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O `# e* s4 T& z2 O
2019年3月12日,历经131天艰苦考验,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返抵中国,在此次科学考察中,由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担的南极长城站海洋站的验潮站建设任务已经完成,自2019年1月开始在南极长城站开展潮位业务化观测,标志着我国极地区域首个业务化海洋观测站正式开始运行,北海局还将继续完善海洋站的盐度、温度、海浪、海冰等观测功能。
4 y% k6 h" F9 F' I) b8 l0 G % @6 g+ g# q& @8 X! g
海洋观测是人类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的基本手段。在我国近海有一百多个海洋观测站(点)在开展典型水文要素的业务化观测。而在极地区域,受极地海冰等恶劣环境的限制,此前一直未建立起有效的业务化海洋环境观测体系,不具备长期、连续、准确的业务化海洋观测能力。 4 ^* N9 w: q n0 @7 D
为满足国家极地战略需求,支撑极地前沿科学研究,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将充分发挥在业务化海洋观测方面的优势,于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首先在长城站建设了雷达式潮汐观测系统,实现了长城站无冰期的潮汐观测,并完成了海洋站观测系统的数据实时传输、实时监控和质量控制,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极地海域的数据获取能力,为我国极地科学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撑,进而推动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 B3 t$ H# I3 X1 `7 ?4 c
撰稿:北海预报中心赵鹏 / G# \' `7 x' @8 c2 O
供图:北海预报中心
2 z u7 C" ` T3 r 长按右边二维码
/ o7 G$ R5 |) U+ J# G0 Y& \, q w A 感谢您的关注 ( `4 B/ P" g0 ]- }! m
北海视窗 6 D8 m' D' a0 a
2 s" t0 C* o, }3 {1 E
. f1 H3 |. o. G; V#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