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a+ N: K; i& U7 L) G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 I' r, x6 }' ?- y B6 E" T# J# l
依生态而建的“海岛乐园”却在破坏生态。 + s' R# G' M. `2 ~+ }& O
一个多月前,国家有关部门暗查发现,浙江省温州洞头区青山岛向东南侧跃出,突破了原本岸线,导致12.26亩海域被填。 3 {% W; {- B9 j- ]3 Z% _+ O) o
青山岛拟建成青山岛海洋公园,是当地的重点文旅项目。5月11日,记者随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登上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青山岛,看到海岛的基岩岸线因填海已遭破坏。
0 T6 \3 M. {/ x ^5 w( |) u5 w 这一事件今天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通报,督察组指出,浙江省温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不力,统筹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够,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8 v$ \% n! w! a, {/ p/ g 事实上,早在2018年7月,国务院就发布通知,明确严控新增围填海造地,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地方围填海已成一道不可逾越的红线。为何浙江温州仍出现此类现象?依良好生态而生的项目,为何却在破坏生态? 9 Q+ [. Y4 c3 ~& P
广告38岁女领导的生活日记曝光,解密职场有多内涵,令人头皮发麻
8 k5 o, k& G4 v3 J" A0 V ×
6 ~2 j! F( X% o
! w) B1 L' ]5 B: r% V( i9 F
" ]- h2 ~% R7 J 2024年5月11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青山岛基岩岸线因违法填海被破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 y3 ~$ S ^! h% B0 t
5 W7 U, _" ?, M0 ~5 T 4处违规用海仅罚6000多元
: B2 G0 ^( V8 P 2019年青山岛海洋公园开工建设以来,违规占用海域和自然岸线共4处。而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仅在2022年6月,对其中一处违法占用海域约0.9亩的放生台进行查处,以未批先用之名罚款6048元。
2 K' d- T" y$ I; Z5 R$ W- c 这一问题是温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洞头分局执法人员根据2021年度卫片图斑,对洞头区青山岛西南附近海域进场检查、现场核查发现的。 $ d; L9 @, s3 Y! {' u; \5 y1 i5 F
洞头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当时,执法人员也已发现项目存在其他占海、填海情况,要求企业整改,但企业表示,该项目仅为临时占用,因此他们只给予口头提醒,并未处罚。 " h- { s2 o( E( o
这样的“临时”,一占就是4年。督察组指出,2019年以来,浙江重山实业有限公司在温州洞头区青山岛建设旅游项目过程中,未经审批违法占用海域14亩,持续时间达4年之久。 $ O# |* t$ J( q
“我们不可能整天堵在岛上。”当地多名政府工作人员表示,海岛执法监管难度较大,发现问题相对滞后。
! @- d& K* T9 }1 i/ a- F/ r 直至2024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卫星影像发现岸线异常,前往青山岛实地核查,洞头区才紧急拆除了违法填海设施,但工程建设破坏的自然岸线已无法恢复。 6 O/ m. F% y2 i
广告小姨以身设局陷害,致使外甥女婿净身出户
) V3 {- L9 l+ m& o& [ ×
2 g; n: e7 H8 Q/ Y( z1 B1 `" e( k
/ B0 W1 g2 c! }* _, c1 u! \3 X
$ m8 j; J6 n: ^# l 2024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卫星影像发现岸线异常。督察组供图 ) i8 T" `2 S _( e1 t4 p8 h
: a, q( }2 C2 W. \* g 督察三次瞄准浙江海洋,当地监管有盲区 ) k- Z' ^) H& p+ e& J
青山岛为一座有居民海岛,数百人生活在岛上,因岛上设施不足,生活不便,近年来,当地实施“小岛迁 大岛建”政策,居民全部搬离。 : J8 D. @: L: P: c5 s0 G
面积约2000多亩的青山岛,是浙江省唯一整岛开发的离岸岛屿。当地的介绍描绘了乐园的蓝图和地理优势:待规划中的交通完善后,青山岛抵达温州市政府、机场、高铁站等核心区域将十分便利。
; D% `5 c& n7 w. x7 { 浙江重山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山岛附近海域潮差相对较大,临时道路和平台是为了方便上岛运输建设物资。 ; L# d* o6 ~( \, V: o$ t( x/ W1 W8 t
然而,直接填海铺路、并对路面进行硬化,显然是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有业内人士建议,这样的海岛建设可通过临时构筑物的形式,建设完成后再拆掉,那么对海洋只是一个短暂的影响。一旦填海,造成的生态破坏就是永久性的。 & H! J5 g* N* O5 r$ o+ ] R9 C
与企业交流后发现,企业对海洋项目不太熟悉,没有预估到有这么大的难度,保护海岛周边海域和海岸线的意识不强。
) ?" E& q9 E+ x' R; r! x0 F3 O ( Q; x. C/ r: P" s0 A
4 j, Z5 |8 ^! c7 B: S7 D, A
2024年5月11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青山岛基岩岸线因违法填海被破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P; ~3 E- n* B
