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省市共建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广东海洋大学揭牌。作为全省首家海洋牧场类获批建设的省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围绕南海资源开发与利用、保障粮食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海洋牧场作业装备智能化、海洋新能源采集与供给、养殖水域污染防控、养殖监测与海洋物联网等四个领域的基础前沿核心技术及其装备国产化技术攻关。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作为一所拥有88年办学历史、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海洋高校,广东海洋大学坚持立足广东、面向南海,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以“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海洋优秀人才。 近年来,学校在水产种业、海洋牧场、海洋人才培养等方面聚合资源、持续发力,持续提升涉海领域科技攻关、人才培养能力,助力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矢志写好向海图强的海大文章。 攻关培育高品质涉海生物品种 走进位于湛江的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一片忙碌景象。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专家团队正联合多家水产种业企业,开展南美白对虾的良种选育、种苗繁育等研究。 作为全国首个省级水产种业功能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由广东海洋大学牵头实施,以攻克对虾种业领域关键技术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水产种业振兴。 “产业园以广东海洋大学为科研支撑,打造南美白对虾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联合体平台,将建设成为全国对虾种业核心技术创新区和种业振兴发展引领高地。”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谭北平说。 根据产业园规划,到2023年底,实施主体的种业产值达到1.5亿元,年生产自主选育亲本数量在30万尾以上,培育苗种数量超过1000亿尾,良种覆盖率超过养殖面积的90%,为我国逐步解决南美白对虾种虾“卡脖子”难题贡献力量。 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瞄准制约现代种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广东海洋大学开展大宗与特色海水养殖种类种质资源创新研究,集成传统与现代育种技术,培育了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等一批高产、优质与抗逆的养殖新品种。 南美白对虾是全球水产养殖产量最高的对虾,我国1988年从国外引进,1992年实现全人工育苗,随后开始在国内逐渐推广。然而,我国每年需从国外高价大量进口种虾,导致产业发展缺乏竞争力,时刻面临种源受限的困境。 “国外一对种虾要1000多元,国内的土苗生长速度慢、抗病性差、养殖成活率低。”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刘建勇说。为打破国外对南美白对虾种源的垄断,刘建勇带着团队,历经多年研究,成功培育出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活率高、性状遗传稳定的南美白对虾“兴海1号”。 2018年,“兴海1号”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目前,“兴海1号”在广东、广西、河北、山东、江苏等地进行推广养殖,近三年累计养殖面积20.90万亩,新增销售额累计26.56亿元。 种业是建设“蓝色粮仓”的重要支撑。聚焦广东“粤强种芯”工程,广东海洋大学构建“育繁推”良种培育与推广体系,提高优质苗种覆盖率,实现了养殖良种化,提升南海水产养殖种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说,接下来,学校将依托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等平台,以水生生物和耐盐碱作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创新评价研究,发掘优质种质基因资源,培育高产、抗逆与高品质种养殖新品种,助力广东种业振兴。 为海洋牧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日前,广东海洋大学举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专项工作会议,明确成立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首批8个现代化海洋牧场科研团队,以海洋养殖、装备制造、水产种苗及饲料、冷链物流及贸易、水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发展产业为着力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开展有组织科研,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并转化应用。 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是落实粮食安全战略、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广东海洋大学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原则,推进适养苗种规模化繁育、牧场特种装备研发、水产高值化利用和海洋牧场智能化管理,强化科技创新和智慧赋能,为海洋牧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深耕“海洋牧场”,技术是关键。学校强化协同攻关,着力解决关键技术与装备问题。例如,参与研制多种类型的养殖平台,研制了养殖饲料输送、养殖投喂监控、养殖饲料投喂等方面的养殖装备,开展卵形鲳鯵、军曹鱼、石斑鱼等苗种规模化繁育,满足深远海养殖苗种需求。 同时,突破鱼类保活保鲜与冷链物流、鱼类预制菜加工、鲜度保持与品质维持等关键技术,构建陆海联动的鱼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体系,并构建了集鱼苗繁育、疫病防控、冷链物流、市场销售等于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 “学院科研团队将无人船技术和近海渔船结合,将普通渔船升级改造为智能养殖船,同时设计研发了小型智能投料船,组成了智能养殖系统,解决了岸基与船载长距离通讯、自主巡航、精准投料等技术难题。”广东海洋大学船舶与海运学院教授李荣辉说。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正当其时恰逢其势。接下来,广东海洋大学将顺应信息化、智慧化发展趋势,立足海洋牧场现实需要,聚集科研力量,加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海洋牧场建设管理、装备设施、养殖领域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广东海洋大学将重点突破制约深远海养殖与网箱养殖装备的技术瓶颈,构建深远海养殖渔场、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型海洋牧场“科学选址—生境营造—资源养护—安全保障—融合发展”技术体系,实现新理念、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突破,助力海洋牧场科学有序发展。 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学校将联合湛江湾实验室等科研机构,聚力种质资源开发、近海生态修复、中远海标准化养殖体系构建、海洋工程装备等科技攻关,并与涉海企业深入合作,围绕鱼类保活保鲜、精深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等联合攻关,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 培养卓越海洋人才 一个月前,获得中国科协立项的“2022年度学风传承行动项目”——原创话剧《熊大仁》广东巡演活动在广东海洋大学启动。话剧以中国现代珍珠之父、广东海洋大学奠基人之一熊大仁教授的事迹为原型改编而成,讲述了熊大仁教授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国珍珠养殖业和水产教育事业的故事,展现了一代教育先驱不折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动人的演出,让在场学生备受鼓舞。红色话剧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广东海洋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与海洋强国战略相适应的海洋特色和应用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卓越海洋人才。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广东海洋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导向,制定实施“五海”(海空、海面、海下、海底、海边)立体发展战略,构筑“5+1+N”大海洋学科体系,加快提升水产、海洋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作物学5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水平,重点培育海洋经济管理学科群,支持“N”个学科专业向海发展,实现学科专业与海洋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不久前,科睿唯安公布了最新的ESI统计数据,广东海洋大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以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重点学科为主要支撑的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以水产学科为主要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再次入选。 作为广东海洋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之一,水产学科的办学史可追溯至1935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水产学科发展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学科,建有10多个国家、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被遴选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特色优势学科不断涌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注入澎湃动能。学校坚持“人才兴海”战略,突出人才引领创新的战略地位,依托重大项目和科技平台,聚焦涉海优势学科,深入实施“海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探索产教融合培养模式,对接巴斯夫、中海油和中广核等知名企业,联合组建现代产业学院,近两年获批建设6个省级产业学院,不断拓展涉海科技人才培养的新优势。 近两年来,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海水稻——中国新饭碗”“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兴海种业——对虾种业振兴先行者”项目获得2项全国金奖、1项全国银奖的成绩。 经略海洋,向海求索。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说,学校将立足“地方所需、海大所能、未来所向”,奋力向海图强,扛起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扛起培养更多海洋科技人才的时代重任,为广东深耕“海上粮仓”、唱响“海洋牧歌”、建设海洋强省,不断贡献海大的智慧与力量。 撰文:汪祥波 欧卫军 张艳梅 梁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