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 r* C; D' h: f$ j$ N, e (来源:菏泽水文)
, J5 d: l) d5 X5 |! a 编者按:
1 q; a6 |; ]7 ? 水,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还影响了中华文明的产生,在中华文化的演进历程中演绎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形成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现开设“水文文化”专栏,转发刊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章作品,厚植文化底蕴,擦亮水文底色。 ) t4 J2 I1 L+ R0 l! Q
《中国水文志》是中国第一部水文领域的专业志,它记录了中国水文事业发展历程,对中国水文作了系统的科学总结,本期水文志将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水文发展———1955年。
. h7 w. C" {1 Z! I% J3 t! A PART.1 2 v' p4 U8 ^% b$ ?
傅作义谈水文工作
) C; X- F. F) t" |5 q7 A( H 1月4~17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水利会议。傅作义部长在1955年的工作任务报告中指出:水文工作方面要加强领导,充实与健全水文机构,加强测站管理检查,积极贯彻水文测站规范,改进仪器测具,提高测验质量。组织专门力量在1956年内完成历年水文资料整编,并于近期内做到当年资料于次年完成整编。正在进行流域规划的河流应尽速增设测站,工业基地、边疆地区、垦荒地区以及没有设站或设站很少的河流要有计划地发展。尤其山区雨量站设得太少,今后必须适当增设,以控制水情。此外,依靠洪水调查获得实测记录以外的历史特大洪水资料十分重要。已经开展这一工作和正在进行流域规划的地区,应根据调查成果结合历史记载进行系统研究,以获得正确的资料和结论。尚未开展这一工作的地区,可参考部水文局编印的《水文资料整编方法》的附录《怎样调查洪水先重点进行》,取得经验后普遍开展。 . r, ?* |. r8 D6 }- h
PART.2
4 W! ^, h/ m6 ^: { Z 山东黄河凌汛决口 " U/ N% g& y$ l! U
1月27日,黄河河南段开始解冰开河,29日开至利津,而利津以下冰封仍甚坚固。源源不断的流冰卡塞在五庄至麻湾30公里河段内堆成冰坝,迫使水位急剧上涨,利津站水位高出保证水位1.5米,爆破队全力炸冰,大炮及飞机多次轰击,并迅速开放小街子溢水堰分泄水势,但仍宣泄不及,险情屡生,1月30日晨1时终于决口。溃水淹及利津、沾化、滨县360个村庄,受灾17.7万人,淹地5.5万公顷,倒房5300余间,死亡80人。
# Y3 `) H# y4 b* T7 t PART.3
; e0 `$ `+ p! A5 A 第一部《水文测站暂行规范》
; `3 B1 j8 H4 ?/ n; Z 颁布 + S" A4 }! ?% ^3 j3 \' S( J
. V9 t4 U: A# n* k, {& H5 N3 n
3月15日,水利部水文局在天津举办水文测站规范研习会,参加者近百人。对由水文局起草的《水文测站规范(草案)》进行了详细研讨,历时40天。会后由水文局作了修正和补充,并于同年10月13日由水利部正式颁布《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并随之检发《关于执行<水文测站暂行规范>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建立以后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水文测验技术标准文件。其中的《降水量观测暂行规范》迟至1958年8月始正式颁发,自1959年1月1日起执行。
) k( R. d7 n7 {9 A3 p1 Q- M PART.4
R( B1 x/ s6 Q0 M' ^* [& F 西藏地区开展水文工作 * U- T: c' Z0 V3 \1 w* a1 A. l1 Z
3月19日,水利部指派长江上游局何怀英负责,带领水文技术人员一行12人进藏筹建水文领导机构,布设水文测站,协助开展西藏地区的水文工作。6月,设立拉萨一等水文站。何怀英任站长,隶属西藏工委财政部。同年设立拉萨河拉萨流量站及雅鲁藏布江奴各沙、羊村、奴下流量站,并于7月开始向印度拍报水情。1956年7月开始向巴基斯坦拍报水情,1960年停止。 ! B9 v t' a% d
PART.5
; l; U! u# P9 N5 h% l1 u+ Z S 黄委组织洪水调查
" B! `- e2 R5 q. D" ^. \5 ~% ~; B* \6 W; _) u9 @
+ x3 f' o* d; V' F) }' z
图为三门峡工程现场
