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8 _6 R% b" G
试题引入: ) Q6 `# Q! `) f. b5 y
雨燕是北京的夏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了2014~2015 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如下图)。据此完成3~5题。
6 ]* r \8 s b
) Z8 L, Z4 f0 h' q+ A 3.甲、乙、丙、丁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
_. E" G5 V2 ^5 r8 W, V3 R A.甲地 B.乙地 $ z3 @0 g: W! e! u7 g3 \
C.丙地 D.丁地
: T$ _9 j: y8 d- M 4.雨燕从北京迁徙到丁地用时三个多月,而从丁地返回北京只有两个多月,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 S& N5 G2 K% N. q, S( k A.食物 B.盛行风 ( w7 ]: ?# f& c9 P$ v. [
C.水源 D.天气
?- E9 Y; c" D8 u; ^ 5.雨燕迁徙途中,易遇到的灾害是 4 Z( L5 i; P3 ^% L0 M
A.热带气旋 B.暴风雪 / u7 I0 f7 p" [& s1 Y
C.寒潮 D.沙尘暴
( x1 d/ x+ e7 e# v7 J+ |5 A 试题解析:
) P6 w' Z- q( w 3.C 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热带沙漠气候、丙是热带雨林气候、丁为地中海气候,四地相比,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最多,气象条件最不稳定,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
2 a: {$ Y9 o7 I0 D, L 4.B 迁徙路线一大半在西风带,往西飞时逆风,往东飞时顺风。
' ?: i% J5 A! r 5.D 迁徙路途中沙漠地带较多,易形成沙尘天气。 3 N" V3 s6 K3 A- z$ q; Q5 l8 H, G
背景知识: " O# i$ V9 x b# O/ Y9 w# U
1.鸟类迁移: 4 k/ I4 U5 U' r, R0 m
路线:候鸟做水平方向一定路线的周期性迁移,每种鸟类的迁徙路线不变,一般常沿食物丰富的近水地区迁移。公众号地理678编写发布
6 N/ o2 ^# c1 o9 B7 n 类型:冬候鸟因季节和繁殖每年春季返回繁殖地,秋季迁往温暖越冬地避寒,迁徙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
3 x; t; f& ]$ Y! p9 X3 b 夏候鸟则选择与冬候鸟相反的季节,如每年由中南半岛经广东、福建沿海往北至台湾与其它区域避暑的杜鹃。
) ~6 i. S. u; ?7 I: Y 导航:鸟类迁徙的方向识别主要根据天体变化、依靠地球磁场、或对沿途地理路线的记忆等。 9 ~0 B, p, l9 s8 D! j
例题1:
- I" x' k/ Y" D5 K6 I2 b' h 材料一 欧洲白鹤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选择在河流、湖泊、水塘、水渠、沼泽地附近的稀疏树木上筑巢。 6 l2 b7 f7 n! d: f: r
( R, E+ n9 O$ C3 {' g 材料二 荷兰广大地区原多为沼泽地,长期以来,荷兰人民用风车排水,在海边开拓大量土地,发展现代高产农业。欧洲白鹳在荷兰的分布范围却一直不断缩小。
$ j! n) n3 m( e) K+ p (1)简述欧洲白鹳回迁时,依次经过的植被类型(重复部分不用填写),并指出体现的是何种地域分异。
# t- \+ }* f3 s" ` (2)分析①地成为欧洲白鹳越冬地的主要原因。
' \; C o) u/ O) [, s# j (3)分析荷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将大量沼泽排水改为农田,发展高产农业对荷兰欧洲白鹳种群规模的影响。
; ^3 N' {! z9 K8 u4 h) y 答案: ( B" ]: u. `! V& h u" `7 z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热带雨林、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L7 z7 p& Y/ c! m( w (2)气温较高;多开阔平原和草地,有浅水湖泊、水塘、沼泽等(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湿地);食物丰富。
1 G. `4 F2 C$ j8 K: R (3)农田规模扩大,欧洲白鹳生存空间减小;农田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欧洲白鹳食物来源减少;农药化肥在体内富集使欧洲白鹳死亡率增加,导致荷兰欧洲白鹳种群规模不断减少,最后绝迹。 & c* R5 j8 D4 b4 X$ F6 m/ l* D2 S# n
2.鱼类迁移
6 k8 f9 ~. ~, c 鱼类由于季节、繁殖和寻食等因素做一定方向的周期性迁移,可分为:
' u, t \$ \7 [+ w$ u4 \5 Z ①生殖洄游,如淡水区的鳗鱼在生殖期游向深海产卵,称为远陆洄游。 " d# z5 q$ d' t- \9 I( L' k* W$ l
②稚鱼洄游,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生殖期游往淡水中产卵,孵化的稚鱼翌年春季随融化的冰雪游入海洋。 1 d) d% p$ Z2 }: h
