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免疫与进化研究导师团队介绍 - 海洋生物生态学研究

[复制链接]
0 ?, | K& v8 x% ?# b3 n

2023

3 P: R+ U! V7 r

海洋生物免疫与进化

6 ?1 C$ \& b% O% l& X# {- z

实验室导师团队

2 T& a0 |$ |6 d. _( ?

团队简介

7 g+ z! R! W0 C, ?

该导师团队现有专任研究人员6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博士学位6人,博士后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还分别兼任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团队拥有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1名、浙江省高校高层次拔尖人才1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1名、宁波市高级人才3名。共主持承担课题国家、省市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市各类奖项8项。

7 B* N- c3 y9 y( }3 Q u& |. X

2016年至今,团队已经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6名,目前在培博士生1名,硕士生15名。

; _/ K" C2 P0 e- o! U" `/ H Q

研究内容

% x: Q0 V, J7 Y% `1 v

团队依托浙江省A 类一流学科“生物工程”、浙江省水产种质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种质资源发掘利用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拥有先进而齐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设备和优良的实验条件,例如:AKTA 蛋白分离纯化系统、凝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全波段酶标仪、WATERS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定量PCR仪、细胞培养设施等。

, u$ Y: w( k9 _1 R

团队主要围绕海洋生物分子免疫学、病害防治、抗菌肽等免疫制剂开发利用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海洋贝类抗逆和免疫机制,蚶科贝类血红蛋白结构、功能、进化和应用等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权威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影响因子16.24)上发表论文,被人民日报,钱江晚报、宁波日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另外,贝类抗菌肽、泥蚶血红素等海洋生物功能分子的研发和应用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G4 z- _3 j# E' M

团队主要成员

/ `+ w$ j8 G5 g6 v, b' t3 J$ _/ K

包永波

( m5 U, O7 w* N3 o1 o5 d

博士

1 A9 K2 m: x2 `' Y* |' D0 e8 b$ j

研究员

2 j7 n% \4 L! m

博士生导师

; C/ `- P/ ]0 r& H

E-mail:

, D2 Z: D/ J R# C1 i

baoyongbo@zwu.edu.cn

" _- G) u6 J1 t& e: q B9 c% d5 ]& a0 p4 q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高层次拔尖人才,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第一层次人才。主要从事海洋生物分子免疫和进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和面上项目、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TOP期刊一区,IF:16.24)、“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TOP期刊一区,IF:15.46)、“Genome Biology and Evolution”、“Developmental and Comparative Immun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兼任多个SCI刊物的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评审专家,申报和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编写专著3本。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宁波市青年科技奖等省市各类奖项8项。

. T' h: w) R/ l; Q) ]5 M6 g

王素芳

* O" o6 J+ `) M% N0 {

博士

& |( r0 P" u% C0 c' Z3 g

副教授

2 u3 e) Y5 U1 t+ s. k. h

E-mail:

% Z; e. S: E: `$ \: u( @) K

24274414@qq.com

* u" p9 U2 o# t6 R( P% I2 g, H

主要从事贝类免疫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泥蚶血红蛋白抗菌作用机理研究”和“缢蛏I84家族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特性及抗病原功能研究”、宁波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氧化酶活性泥蚶血红蛋白抗菌作用机理的研究”和“泥蚶血红蛋白抗菌特异性的机理研究”等多项省市级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衍生多肽的泥蚶血红蛋白抗菌机制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项目“羊栖菜多糖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免疫活性研究”等多个研究项目。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Biomolecular Structure and Dynam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曾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生命科学学科竞赛获国家、省一等奖各1项。

, ~! f( s. Q+ a" z7 o

彭志兰

& C- @; y) d. x

硕士

9 W* k8 E0 F. z1 a/ l

高级工程师

! p2 o& Y) V8 O/ p1 A, i

E-mail: 

& H$ h& Y0 G. Z1 e1 H

pengzhilan@zwu.edu.cn

9 k6 y2 g# `% W& E) M

主要从事海水养殖经济动物病害检测与防治研究,养殖病害调查、病原分析及治疗药物的筛选,开展多种海水养殖动物的疾病诊断以及水产苗种病害检测与水产品微生物药物残留检测,现主要从事贝类耐低氧机制研究。参与国家863项目,主持及作为主要人员参与“泥蚶HIF-1α基因多态性及在耐低氧品系筛选的应用”、“高血红蛋白泥蚶分子育种技术开发及应用”和 “基于对虾养殖尾水的好氧反硝化菌筛选及脱氮特性研究”等省、市多项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2项,获舟山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完成省级地方标准1项。

0 p7 v7 I2 v$ L H9 {( f/ u4 d8 u

查珊洁

' ?: _) f( ]5 Z, g) {

博士

, }; l+ U3 u' `" ]1 y

助理研究员

" N+ c4 ]8 C: `

宁波市高级人才

1 Z* Y% ^9 B+ n" k5 g8 ]

E-mail:

" V6 f! B! i$ X% h3 e4 Z# d

zha-sj@zwu.edu.cn

* ~- a+ x: X% h+ |3 O) Z( {& R

201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海洋贝类研究室,长期从事泥蚶分子生物学、遗传生物学和蛋白酶学等相关的工作,特别是专注于海洋环境胁迫,比如人源污染物对于海洋贝类免疫生物学与分子生态学研究,具有丰富的海洋贝类免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经验。先后主持或参与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抗菌肽的分离与鉴定”和“泥蚶HIF-1α基因多态性及在耐低氧品系筛选的应用”、宁波市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缢蛏壳皮保护功能和抗菌作用机制研究”等多项省市级项目,近 5 年来多次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hemosphere、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曾获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5 p. Y# P! v. ^& {. d- A! {

