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V! B& \4 [4 {; Y& N- a. q
漂浮上岸的海洋塑料垃圾
% v2 P( x1 V9 G( ` 《自然-科学报告》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报道了一种能检测海洋环境中大塑料(大于5毫米)漂浮垃圾带的新方法。利用欧洲航天局“哨兵2号”卫星的数据,这种方法能将塑料从其他材料中区分出来,准确率达86%。 , l* ]1 J2 W ]4 o! O$ Z8 q
根据漂浮物吸收和反射的可见光与红外光的波长,科学家在“哨兵2号”数据中识别出了漂浮物带。他们随后研发出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能根据不同塑料和天然材料的特定光谱特征,为组成这些漂浮带的个体材料进行分类。 G9 p9 v4 J: l# T2 _4 G6 C
这些特征来自2019年4月24日冲到南非德班港的塑料垃圾的卫星数据,以及作者2018年、2019年在希腊米蒂利尼海岸部署的漂浮塑料的卫星数据。他们还利用了之前获得的、可能会与海洋塑料同时发现的海藻、木质物、泡沫和火山岩等天然材料的卫星数据。 0 U1 F& e& ^/ y( ] T; ^& S
作者利用四个不同地区沿岸海域的“哨兵2号”数据测试了这种方法,该方法能以86%的平均准确率成功将四个地方的塑料从其他漂浮材料或海水中区分出来,有些地方准确率更是达到了100%。作者希望这种方法可与无人机或高分辨率卫星联用,提高对海洋塑料垃圾的全球监测,同时帮助清理行动。 8 r; P" h9 d! [* }& |& C1 R0 x) _
作者:杨馥溪
$ s) x4 ^) _, t; u8 d- h& a) |& c 图片:mandy-barker
: Z4 {9 S7 [3 R! Y! y) I 编辑:王星
( W+ A$ s+ [& {; h" ]0 S8 v, d, L+ T ~
: W( }& G' t4 y2 u
$ V" p6 [2 j' ]0 f3 i+ I
* O2 K1 M; e0 s/ E4 i" A" g%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