③觅食洄游,鱼类为寻食浮游生物而集群洄游到食饵丰富的水域。 ) _- Y) o+ x8 D+ M3 D% y* A. o" S$ }
④季节洄游,鱼类因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而洄游到适宜温度的水域。
+ T! ~1 d, G) a) C( l0 y7 m9 K 例题2: 6 X0 L6 A/ x4 c8 _ t( e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r w5 E; g- H. S1 |" x& K) ? 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如图)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浅滩出现并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聚拢在了一起,形成了数千米长,宽达1千米,厚数十米的“鱼带”,跋涉1000多公里迁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6 Z P8 J V- L3 g1 A/ a
5 u! W, g! m; r5 j
(1)说明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 8 U7 n3 [* H- F) c- K0 w
(2)分析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对沙丁鱼大迁徙的有利影响。
D1 b% X! r6 V& W! D (3)说出沙丁鱼大迁徙期间德班的常见天气特点。
, ?# U& ~' V8 [8 ?+ R5 d) V 答案: 3 U$ [* T/ d3 I8 j/ C6 s5 w4 ~ d
(1)厄加勒斯浅滩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受西风漂流的影响,水温低,适合沙丁鱼生存;浅滩水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为沙丁鱼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浅滩面积大,为沙丁鱼群居提供广阔的生存空间。公众号地理678编写发布 3 ~% m7 \3 G+ h/ r# `+ E
(2)5~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风带控制,厄加勒斯浅滩出现的沿岸流向北(东北)流动,利于沙丁鱼顺流迁徙;该沿岸流属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温,为沙丁鱼提供了冷水生存环境;该沿岸流(冷水流)与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汇,搅动起深海的营养物质,为沙丁鱼带来丰富饵料。 / |, @+ Q; }6 Y, e
(3)多晴天,云量少;风力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 ^/ m5 f2 S; U; E- C0 ] 3.哺乳动物迁移 6 [2 ?" c6 Y- ?0 G+ K
哺乳动物也因季节、繁殖和觅食等原因做周期性迁移,如北方驯鹿冬季南迁至针叶林带,春季则返回食物丰富的北方苔原带。除水平方向迁移外还有垂直方向迁移。如山区寒冷季节,动物常向低处移动觅食。许多深海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一年中在深海和浅海中要分别度过部分时间。
) _/ m! q9 i. V# s 例题3:
+ X9 l8 V7 A5 R3 i. ]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读下图,回答1~3题。
' ` L9 D, X# Z) U- O7 D1 ` , K( W7 }1 l5 Q8 O+ k5 @
1.图中Ⅲ所代表的季节是
. ?- @7 f5 o. U/ v1 j: s4 x A. 春季 B. 夏季 $ P+ T5 j) M; d" h: c' S& V; K/ a
C. 秋季 D. 冬季 : {* J P+ h* _6 P5 I/ m4 i- x
2.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 t5 H+ W& X: j! a A. 常绿阔叶林 : w* P$ k1 \' m6 X, C* M3 T8 B
B.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 s! }- J' G C. 落叶阔叶林
% W( J8 e, v! L; E D. 山地矮林
- ~; J. r( I& D5 s. w$ { L# y 3.当地旅游活动可能对短尾猴造成的影响是 ; d$ |/ l/ }0 \ m( B k
A. 食物种类变少
3 |. h8 E3 ? e* f B. 主要活动空间变小
* E" E! ^/ f/ F% y0 P C. 患病率下降
' j( p8 M& M1 t# z, u9 E D. 觅食时间变长
0 t0 \0 h% r( e' s% E' V% v/ R 答案:
1 A+ e" ?' ?8 q; h 1.B 图中Ⅲ所示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海拔高的地区只有在夏季枝叶才比较茂密,短尾猴食物更丰富。
6 Z% y7 A' ?; L" J 2.A 从短尾猴的四季活动范围看,在常绿林栖息时间最长且范围大。
, N$ N3 i$ \) \# \ 3.B 旅游活动的游客活动会侵犯短尾猴的生存空间,使短尾猴活动范围减小。
5 v: b2 T4 g# L& C5 S: o0 l6 U 4.昆虫的迁徙:蝴蝶、蜻蜓、蝗虫等。
9 j9 Q" N) Z2 @" [ 例题4:
