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q% [0 [7 b$ @9 s

! N# w9 L7 }/ ~; `0 c2 A7 ?, d 日前,自然资源部南海局印发了《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海洋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主要目的是落实部党组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用科技创新强化南海局“三定”职责履行。 5 A- n. H+ C g5 g/ s3 W4 H7 Y
《规划》系统梳理了南海局的发展基础和面临挑战,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和履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重大需求,提出了以实施“一平台五领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布局,即打造一个南海智慧信息平台,部署海洋调查监测、海洋空间规划、海洋生态修复、海洋预警预报、海洋资源管理五个创新领域,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效能。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使南海局部分涉海业务集成创新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一步提高在海区的科技创新影响力,全面提升对海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水平。
% r8 c# S" W9 h; e4 ~ 按照《规划》,
4 {$ G0 w$ B4 I _; R* \7 N 到2025年,南海局将实现以下目标: ! [6 u: W# W& j5 _' Y6 q$ t
海洋调查监测 & |' G9 E) E& M: x/ y# V8 W. f! r" X+ F
集成创新空天岸海潜底一体化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与装备体系,不断提升海洋遥感技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南海资源环境探知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支撑能力。攻克多源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和标准,在海洋声学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有所突破,在海洋测绘、放射性化学监测、浮潜标技术等优势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S) e9 ]9 @. ^. u9 i 海洋空间规划
$ c3 P9 R/ q; C/ g& A# t; B 聚焦近岸陆域、海岸带、海域三位一体,建立海区海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与规划实施评估监管标准,建设海区海洋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海洋国土空间规划监督管理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g; i; u: P& x: f
海洋生态修复 % M& Z0 T9 R6 @) \* Q# w
集成创新南海特色海洋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率先达到示范应用水平。初步建立海区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监测与绩效评估技术体系,形成制度化管理框架,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6 G; \+ ^1 n9 z
海洋预警预报 / t. }3 u8 E, o( Y0 t
基本建成覆盖“两洋”、突出南海、重点保障近岸的海洋预报技术体系,完成预报技术与预报制作共享平台开发,缩小与国际先进预报技术水平的差距,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f& J1 q7 d ]! \+ j) _5 u 海洋资源管理
, R3 F/ \8 Y0 ^5 M' v 推动构建海洋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强化海洋自然资源管理能力;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和规划政策实施能力进一步提升,保持国内领先水平。
# E4 Q, _' Q5 Q! W8 q2 c+ z5 J: } 智慧信息平台
# n4 z3 e( _* C o5 P 基本建成海洋自然资源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形成满足海区自然资源管理、监管决策和服务的海洋自然资源数据体系,显著提升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数据服务和行政决策支撑能力。
& L) y) N7 w( Z8 Z& o 按照《规划》绘制的蓝图,到2025年,南海局科技创新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将进一步优化。南海局主管的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力争进入“优秀”行列;在海洋声学应用研究、珊瑚礁调查研究、海洋放射化学调查研究、海洋浮标技术研究、海洋预报减灾等领域择优培养科技创新团队3-4个,争取纳入部科技创新团队1-2个;培养部第三梯队高层次创新人才或部杰出青年人才2-4人;科研立项资金较“十三五”期间增长50%;科技成果产出较“十三五”期间大幅增长,即争取实现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省部级奖以上奖项不少于15项,发表论文不少于450篇,出版专著不少于30部,发明专利不少于30项,软件著作权不少于30个,标准规范不少于30项,政务信息参考和政策建议报送不少于120条。 ) h; V5 w C Q/ S* v7 A+ }
《规划》作为南海局科技改革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和发展指南。下一步,南海局将细化局属各单位、各部门分工,扎实推动规划落地实施。 7 S- Z- D1 s; u/ L

$ U, } {& N0 T( P3 T 
* O+ n# u4 S& @7 d3 {- Q8 d8 q 
* Z7 e& w3 W! U# Y4 z 
( f( Y9 ~' c! g6 K 
# `& ?1 d C, z( B y5 w 
/ F" ~1 Y8 F4 p3 W5 ?! x/ T& C% a 
2 e% D; i6 v* u% J! T6 i+ U  z: G* D. U# t' p# X- I# m: }9 |
 , u3 \; [+ a3 @, j. Z' Z

2 r2 y" J2 h% c  / B: A. o; L8 h, [4 [3 A
撰 文:张丞杰 ) L& [2 m. B0 w+ `
编 辑:劳小宴 * e7 Y& o" [' z# R/ p
审 校:汤超莲
; |( N, z" q# j 审 核:罗茜
1 l l0 p" r6 }" M% f- g+ i* A 
! K$ p5 h4 Z4 b$ {$ s4 p# R1 S —END— _0 J- L' J. j( ~. ?
信息来源:新南海
1 o' _" N6 F) B" k0 l7 |! f( d \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 @: s9 N, A1 Z- A
海 $ H5 G% V7 W7 V! @
洋 ; Y8 z* \/ {& J+ t# p1 s+ w! Y
书 1 Q$ l' ?6 z* ^8 L
屋 # \% D, J, `$ s* Q: J
推 0 u- I) K) @$ E+ m5 ] a
荐 * u A+ x" R* A e# i
热 % ?" J+ i7 M# v8 i8 K. A1 W
点
( Y4 P3 D4 q; b: i2 R1 ] 海洋知圈
; K4 N2 x3 z' y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l3 Q+ x" N) P6 @7 ^( `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5 A, \- j$ y- [/ f
 . C: ?% I3 L* T1 e1 g3 N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
( i# i" @& q0 ?3 y. k" L X; r% b( [- d( S3 l+ R! V
# w$ y0 l! |* {) P- n: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