刘宏星

6 ~( t9 Q. G# {, u) e- G7 ~0 f

博士

9 j6 k; a) N/ [ g% c" [! U

副教授

4 l' U2 Y7 m& M2 Z1 d( [2 I

E-mail:

+ r* ^4 H8 i" x9 w

liuhongxing@zwu.edu.cn

5 U/ n4 c% b* r- b: ?

主要从事海洋贝类遗传及共生微生物研究工作。开展海洋贝类的分子遗传育种工作,关注贝类宿主与微生物互作机制研究。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泥蚶共生硫氧化细菌多样性与功能特性研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宁波市重点项目“高血红蛋白泥蚶分子育种技术开发及应用”、宁波市公益项目“菲律宾蛤仔优异种质挖掘、创新与利用”等多项省市级项目。作为第一作者在Aquatic Toxicology、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ood Chemistry、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 E$ F; O. L) M! b( P# b

贺歆

0 I2 ?* F) W+ ~: ?+ _/ Q

博士后

7 @, P8 N/ H" f3 W) D7 c! G

E-mail: 

) r% t& t/ O; ? Y

1575121827@qq.com

" f7 u7 `* v& @1 s

2017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2022年硕博连读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贝类增养殖实验室,博士期间从事贝类遗传分子育种研究,主要聚焦于壳型及肥满度等相关的海洋贝类经济性状的研究,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中国科学研究院地奥奖一等奖学金等荣誉称号。曾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子课题“虾、贝增产培优品种的精准设计”的项目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Aquaculture、Scientific Reports、Genomics等国际期刊上。

! f( k; C/ g5 @2 N1 @9 F! v

近五年主持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 x2 t: X/ |2 t( o _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3123) “泥蚶红血性状差异基因关联和分子机理研究”, 起止时间2023-2026

' o+ {" s( m8 b G$ E( ?8 l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2678)“基于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衍生多肽的泥蚶血红蛋白抗菌机制研究”,起止时间2017-2020.

% ]: \3 j* C5 K; m/ l

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蓝色粮仓科技创新重点专项(2018YFD0901404)“重要养殖贝类种质创制与规模化制种”子课题,起止日期2018-2022.

5 v5 B( K) L5 O' A# t

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2012AA10A410-6)“主要养殖双壳贝类良种培育”之子课题“泥蚶标记筛选及作图”,起止时间2012-2015.

. W6 ?5 S5 Q* y" n9 e- ~1 x5 d4 K( w

5.国家海洋经济示范项目(NBHY-2017-S4)“基于海洋生物抗菌肽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开发及产业链构建”,起止时间2018-2020 .

3 x1 y( U; Y" u" a. @

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LZ20C190001)“基于基因组的蚶类血红蛋白进化和功能研究”,起止时间2020-2023.

7 M0 o; p/ W' A7 D; M+ Z

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9C190002)“缢蛏I84家族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特性及抗病原功能研究”,起止时间2019-2021.

# u8 ~4 l' ~% K4 L' z

8.浙江省公益基金(LGN21C190012)“泥蚶HIF-1α基因多态性及在耐低氧品系筛选的应用”,起止时间2020-2023.

+ k# n4 w9 d, _

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21C190004)“泥蚶(Tegillarca granosa)抗菌肽的分离与鉴定”,起止时间2020-2023.

6 f" c+ _/ x7 \" l% V& \2 N# J

10.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Q23C190007)“GATA转录因子在泥蚶血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功能及分子机理研究”,起止时间2023-2026.

# [! h5 G( h& ~

1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21M703029)“泥蚶共生硫氧化细菌多样性与功能特性研究” ,起止时间2021-2022.

: Y* `( O1 G) j$ k

12.宁波市科技局公益类科技重点项目(2021S014)“高血红蛋白泥蚶分子育种技术开发及应用”,起止日期2021-2024.

+ |3 K0 g/ l9 T- K) D; y5 {4 D

13.宁波市科技局自然科学基金(202003N4326)“基于对虾养殖尾水的好氧反硝化菌筛选及脱氮特性研究”,起止日期2020-2022.

8 H5 O" b2 f1 ^) C7 D( _2 m$ g I

近五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授权专利

/ D+ E4 ]2 L: a$ |3 j4 ?8 U

 研究生获奖

6 O9 D; B' Z$ a7 r- ~' Y

【END】

' |7 m! B: H0 c j' r0 l) R7 ?8 m

排版:黄林慧

. s7 \/ T1 U* R% g. c+ Q: Q 3 [8 p& K$ ?8 q0 @3 S- {0 j

一审:庄佳桥

) M! G+ s7 F* T% @$ M; `- A

二审:李平

3 b! L( c4 G$ V2 q; v

三审:夏正方

( t8 `" F; }& c3 x4 e. Z* z9 N0 Q9 ^' z 2 m7 b! L9 m/ U( a) g4 M. g; W : h% b, Y% a; @5 z! G( j6 i r' ~* h7 `; V3 g1 ]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王方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