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海供水”官微发布了几则例行停水、清洗水箱的通知,通知发出当天,很快被传成了“上海自来水有问题”,上海兴起一波抢水囤水热。超市、便利店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部分区域网购平台也显示无货。 “上海囤水”连续几天成为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上的搜索热词。 据悉,这是因为大家担心咸潮入侵引起水资源供应不足,加之网传的停水消息看似印证了这一猜想,才造成的恐慌现象。 对此,上海市水务局亲自下场辟谣,称上海长江口自9月初起出现咸潮入侵,供水企业持续加强水质监测,科学开展水库运行调度,目前自来水生产和供应正常,水质达标。 不过,通过此事,“咸潮”一词也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什么是咸潮? 它的危害有哪些? 上海抢水风波的背后 有哪些值得我们警惕的?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在我国,咸潮入侵主要发生在珠江口、长江口等大河口。每当咸潮来时,这些地方的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以及农业灌溉皆会受到影响。 海水的氯化物浓度约为19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升。 因现有的常规净水工艺无法去除水中氯化物,原水氯化物含量升高时,自来水的口感会有点咸。长时期饮用氯化物含量多的水,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大家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不单单是这样,工业生产使用含盐分多的水,将导致用水企业的生产设备氧化,锅炉积垢,增加企业的成本。同时,农业生产上使用咸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农作物萎蔫甚至死亡。1978年的严重咸潮,就曾导致崇明岛到4月上旬早稻还不能收割。 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的情况更为严重。 通常来说,地处长江口的上海,会在每年11月至来年4月受到咸潮影响,因为这一时期长江处于枯水期,上游淡水的流量不足以抗衡东海海潮带来的海水,因此易发生咸潮倒灌长江口的现象。 可是,今年上海的咸潮却来得格外早。 今年8月以来,上海广播电视台就多次报道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水域遭遇了罕见夏季咸潮。据了解,这与今年持续性的高温干旱有很大关系。 今年长江流域雨量偏少、梅雨期短,降雨量较往常年减少了69%,连续干旱让长江来水量突破了历史同期低值,出现“空梅”现象。加上出梅以来,持续晴热少雨,导致上淡水的流量已经不足以抗衡东海海潮带来的海水,于是就发生了海水倒灌。 事实上,咸潮入侵上海,今年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最早记载上海遭遇严重咸潮的史料,可以追溯到雍正二年(1724年),据《松江志》载,由于之前两年连续干旱,“卤潮入内河,禾尽槁”。 翻译过来就是干旱两年没有淡水,导致海水倒灌进河床,禾苗都干枯死了。 建国后的1959年、1978年和2001年,上海也分别遭遇过严重咸潮。其中,从1978年冬天到1979年春天的那次咸潮,更被认为“百年一遇”,当时崇明岛被咸水包围了将近100天。 与咸潮长达几百年的“战争”,让上海积累了充足的应对经验。 1883年,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建成于上海市杨浦区。 1991年,著名河口海岸学家陈吉余提出,上海可以到长江河口取水。 于是,1992年6月,长江引水一期工程竣工;1996年6月,二期工程完成。 这两期引水工程竣工,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就是上海供水从此有了两个水源——黄浦江和长江“两江并举”。 就像今年咸潮入侵确实影响了一波长江水质,但早在入侵半个月前,上海自来水原水就切换了,从长江水源切换到了黄浦江上游的水源。 并且与过去不同,现在上海自来水的取水水库,在建设初期还把应对咸潮入侵作为核心设计功能之一。 比如上海最大的自来水取水地青草沙水库,它应对咸潮入侵,主要就靠两招。 一是充分利用库容。当监控到咸潮即将来袭时,它会根据预案提前蓄水,在咸潮来临期间,临时关闭取水口,不再取受污染的水进来。 二是水库之间能互相“借水”,以及通过全市的水网调水。 目前,青草沙、陈行、金泽三大上海原水系统已经完全可以实现动态切换,互为支援了。 现在上海自来水出厂水质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其实根本没必要全民囤水。 一直以来,大多数人对全球变暖的认知还停留在浅层认知上,可是根据公开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不仅会造成两极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等影响,也会在其连锁效应下,悄然增加咸潮入侵等其他不良影响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