6 o2 Z7 K, `% x" R
这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次瞄准浙江省的海洋保护问题。2017年,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反馈浙江省的报告中指出,违法违规围填海问题突出;2021年,督察报告又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仍较突出。此次督察,浙江温州被指海洋保护不力,统筹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够。 $ a5 V) v; D/ l# |4 j- B' k
督察组还通报了温州市其他违规用海问题。海岛保护法规定,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禁止进行生产建设等活动。但督察发现,2022年8月,温州龙港市新城产业集聚区未经批准,违法占用无居民海岛琵笆山岛建设两条废水排海管道,破坏了海岛原生生态环境。在2024年4月的检测结果中显示,其中一条日排水量近2万吨的管道超标排放严重,废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372毫克/升。 ! H+ d" X+ b3 Z, h: O$ d/ f6 v
温州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是浙江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整体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督察发现,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该保护区内部分滩涂海域未经审批,违规用于围塘养殖,占用海域面积合计1121亩,严重改变滩涂海域现状。且该区域内红树林重点保护区内仍有600余亩历史遗留围塘养殖,未按要求退出。此外督察还发现,温州作为我国红树林人工种植的最北端区域,出现多处违规占用红树林地的情况。
4 B+ D- Y- J N6 j 督察组指出,温州的海洋保护存在一定监管空白,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相关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发展理念存在偏差,履行海洋生态保护职责不够,统筹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不够。 - r4 h/ V- Z* o! \) J0 ?8 B
“后围填海时代”需转变理念
) r, ^' J& |- B" }& d( ~ 事实上,在2018年国家严格管控围填海之前,沿海各地都存在疯狂向海要地去情况。 7 S K" c5 d& q% `) {7 m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尤其温州等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盯上了海洋滩涂资源。浙江省海洋科学院工程师康波等人对1970-2018的浙江省大陆岸线变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50年来,浙江省大陆岸线呈明显递减趋势,海岸线减少了184.27千米,自然岸线减少了381.37千米,人工岸线增加了197.10千米。海岸线变化主要发生在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和瓯江口岸段,海岸线向海推进共围填海约14.77万公顷。围海养殖、围填海等是主要驱动因素。 5 o* v8 _8 I6 u4 }2 Z
' w9 L+ d' X" m4 \ 6 l( V7 b, S5 E+ A; A: a: D
2024年5月11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青山岛旅游度假区的牌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8 ~9 v! n2 F1 V# F8 s
7 Z6 y! B% q Y* {7 r# b
2018年红线明确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几乎再未发现过大面积围填海问题。有人将之称作“后围填海时代”,但一些情况依然存在:有些地方和部门过去多年以来形成的思维还没有改变过来,认识上还存在偏差,仍然有向海要地的冲动。 ; O* h+ j3 q! g. D) p9 P
与陆地相比,海岛生态环境脆弱,极易受到破坏,且破坏后很难恢复。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的江春嬉等人发现,目前中国的海岛资源、环境、防灾等监测、预报和信息服务体系依然不够健全,仍需加速海岛保护模式的探索,从生态系统保护的角度建立起海岛综合管理体系,更好地保护海岛生态。
1 b# V0 `- }5 X 专家建议,海岛的开发利用必须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科学规划、环保优先,海岛旅游业发展必须严格按照其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来进行合理控制。
/ c9 V1 d: u8 \* z0 F. N 1 N& K! v1 C: `5 T
( ]2 s: D( c' j/ x- _) N% |7 Q
2024年5月11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青山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9 K8 ]' o- H0 }; L _, {, z7 ]: N
% y8 G! }1 _) w- k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温州5月17日电 * d1 w9 g H& E, g8 C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L0 n- a7 r6 j! e' `, C ?) |# v$ G9 G
1 x! q' l8 o. v
t h* P+ o* U2 N! i" G( p( g) j! n- |+ t a! @6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