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i9 [$ B: r @! D 乡约解甲庄
2 v9 B4 I) y* N% C/ | xiangyuexiejiazhuang
6 R- s j5 m% L- @ e2 M/ @7 x 关注
+ U2 e) _+ S5 n; x) F) O 10月23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的批复。
3 b/ J% s7 G- ^7 T) E- R D 
! @* l1 b ~4 k7 j 山东省人民政府 % X# p! S/ p1 q9 n; e. r
关于《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 (2018—2035年)》的批复& [* Q* J3 Y/ g ^. [7 W
' j& M% I2 w" o2 x; ^
鲁政字〔2018〕240号
* l' V& r( u: J0 ^" d$ e6 ?5 L" r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 z ], {6 L( K) v: Y
你厅《关于提请批复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的请示》(鲁建规字〔2018〕27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 r$ u( I& f: y; o/ O
一、原则同意《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w2 v T$ k6 b0 R0 ?* e' Q4 o
二、《规划》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建立沿海现代空间治理体系、构筑沿海生态文明高地、彰显沿海城镇魅力特色、推进沿海设施互联互通为重点,将山东省沿海城镇带建设成为卓越的国际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走廊,最具活力、魅力和竞争力的滨海生态宜居城镇带。
- E0 g) V: X1 {3 [/ k) Z 三、各有关市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落实责任分工,完善政策措施,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依法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 }0 w7 n; O/ V+ G) H& C
四、省政府有关部门、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支持《规划》实施的具体政策,在体制创新、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土地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要牵头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定期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跟踪监测、督促检查和实施评估,推动《规划》全面实施。
/ X9 u! d4 c* |1 s" a 山东省人民政府 3 `% h3 u- f& a1 j v) x m+ ]
2018年10月22日 & F% Z: ?/ k* _% q" m" l
' W& U# e+ n0 n2 r* @9 E( Q 《山东省沿海城镇带规划(2018-2035年)》中提出,山东沿海将构建“一主两副、三湾三区、陆海统筹、网络发展”城镇带空间格局,重点建设9个风貌集中展示片区。
- N2 |$ N* U/ [& n8 H 其中,日照沿海等4个片区将作为向世界集中展示齐鲁底蕴和滨海风貌特色的核心展示区,最终将沿海城镇带打造成享誉全球的魅力休闲带和生态宜居带。
g' j! I( ]& S7 y: k 目标3200万人的生态宜居城镇带
& P- V5 J* E+ U, ]8 M1 m0 e" R 烟台、日照、青岛、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沿海7市陆地海岸线长3345公里,约占全国1/6,拥有世界一流的“山海湾岛林田河”组合资源。2016年,7市地区生产总值26824.86亿元,常住人口2536.61万人,以不到全省三成的土地和人口,创造了四成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主要指标居全国沿海地区前列,在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中位置十分重要。
- p- k' x8 K. W6 v: v; r! ~ 
6 @- x0 u# \/ m* X4 y: v 此次沿海城镇带规划,规划范围包括烟台、日照、青岛、威海、潍坊、东营、滨州等沿海7市市辖区以及胶州、莱阳、海阳、乳山、荣成、蓬莱、长岛、龙口、招远、莱州、昌邑、寿光、广饶、利津、无棣等有海岸线的15个县市的沿海陆域及近岸海域,陆域面积4.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规划期限至2035年,近期至2022年,远景至2050年。 0 d1 q/ `* L5 s: C
规划提出,山东省沿海城镇带以打造“面向全球开放合作先行区、国际海洋经济创新核心区、全国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富有齐鲁文化底蕴和北方滨海风貌特色的生态宜居城镇带”为战略定位,到规划期末,将沿海城镇带建设成为卓越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一流的海洋经济聚集带,国内领先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带,沿海地区最具活力、魅力和竞争力的生态宜居城镇带。
