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 w( b9 @9 T. u# D: H1 x3 ~
北京时间11月18日消息,在一项为期六周的印度洋科考任务中,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科学家在南印度洋海域发现了一个鱿鱼新物种。这种鱿鱼长约70厘米,在“皇帝手鱿”家族中算是一个大个子成员。据科学家介绍,新种鱿鱼体形细长,拥有发光器官,这种发光器官主要用来引诱猎物。 1 w! |3 s* }) J! M9 s- s0 d4 T
去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实施了一项为期六周、名为“海底山巡航”的印度洋科考项目,共收集了大约7000种生物标本。科学家正是在对这7000种生物标本分析过程中发现这种新鱿鱼物种的。“海底山巡航”科考的目标就是揭开南印度洋海底山的神秘面纱,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该海域的海洋资源。# a0 r: O* p: C' ?! `; D) S. H2 G
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科学家阿历科斯-罗杰斯介绍说,“在10天时间内,共有21位科学家拿着显微镜围绕在这些瓶子周围,瓶子里装着各种鱼类、鱿鱼、浮游动物和其他有趣的生物体。许多物种相互看起来非常相似,因此我们不得不根据一些细微的形体学特征,比如肌肉的方向和内脏的长度等特点来区分它们。”
+ L! A* n" ^7 X: k. ~ 到目前为止,“海底山巡航”科考任务共明确了70多种鱿鱼物种,占全球鱿鱼种类的2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