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X+ s( Y! A1 o: X( E 被誉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退化趋势。近20年来,中国在红树林保护和恢复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相关研究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仍面临多重挑战。红树林保护和恢复应从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整体着眼,建立健全相关技术标准、评估体系和规章制度,鼓励社区参与。红树林保护和研究可成为中国发展对外合作的新平台。 5 E6 C' Z: U1 r" {* \/ e$ k+ F
被誉为“海岸卫士”和“海上森林”的红树林是地球上最高产的生态系统之一,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防止海岸侵蚀、抵御风暴潮和海平面上升的危害、净化水质、固碳、为众多生物提供栖息地和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计来源等。 * `5 O' |4 P8 }
- B7 @! j4 G R" r 8 Y7 `4 z: U- U( F5 z. q- G% Z
4 a2 r0 H* g, E8 D1 q2 ]- { 图片来源:新华社 , g8 J$ p0 P" c- @; ?( e( }$ l$ Z
据测算,每公顷红树林每年产生的生态功能价值约为3.3万至5.7万美元。
3 B& ?: o5 Y; E7 ~ 尽管红树林具有惊人的价值,但由于人类活动干扰,全球范围内的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呈现退化的趋势,而气候变化更加剧了这一趋势。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全球红树林总面积约减少了一半。按照这种速度,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以扭转这种趋势的话,全球红树林将在本世纪内消失殆尽。 - [, d4 C/ c c) [
成就 / X- m- `( n7 B2 y% T9 i
最近一项联合研究表明,尽管全球红树林面积仍在快速下降,但中国近20年来在红树林保护和恢复上却取得了积极成就。
# \( C$ y3 K6 j( k' S
3 L4 _, m, N' {) Q7 K
- s t' r; ]/ e) t m* |
$ Y/ M3 Y( r1 A8 P" t. X 图片来源:新华社
& T X+ A* W) w. O 中国制定了《森林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从制度上对红树林进行保护。
% f( `5 w3 C* g! ~/ S! }* q 与此同时,中国加大了红树林恢复力度,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2001年启动的“全国红树林保护工程”、2017年发布实施的《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16-2025年)》等。
8 Q( n6 h+ h; R1 [3 @8 I) S @# } 这些举措使得中国的红树林面积从2000年的2.2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近2.9万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长的国家之一。 9 k; B, }5 @" t: l/ F% \" V
中国大陆目前建有38个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地,50%以上的红树林已被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远远超过全世界25%的平均水平。
- A x# S3 ?1 |8 k1 a& \ r 挑战
4 S2 d0 O' p1 D5 W" o 然而,该联合研究也同时表明,中国的红树林保护、恢复和管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难题。
; z; ^4 E, a4 r/ E K0 v0 ]
/ g1 r' W8 K, _8 R ; b4 ~8 Z) F/ W, c
2 ?3 s4 p8 g" P, g7 g0 _
图片来源:石建斌 " `1 S5 ^6 p y" L4 q
首先,由于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以及人工海堤阻断红树林与堤内生态系统的联系,使得一些地方的红树林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 , w; ~( {: {! V; c
第二,过去20年里,中国主要通过在滩涂上人工造林的方式,使得红树林面积大大增加,但人工造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造林选址不当、环境不适宜和缺乏适当的后期维护等原因,人工种植的红树林成活率不高,但造林成本却很高。人工造林还有可能因为仅选择有限的红树树种,甚至外来红树树种而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
% s2 k! } o6 W) o k% |& T0 T 此外,在潮间带滩涂上种植红树林可能会破坏或占据其他野生动植物(如迁徙水鸟和底栖动物)的重要栖息地。
% E% g* Q5 k! R 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退塘还林。中国沿海地区存在大量的鱼塘,对其中适合恢复红树林的鱼塘进行改造,可以为恢复红树林提供空间。然而,补偿鱼塘经营者所需的巨额资金,以及当前退塘还林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南的缺失,都妨碍了这种方法的推广。
. O0 j4 Q6 u+ c
- P) ?7 t* A" \+ F H! I $ u4 ?- j# b+ u; o+ {
& z* i0 j7 ~7 D" R" c5 X+ K
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7 b: a4 _: q4 G7 y3 ]& G, { 方案