+ I& n5 {' b/ o {, j 3月20日,为编制三门峡工程初步设计和伊、洛、沁河技术经济报告提供水文及水利计算所需洪水资料,黄委组织8个水文调查组对黄河干流山西保德至河南孟津段和伊、洛、沁河流域进行水文调查。晋、陕两省水利局也派出3个调查组对渭、泾、北洛河和汾河进行水文调查。黄河干流在潼关至三门峡段又调查到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洪水痕迹23处,及陕县水文站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缺测的1944年、1945年、1947年、1948年洪水痕迹。伊、洛河各组根据洪水痕迹校核了1931年、1935年、1937年洪峰流量。沁河组发现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洪水的新痕迹。此外,三门峡孟津组、伊河组和沁河组都发现记述1761年特大洪水的碑文。 8 F7 [3 o2 t v/ v! }, G) V% |
PART.6
. x9 e2 m1 i' C& L) d( N# F$ F 编印《洪水预报方法》 2 [, S( p! Z9 K2 x% P. U" i9 W
5月,水利部水文局华士乾主编的《洪水预报方法》印发全国。该书在总结长江、淮河1954年特大洪水实际预报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吸取了美、苏的洪水预报方法,用中国实测资料做出分析应用算例,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洪水预报方法。
1 _+ F2 P0 d& k# A6 ^: J; a PART.7
* r, C/ o9 ~5 w. F) Z 陈日华首创水力绞关
5 l1 |5 @3 \1 H" O* F 6月,福建洪尾水文站陈日华创制水力绞关。主要是在测船上安装一对特制水轮,用来借天然水流冲力绞收锚缆以代替人力,又称水轮收缆法(见《流速仪测流技术经验》)。该项技术于1956年4月在中央召开的全国农业、水利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向全国推荐。 * I8 w9 L9 i. A' M. l
6月17~22日,浙、赣地区暴雨。暴雨中心江西奉新最大三天雨量577.7毫米,次雨量2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14.97万平方公里。这场暴雨使浙江的富春江、新安江和兰江及江西的饶河、信江和修水发生洪水。富春江芦茨埠站洪峰流量达29000立方米每秒,为本世纪以来的最大洪水。20~24日鄂东地区暴雨,暴雨中心湖北红安最大24小时雨量393.9毫米,三天雨量1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16.27万平方公里。这场暴雨使湖北滠水、倒水、浠水、富水发生洪水。滠水长轩岭段和倒水红安以上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洪水,富水发生仅次于1623年的大洪水。这场暴雨对三个地区均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 % |2 B" s: p" H1 W* z4 P
PART.8
a; u2 r$ e* Y$ [, \: q$ Z, u 第一个高原湖泊水位站 & N5 D7 D" Y6 E/ y4 u5 W( j+ Q. A
7月,青海省农林厅水利局在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青海湖设立第一个高原湖泊水位站——二郎剑水位站。
/ s0 C$ R+ F! Y PART.9
5 w! j; p" U o( L |) o7 l 召开流速仪检定座谈会
" c s, M6 x x 8月10~18日,水利部在南京召开流速仪检定座谈会,讨论制定了《关于流速仪检定的一些规定和要求》,颁发全国水文部门,要求统一执行。会后,由部水文局编印《流速仪检定》一书向全国发行。 ; C% ~; k7 S: C
PART.10 , _7 `0 g, n& |- I+ j4 Z5 \
苏联水文专家索柯洛夫应聘来华
- p8 ]6 l3 s8 L8 C8 [/ e# v- N/ G 9月,苏联水文专家A.A.索柯洛夫应中国水利部聘请来华协助工作。他在华四年期间,经常到各地考察和讲学,向中国同行介绍了有关苏联水文科研、水文计算、水文地理、水文站网规划、水文预报、水文测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他的许多报告和建议,对新中国初创时期的水文事业有很大帮助。1959年10月索柯洛夫合同期满回国。 3 [0 ~% T( y6 R/ E$ l' q1 h
来源:《中国水文志》 . G0 P e ?: d' D9 F/ Y) i Z7 _5 f" D
● 菏泽市水文中心 $ v9 e) @( D; C- j' Q# [+ `0 v6 ~
● 求实 团结 奉献 进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Z4 ?7 @1 y" X3 w
/ j- y6 G5 Q$ c6 Y( w3 I- N
责任编辑: 1 ]5 i( p7 A) b% k' v" o
; x. r4 X* m) c3 [4 L# @' @8 O1 K5 |4 M5 ~
2 w0 E' u6 R- j u$ ?5 @& V# T4 B
3 x$ a: o2 y! n n2 r'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