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0 \+ x& v3 t 7月14日上午,我厅在北部湾海域布设首个海洋气象观测浮标,该浮标为“广东省海洋预警报能力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的一部分,将与即将下海的茂名博贺港3米浮标、阳江南鹏列岛3米浮标及汕尾红海湾6米浮标形成我省自主的初步海上观测网。 + @1 X: J, S, \5 J
我省北部湾首个海洋气象观测浮标正式下海
6 G+ B" s K% K0 o$ b i 该浮标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天津海华技术开发中心)自主研发和承建,直径为3米。标体上搭载了多种传感器,可观测风向、风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波高、波周期、波向、流速、流向、表层水温、表层电导率等海洋及气象要素,浮标启用后将通过北斗系统及CDMA双通讯提供北部湾的实时海况及气象数据,同时作为国家海洋观测平台的重要补充,填补了我省北部湾海洋观测的空白。 : I0 L) l1 @. q* t, v
8 g/ z3 T( h& ~3 I 科普时间: # D2 K; u+ L( M) I6 @4 b3 |
半分钟解锁海洋气象观测浮标
. z1 D, p6 E+ ^; q( q2 R' _* t 海洋是变幻莫测的地方,时而风和日丽,水平如镜;时而惊涛骇浪,咆哮如雷。为了了解它的脾气,人们在海上建立了海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站(也就是“海洋气象观测浮标”),测量波高、海流、海温、潮位、风速、气压等水文气象要素,掌握了这些资料,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例如,知道了大风大浪区域,航海时便可避之而行,免除了船覆人亡的惨剧;知道了海流流向,航海时便尽可能的顺之而行,以节约航海时间和能源消耗;知道了潮位的异常升高,便可及时防备突发事件,力图在灾害发生时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 z* Z/ s i0 s7 C) R% O
还有,海洋观测站获得的资料,对海上工程建筑和海洋科学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海洋浮标是一个无人的自动海洋观测站,它一般被固定在指定的海域,随波起伏,如同航道两旁的航标。别看它在大海上毫不显眼,但它却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进行长期、连续、全天候的工作,每日定时测量,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石油(气)开发、港口建设等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气象资料,特别是能收集到调查船都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 ' |/ @* y# m' D' X- o* m$ ]1 q
一般来说,全项目的海洋浮标分为水上和水下两部分。水上部分装有多种气象要素传感器,分别测量风速、风向、气压、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要素;水下部分有多种水文要素的传感器,分别测量波浪、海流、潮位、海温和盐度等海洋传感要素。各传感器产生的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由发射机定时发出,地面接收站将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得到了人们所需的资料。有的浮标建立在离陆地很远的地方,便将信号发往卫星,再由卫星将信号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7 ^& G7 [4 m: X6 `% Y
来源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减灾处
; [1 k! g$ u( H; u7 I; {3 B G* q: q
# k" R, m v8 ]
' [: X$ ~5 B5 s/ N7 M4 U6 D
% _% ^! M6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