/ p' t% x5 @$ F( R 黑脉金斑蝶俗称“帝王蝶”,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马利筋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至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等广大地区的草本植物,黑脉金斑蝶的幼虫便是以马利筋为食,并追逐着马利筋的生长周期而进行南北迁移,下图为黑脉金斑蝶的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1~2题。
5 f* ~" K( o% x0 Q" I& i3 N# _ % i, E4 G8 l3 S0 Q4 b- H! [
0 W) T& r& S! Z9 n 1.推测黑脉金斑蝶由墨西哥向北开始迁徙的季节
/ m. X, \+ G" R! |1 Y A.春季 B.夏季 , x5 {- y P. j! K+ c
C.秋季 D.冬季
! h' N* G- w3 [. w6 P+ e; C 2. 研究表明,黑脉金斑蝶的触须被漆成黑色后就失去方向,不能继续正确的迁徙路线,说明其导航主要依靠 * a9 o0 f# R* A H4 O
A.磁场 B.太阳
% l* P/ G5 h3 D' K7 }( _ C.GPS D.河流 5 o2 U& `) \0 l8 S' C" f1 b
答案:
; ]: X9 R/ ?1 I- w/ r 1.A 春季时从南向北温度逐渐升高,植物的生长也由南往北逐渐开始。
' P% e! T/ _9 x6 g/ t 2.B 触须被漆成黑色后难以感受到太阳光线,而感受磁场跟漆成黑色无关。 # F u z3 i' i
做题巩固:
5 q' [/ N \& e, K; _: m; c 鸟类有候鸟和留鸟之分,终年生活在同一个地区的鸟称为留鸟,随季节而迁徙的鸟称为候鸟。候鸟又有夏候鸟与冬候鸟之分,夏候鸟是春季飞来观测地度夏繁殖,深秋又飞往原地越冬,至次年春季又飞临该地繁殖的鸟类。冬候鸟是秋季飞来观测地越冬,次年春季飞往原地繁殖,待幼鸟长大后,至次年秋季又飞临该地越冬的鸟类。下图示意某山地鸟类居留类型与海拔梯度变化。据此完成1~2题。
; s# C7 L! r! J' _! F
- O4 _+ q/ i; e 1.除观测地外,与夏候鸟的另一栖居地相比,冬候鸟的另一栖居地
3 h0 U% N" P3 L8 C" p% L+ N7 K A. 位置偏北 B. 昼长更长
5 `' P9 m! K% [+ z, I, X C. 气温更低 D. 降水偏少 ' S1 D% N/ [- R) T2 v
2.海拔200米左右的鸟类种数比海拔500米处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8 }& O9 k/ D8 S, ^& T! ]% ~ A. 食物来源少 B. 受人类影响大 3 p, P+ P% x+ y" e3 ?9 G
C. 气候湿热 D. 光照少,孵化条件差 / ^$ ~, W, Y* C
3.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9 x/ _) E" x* S6 N ; g, k- P# T$ R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 t1 h) {( ^ H5 y
(1)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8分)
5 T' ~/ O3 J2 O2 b h7 q' A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1 X' q9 v( d5 ?) v5 ~: G: I
(2)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10分) + N9 ^4 M* f9 e% B2 n3 f- }0 \5 ]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e! V1 P4 W# S T/ F 北京雨燕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常以古城楼等老建筑为巢址,因此又被称为“楼燕”。北京雨燕于春夏季在北京繁殖,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迁徙,次年4月归来。通过为北京雨燕安装光敏定位仪,专家们掌握了北京雨燕的行踪。这种光敏定位仪重量仅0.65克,续航时间长达两年,通过记录周围环境光照强度的周期性变化,来估测鸟类的地理位置,经度值由日出和日落时间的中间点确定,纬度则由当天的日照长度计算得出。北京雨燕越冬地主要集中在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三国,核心区域为三国交界处的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及周边。这里主要的生境为稀树草原,专家发现雨燕迁徙路线选择避开海洋,绕过天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高海拔地区,迁徙路线的单程距离超过1.6万千米,全年迁徙距离约为3.8万千米,其一生往返的旅程相当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20世纪前期,北京雨燕数量达5万只,近十几年只有3千只左右。为了防止雨燕筑巢、排泄物弄脏环境,北京很多名胜古迹都加设了遮挡缝隙的防鸟网。下图为北京雨燕迁徙路线示意图。公众号地理678编写发布 - u1 L6 n/ g5 A$ k
4 ?2 P3 B+ d( }& z8 M7 ?4 O- O
(1)说明喀拉哈里跨境国家公园成为北京雨燕越冬地的原因。 d. c9 {$ _3 E h7 y5 v
(2)简述北京雨燕选择的迁徙路线及途中停留地点具备的有利条件。 ' v; y3 P: g& o: f/ o% E3 I
