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g/ }" l7 b8 h- y! E" r* J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上海市海洋局宣传主题为“提升基层海洋减灾能力,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
0 a( g# \' x: k# k 上海濒江临海,极易受到海洋灾害的影响。《2023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近海海域发现赤潮46次,累计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其中,有毒有害赤潮29次。2023年,上海市海域共发现赤潮1次。
4 H3 J- _2 |5 Y9 [, n$ O8 I7 r. l 赤潮会对海洋生态平衡、人类健康、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都造成显著的危害。那么面临赤潮,我们要如何应对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0 s# d; }! r# H4 w: [ L
赤潮到底是什么? % ^. E3 G* w. c1 z
赤潮又称藻华,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种使局部水体变色的生态异常现象。根据赤潮发生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如红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褐色等,但某些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变色。 7 K/ }5 O% v) p6 y

8 o7 K& Z& |/ R% ]7 b- J# `. k (图片来源:科普青岛)
6 c B, m% Q/ a7 T+ W5 A: r% n# T, p$ D 赤潮的危害有多大?
% u1 T/ G H3 ]' y# T# d/ s. ] 1 9 {+ b( J5 C4 m; A+ q1 _! S& i
有些赤潮生物释放的毒素可以导致各种海洋生物的死亡,毒素富集在海产品中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n) \3 x" o4 E/ E% Z# H9 x; o
2
8 o3 B+ v/ s) k* `7 |, \/ M 有些赤潮生物分泌的黏液会妨碍海洋生物的进食和呼吸,重者会窒息死亡。
6 m7 {, x; S- G. y; Y2 [; f 3
% R, G7 P" U: p6 h. |2 {; a5 Z) } 当赤潮生物爆发时,大面积的赤潮挡住阳光,导致海洋生物(尤其是海藻和底栖动物等)无法获取充足的阳光,可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 e2 t5 N# Q& [8 o! b3 y 4
# k2 c6 {5 X3 g: A6 C6 F 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导致海洋生物因缺氧而大量死亡。 & L7 G' ^2 r# l: M: q! H
面临赤潮应该怎么办?
|8 A0 s* u6 N& f U 1
. R+ c+ t* L3 v& K" z8 l/ T8 { 加强监测与预警: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加强对赤潮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监测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扩散情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防范准备。 - {! E/ T. i6 Q( A
2 . S% |+ @% {0 M, P
控制污染源:赤潮的发生往往与水体污染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减少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9 E# K0 R$ Q1 n3 W/ a1 I: p. q
3
! N; [% i. T0 n Q- }! A 改善水质: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投放微生物制剂等方式,改善水质,降低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从而抑制赤潮生物的繁殖。
8 g( A% v4 G% t, u7 } 4 % c) }2 W6 Z! d. d
加强海洋保护:建立海洋保护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加强对海洋生物的保护,防止过度捕捞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 @. x z0 F& o+ V1 O
来源于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海洋灾害防御知识手册》等。
/ M) Z; U; `* z2 ]2 [, Y 海洋事务中心供稿
?+ _( ^# [) a |7 z 上观号作者:上海水务海洋
; v }* ~) k3 Z) \. Z( ~: d
0 W8 l3 p& o+ J
$ I* z) h3 T# V$ b1 r6 k% C9 L; Q1 `- O+ \+ p( h' S5 k
4 i1 n% U$ ?+ S: E9 _- V4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