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k; A! ~. j2 {2 f e E: D+ X, S
5 E( ^% _0 B3 y0 B1 c% I 据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
5 D: g P0 U7 ^/ l 摘要:1∶25万霞浦县幅以当代先进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技术为支撑,以海、陆联合调查为手段,以全面获取高质量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目标,以实测资料为基础,以前人数据资料二次加工为补充,紧紧围绕着“环境、灾害、资源及基础地质问题”开展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调查任务,实现了科技成果有效服务,提升了科技理论水平,体现区域调查成果的多目标性,实现了边调查边进行服务的目标。 ; m1 @4 `+ h- K. K) A; m+ J; }
1.项目概况 . W( k# m# ?2 A+ B, d
“1∶25万霞浦县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子项目,归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保障”工程中基础调查计划的一个工作项目,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担。项目野外共投入50余人次,室内资料处理与解释投入20余人次,样品制备及测试投入20余人次,共计90余人次参加本项目。
5 n2 | g9 {# O& k" f+ y 2.成果简介 ; g' e" t" F' ]$ N7 w, _
(1)完成单道地震及同步水深测量2096km,表层取样80站位,海水取样80站位,岸滩剖面监测4次,以及大嵛山岛、西洋岛、浮鹰岛、北霜岛、东台山岛5个岛屿的综合地质调查。收集遥感资料20000km2;收集浅地层剖面3620km,侧扫声呐资料3564.7km,多波束资料10111km,重力与磁力资料3833.02km,单道地震资料1653.3km,36站位沉积动力资料,陆域地质资料1批,同时完成相关实验测试。 ) z1 Z$ s# x# W" j3 S& i; ^
(2)围绕“资源、环境、灾害和基础地质问题”开展工作,取得3项成果(图1)。①精细地厘定了调查区海域新近系以来地层层序特征,分析了其地质演化过程。通过高精度浅地层剖面及单道地震剖面资料,系统地建立了调查区地层层序模式图,编制了全新统、上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新统、中新统主要地层层序埋深图及厚度图,分析了其地质环境演化过程。②通过重力、磁力、单道地震等实测资料,总结了调查区地球物理场特征,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划分了霞浦县幅构造单元界限。③对调查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化,初步讨论了浙闽泥质区物源。
3 r" Z2 r5 ]" m% N- S ) p8 R$ J( w1 w7 O' b' b
图1 环境地质因素示意图 1 j/ f: f" F! w: v6 w8 r, q! |
调查区表层沉积环境主要包括浙闽近岸现代沉积环境亚区、东海外陆架残留砂沉积亚区和浙闽外海混合沉积亚区。基于大量资料,划分出晚更新世以来5个沉积单元,并分析了海平面变化对沉积单元形成的控制作用。对调查区重要的全新世沉积体系-浙闽泥质区物源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在闽浙沿岸南部泥质区内有源自闽江、瓯江甚至台湾的中小河流的泥质沉积,但这些泥质沉积与长江南下的沉积物在闽浙沿岸流的作用下形成整体的闽浙沿岸泥质带。
5 H c: j( ?$ ?! D, v (3)在有效服务于海洋生态文明和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3项重要成果,实现了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①利用岸滩监测与卫星遥感等方法,对调查区岸线变迁进行了系统监测,分析了20年来调查区岸线变化情况(图2),并进行了岸线变化的控制因素,认为人类活动及风暴潮是控制岸线变迁的主要原因。②系统研究调查区沉积动力环境,总结了海洋沉积动力特征及泥沙输运机制;研究了海水有机物分布规律,探讨了其主要来源。 , Z. h3 P3 q0 Z O$ T/ D& |
' j/ k& I4 L# ?0 V y" D 图2 海岸带岸线变迁图 , K- z6 _9 j1 m
(4)首次开展了调查区内的海岛综合地质调查,为后续开展海岛综合地质调查提供借鉴。初步讨论了浙闽泥质区物源等科学问题和滨海活动断裂的分布与控制因素,实现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在大嵛山岛东北部火山岩中发现黄铁矿化,可能与侵入岩有关;在西洋岛发现了2处矿化脉岩,为铅锌矿脉。 % D4 Z2 u1 J7 }4 E9 }; s
3.成果意义 + [( u. Q% Q0 a/ m: I
本项目运用了现代地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系统采集与收集了调查区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基础数据,获取了一批高精度、海量的实测资料,基本查明了区内海水动力环境、地层结构及其分布规律,环境地质因素分布特征等基础地质信息。该成果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 P* ]! Z8 [4 G* [7 Q9 T" E4 |4 Z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张勇 毕世普供稿) . s7 L9 V6 G# d: ]
" C6 G0 D8 s# r! a8 a4 B. I" s2 w
: ~9 c& j/ @5 h; ]
" ~. S, d" s0 |,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