2 a5 [5 P) X0 S 根据规划,到2022年城镇带常住人口在270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4%以上;2035年常住人口稳定在3200万人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至2050年左右,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魅力休闲带和生态宜居带。 * y! D& x6 K7 w1 J2 ?, k: F
烟威沿海是向世界集中展示的核心展示区 ' U/ m9 E' o; V
在沿海城镇带空间格局上,规划提出构筑“一主两副、三湾三区、陆海统筹、网络发展”的开放式空间格局。其中“一主两副”以青岛为中心,烟台、潍坊为副中心。以胶州湾、芝罘湾、莱州湾为重点,大力发展湾区经济,统筹推进青日、烟威、东滨潍沿海城镇一体化建设。
8 N7 a2 x) \5 i9 G4 H 
6 m- {0 w8 s9 E( T 为集中展示沿海城镇带风貌特色,规划提出重点打造9个风貌集中展示片区。 . E2 F4 H7 B0 y* U
其中黄河入海口、烟威沿海、青岛沿海、日照沿海4个是向世界集中展示齐鲁底蕴和滨海风貌特色的核心展示区。 : L& m% _$ U/ e1 k+ A1 H0 ~

5 S" i: p$ S9 y# Y/ q. B/ u' O 推动渤海海峡通道前期工作 , @ D) U& j% S2 N
规划沿海城镇带,交通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规划提出构建“三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到2035年实现沿海城镇带2小时交通圈;除长岛外所有城市及节点城镇、重要景区、主要港口、运输机场、客运专线站半小时内进入高速公路网。 4 Q L# j8 J/ X& V
其中,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渤海海峡通道前期工作,在蓬莱东港预留跨海通道起点建设空间;加快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山东段、环渤海高铁、青岛西至诸城至莱芜高铁、德龙烟快速铁路、青连快速铁路、滨临快速铁路等高快铁路建设,谋划实施济滨东城际、潍日城际、青平城际、青荣城际、潍坊莱芜城际及延长线、蓬西城际等一批城际铁路。 * I" L J2 L$ p$ m K5 K% P' p
同时,预留贯通南北、联系东西,以磁悬浮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速列车通道,向北沿青荣城际、渤海海峡跨海通道联通东北,向南沿东部沿海通道联通长三角,向西沿济青通道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先期谋划在青岛、烟台间建设磁悬浮线路,并考虑预留青岛、日照间磁悬浮研究线位。
: v5 _: Q$ z) [+ I4 ]& b: w 相关资料: ; m$ z4 M I' D+ Y
烟台两倍于陆地的海域面积,909公里的绵长海岸线,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财富,也为发展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 Z! A' Y" ^7 C% Y- v2 l
与海共生,靠海吃海,烟台经略海洋的步伐从未停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烟台成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依靠海洋优势逐步发展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骨干城市,改革开放步伐一直走在全国、全省最前沿。
$ T9 C- m9 o( w0 w5 }) f 掘金“蓝色宝藏”,积累了厚重家底。2017年全市实现主要海洋产业产值3411亿元,居全国地级市第1位;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为27%,在产业、企业、品牌、科技创新、设施支撑等方面,形成了比较优势。 3 p- C' h3 M( E% i
去年,烟台在国内率先提出建设海洋强市的发展目标,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海洋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海洋强市建设各项工作。在全国率先研究制定《关于建设海洋强市的意见》和《海洋强市建设规划》。 1 {8 b3 ?4 `; k
按照规划“蓝图”,烟台将在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上、培植壮大现代海洋经济体系上、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上加快突破,着力改造提升现代渔业、海洋文化与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物流业3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3大新兴产业,构建“3+3”海洋产业体系,使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市经济总量位次相匹配。力争到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300亿元,占全市GDP的31%。 : y5 \9 M# `* m9 U' T) }+ Y6 c
从海洋资源大市走向海洋经济强市,从耕海牧渔走向陆海统筹,烟台经略海洋的新帷幕开启。
- K8 C# U: D& ~! C$ c% u 让我们充满期待吧!
$ V4 Q% ?' b9 X2 V: o8 r 为我们烟台美好的未来疯狂打call
/ L( E( I4 H- g& H/ | 祝福我们的家乡越来越美好
4 K& f/ ~+ [, D" G8 U4 } (来源:胶东在线) % s* D% U" i) I U z+ z
 + t. i( ^& @, I! T7 C( X- C; S
. `4 c- x: g. J
6 O/ V0 D) S& h: F" Y. C- `"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