(3)分析近十几年北京雨燕数量锐减的原因。 8 I, p0 e6 l" a
(4)评价光敏定位仪用于北京雨燕迁徙路线追踪的条件。 # A: [/ J0 c* R
5.伊塞克湖位于天山山系北部,北为昆格山脉,南为泰尔斯凯山脉。湖水清澈,味咸,终年不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成为候鸟迁徙、过冬、繁殖之地。1948年建立了伊塞克湖野生动物保护区。伊塞克湖湖盆是重要的农牧区。
9 w: I _. m1 ~& `# Z4 O 5 O1 `3 {9 l: e5 R; z" p# q$ t- T
分析伊塞克湖成为候鸟越冬地的原因。
% l8 |% _. f' W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E6 F) i: ^' o/ M! v
哥伦比亚河流域面积虽仅占美国幅员面积的7% ,但水能资源却占据美国全国水能资源的35%。美国哥伦比亚河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非常重视科学合理及前瞻性。下图中已拆除的4座大坝的去留在全美国上下曾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法院裁决大坝所有者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改造大坝以保护濒危鲑鱼的洄游路线。这4座坝成为美国迄今争议拆除的最大水坝。下图为哥伦比亚河与斯内克河流域大坝分布图 : g, G2 Z! r. o/ a( E& T$ j+ V8 N
- P& u1 l9 n5 M( M; ~+ \8 D) m 四座大坝遭到拆除至今仍存在巨大争议,试从赞成者和反对者任选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 {( L7 X9 \4 X# o+ J) [$ [ n! } 答案解析: : D# g6 p+ A, y: g( J
1.C 夏候鸟在另一栖居地越冬,说明另一栖居地冬季比该地温暖,其纬度应该比观测地低;冬候鸟在观测地越冬,说明其另一栖居地比观测地冷,其纬度应该比观测地高。A项对南半球来说是不正确的;B项对冬季来说是不正确的。如下图: / m: F, d! n3 V2 Q
$ R1 ` @$ i8 t9 U( v
2.B 200米左右的地区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频繁,对鸟类惊扰多,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偏少。
# |1 R( b4 f I4 r5 i 3.(1)纬度低,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势起伏大,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海陆兼备。公众号地理678编写发布
+ }$ L- N! h7 {" T6 b (2)该地区全年高温,蒸发旺盛,降水季节变化大;湖泊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5月份和10月份降水多,湖泊水位高,盐度低;7月份气温最高,降水少,湖泊水位最低,盐度最高;其他月份降水少,湖泊水位较低,盐度较高。
9 G8 T; x) f. q) q/ o 4.(1)位于南半球热带稀树草原地区,草木繁茂,气温较高;1月-次年2月属于湿季,水源丰富,昆虫草籽等食物丰富;属于国家公园,环境保护状况好,居民保护意识强
3 w# A1 q1 ]4 B9 }% s$ e. R; s (2)迁徒路线选择经过陆地,避开海洋,可以中途停歇;绕过高海拔地区,可避免过多的能量消耗;中途停留地选择在里海沿岸、乍得草原刚果雨林分布地区,可停歇休养和补充能量(任答2点)
_! m& @4 K: e# ~' ^ (3)城市化的发展,水面、植被面积减少,雨燕栖息地减少;大量古建筑、传统民居被拆除;防鸟网的应用,雨燕繁殖地减少;杀虫剂、环境污染导致食物来源减少
% S' w- @/ C4 m5 ~8 i (4)优点:重量轻,避免加大雨燕迁徙负担;续航时间长,可持续不间断记录雨燕飞行踪迹;精度高,可准确得出雨燕地理坐标、飞行时间与飞行速度(任答2点)缺点:易受天气状况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记录到的光照信息会与实际有所出入,得到的地理坐标误差较大;春分、秋分前后的时间段,不同纬度地区的日照时长无显著差异,根据日照长度得到的纬度数据误差较大 ' ~% V; [% S+ B- U
5.冬季北部昆格山脉阻挡冷空气,湖泊终年不冻,周边气温适宜;河湖中鱼类等资源丰富,利于候鸟觅食;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为候鸟提供安全的越冬场所,减少了人类的干扰;湖盆农牧区,为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
& s) c5 F2 s& M9 ]6 ~ 6.赞成者:大坝堵塞了自由流动的河流系统,阻碍了濒危鲑鱼的洄游路线;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威胁濒危生物的生存。反对者:四座大坝规模较大,在灌溉、航运、供水、发电、防洪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经济利益,拆除大坝对大坝库区及下游地区的能源供应和供水等方面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
" F* a( Q7 L8 Q+ v( p. L9 x
* M0 a! w$ b0 w3 P: m7 s& A+ _8 P6 x$ u- o- S)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