8 h" r$ x9 n5 i1 n( l4 J/ s 红树林仅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很小一部分,却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主席到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时强调,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 t( b. f' L% x, ~
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活动主题在中国被定为“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旨在推动全社会提高对红树林重要生态价值的认识。中国正在形成一种有利于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社会氛围。
$ B, R$ S6 b. D( C6 ?: N* {6 r
7 B7 b3 X' d3 M8 c; n+ ~# r
! t0 A. K% @; A% ~# Q5 U
, R" ~* o5 }/ C& J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2 c/ a7 p5 J% h: a& P, `
2019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组织开展了红树林资源现状和适宜恢复地的调查;正在组织编制全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将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
- M6 v# x8 ]4 O) M& m" l# z6 g& n; x 今年6月,中国发布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目标之一是通过实施包括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工程,使海洋生态恶化的状况得到全面扭转,全国自然海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
- w- r2 T8 \, a( ^& d2 A# Y 倡议 0 W$ N/ I) ?( @5 G
鉴于此,我们相信中国将迎来红树林保护和恢复的“黄金机遇期”。根据上述联合研究的建议,为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下措施和行动应得到重视并及时落实: ' Y) Q/ @& L9 I9 p4 b/ N) q2 C: Q
第一,转变理念,将红树林作为一个完整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包括恢复鸟类、底栖生物和鱼类等其他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而不仅仅是一片树林。恢复工作应着眼于整个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的恢复和提升。
8 A/ C# c( U' ?8 I# z% } 7 x' A* z! g; L6 H T2 U
! B0 _ `9 I+ C* m& J
' i: O1 N3 U3 L. Q4 h: e$ @
图片来源:石建斌 * V+ k: |- o) W: U
第二,修改和完善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红树林恢复标准和评估体系,在恢复红树林的同时采取措施提高林区周边居民的收入。 " x, I* l0 `7 l3 X B$ S% ?9 A& d
第三,对潮间带滩涂进行科学评估,只有通过评估、适于红树林造林的地区才可进行滩涂造林;禁止在海草床、重要鸟类栖息地实施滩涂造林。 1 K8 j' {& \ k7 j+ }0 D+ v
第四,制定退塘还林技术标准和操作指南,进一步推进退塘还林。 $ H" ?# J5 J o3 z
第五,建立基于社区的红树林保护和生态恢复模式和机制,鼓励当地社区积极参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恢复,并从中获益。
) m3 Z0 H* B1 ? 在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过程中,中国应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鉴于中国的红树林研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相关知识和成功案例研究的对外分享也很重要。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有望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有红树林分布的国家之间合作的新领域。
* D. _. ]% `2 P4 ~+ p
5 `7 z$ Z: u7 J$ u* f6 J; m , v8 n- q) Q' g/ R& J2 ^* K
* @" [2 g2 s. B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Q0 K: O# n. o$ J/ p& l+ C1 v
作 者
$ J( a4 o7 E' `: D [$ J4 k1 h$ F 石建斌
. q7 s' L/ x- [- S 保尔森基金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
6 Z& A4 p# ~ }; C7 I' l+ \* E 王文清
# S7 [3 z% Q$ e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教授
1 c. n+ a& i2 T8 q" H/ A* _ 来源:中国日报网
& P6 X0 q" K2 u' K" \/ x( _3 h! ]
7 `; a5 x. A8 ~3 V 举报/反馈 + {' X7 Z1 m) G F! T
. J9 l, p9 g, ~+ D+ v( L
) c" X7 \7 u* d2 j) @1 M V
& p' b- q)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