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M9 u8 [% @0 Y
来源:人民网-海南频道 6 E, U) d8 i* x$ [$ G- K
人民网三亚5月21日电 (记者李学山)5月21日,国家文物局和海南省政府联合在三亚举办深海考古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开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古代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唐炜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考古调查工作,对于我国深海考古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 o t6 M% o2 t' a/ N3 ]7 m
第一,这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科技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
6 C9 g3 i/ M" h/ O: x 第二,我国以往的水下考古工作,主要是在沿海和岛礁周边开展的。这次调查是首次对深海水下文物开展考古工作,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晚唐五代以来南海海上航线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 - C/ A5 Y) f- r9 S1 j; _! c
第三,南海西北陆坡两处沉船,一处船货以外销的瓷器为主,一处船货以从海外输入的木材为主。两处沉船年代相近,相距仅十多海里。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证明了这一航线的重要性和当时繁盛的程度,有助于深入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流动。
% R6 ]# b1 J+ e* ]" F- J, o 第四,本次深海考古首次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在探索水下考古发掘技术与装备研发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比如对深海沉船设置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使用长基线定位技术进行位置标定,大大提高了水下考古工作和资料记录的精度与准确性。再比如综合使用多种技术手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古记录;此外还使用新型柔性机械手、潜载吹沙装置等多项专用技术装备,这些对于水下考古技术的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p- h7 M" o4 m1 |) R4 }
1 P# B" L0 Q2 K6 o
+ s7 x2 e- ]7 B! R0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