 T! w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 u: K+ Y- W6 g9 A0 F& s t J1 n

# w- z; {* W2 L; |4 P( `/ M

0 ~5 ?9 k7 J- ~. v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各安天命
活跃在昨天 22: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