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广大关心和支持全球One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的数据用户和热心读者,对及时了解和掌握观测网内活跃浮标变化状态的急切心情及好奇心,本平台在例行报道年度观测网建设进展的基础上,从2023年1月份开始,以月报形式快速反映观测网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日新月异变化,特别是相关国家和团体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等,希望能为早日建成OneArgo观测网呐喊助威、添砖加瓦。月报引用的统计数据及图表,若无特别注明,均来自于OceanOPS网站(www.ocean-ops.org)。 遗憾的是,自2月12日OceanOPS网站发布通知,其网站正在迁移到新的托管平台上,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OceanOPS服务将会中断、且性能下降;可到了4月16日,OceanOPS网站依然处于崩溃状态。本平台曾于4月17日推送“《OneArgo观测网浮标每月状态报告》暂停发布原因诠释”一文,说明了相关情况。但到了11月初,OceanOPS网站依然无法正常链接,经多方查询了解,才获悉该网站于6月初就已重新投入业务运行,至于为何无法正常链接,告知的原因却是出乎意料,“OceanOPS网站被封了”;再邮件咨询相关国外同行,回复“该网站运行正常,没有被封杀的迹象”。 众所周知,OceanOPS是一个由世界气象组织(WMO)---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海洋学和海洋气象学现场观测计划支持联合中心运行的网站,为何就被无缘无故“封杀”了?如何持续开展海洋观测领域里的国际合作?又如何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这些问题似乎无人问津,至今无解! 下面列举的几幅统计图表,是通过相关渠道艰难索取的,但不能全面反映全球OneArgo观测网内11月份活跃浮标的详细运行状况,还望读者见谅为盼! 全球OneArgo观测网内活跃浮标运行状态 (2024年11月)
截止2024年11月底,在全球海洋上正常工作的活跃浮标总数约为4018个。这些浮标主要由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欧盟、意大利、中国、挪威、荷兰、印度、西班牙、爱尔兰、新西兰、韩国、波兰、保加利亚、希腊、芬兰、丹麦和哥伦比亚等23个国家/团体提供。 1、各国贡献 观测网中各国活跃浮标数量(个)与分布 2024年11月,维持观测网业务运行的23个国家和团体,贡献的活跃浮标数量分别为:美国(2229个)、澳大利亚(301个)、法国(291个)、德国(252个)、加拿大(201个)、日本(163个)、英国(126个)、意大利(85个)、中国(72个)、印度(66个)、欧盟(55个)、挪威(42个)、荷兰(33个)、西班牙(21个)、韩国(19个)、新西兰(15个)、爱尔兰(12个)、波兰(11个)、保加利亚(11个)、希腊(6个)、芬兰(4个)、丹麦(3个)和哥伦比亚(1个)等,累计贡献的活跃浮标总数为4018个。 2、各国船只布放浮标数量与分布 这是一幅由OceanOPS团队制作的新图,与上面的统计图有所不同,它是按布放船只的国家进行标注的。目的是要强调,除了购置浮标的国家在布放浮标外,还有许多国家通过提供船只在全球范围内布放浮标来支持Argo计划,并对此做出真正的重要贡献。借此表达的深层次意义就是,在浮标采购国之外,Argo需要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观测网中由各国船只投放的业务化活跃浮标数量(个)与分布 由上图可见,通过提供船只支持Argo计划的国家数量要远远超过购置浮标的国家和团体。前者达到了50多个,而后者仅有23个。如美国11月份海上活跃浮标的数量为2229个,实际上由本国船只布放的浮标只有1125个,还有近一半(1104个)浮标是由其他国家的船只协助布放的。中国呈现了“自产自销”的局面,即购置了72个浮标,且都是由本国船只投放的。 事实上,在广阔海洋上投放浮标,尤其是在各大洋的中央和南北极海域,布放船只的运营费用要远高于购置浮标的成本。当然,这些船只虽然也有设计的专门布放航次租用的,但大部分船只是由各种机会船,如商船、帆船(横跨大洋的帆船赛)和科考船(各国执行南北极科学考察航次)等提供的。 3、使用卫星 在全球One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中,早期提供浮标数据传输的卫星主要有3颗,即IRIDIUM、ARGOS和BEIDOU。但在11月份,只看到前面2颗卫星,我国的北斗卫星已经销声匿迹。而利用IRIDIUM卫星通信的浮标依然最多,达3904个(占97.14%);使用ARGOS卫星通信的浮标只有115个(占2.86%)。 观测网中浮标通讯使用的卫星平台名称及其服务的浮标数量(个)与分布 4、获取的观测剖面 11月份,由23个国家和团体维持的4018个活跃浮标观测网,累计提供了约13,022条温、盐度剖面,日平均剖面数(434条)保持在400条以上。 这些观测剖面依然由8个国家的9个数据中心负责接收与处理,并经实时质量控制后,各自汇交到位于法国的国际Argo资料中心(IFREMER)。其中,接收和汇交剖面数量超过200条的国家资料中心有NOAA/AOML(6981条)、CORIOLIS(2690条)、CSIRO(822条)、JMA(772条)、SOA/SIO-2(474条)和BODC(448条)等6个;另外3个不足200条,它们是INCOIS(178条)、KORDI(36条)和KMA(13条)。 观测网内接收浮标数据的国家资料中心名称及剖面数量(个)与浮标分布 5、本月特色与评价 (1)11月份,全球One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内的活跃浮标数量超过了4000个,比1月份(3879个)增加了139个;其中,美国增幅最大,达到了109个。 (2)维持全球One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业务化运行的国家和团体(23个),比起1月份(24个),虽然个别国家有所更替,但总体依然维持在20个以上;然而,实际上为全球One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业务化运行做出贡献的国家远不止这些,通过提供船只支持Argo计划的国家数量至少在50个以上。 (3)提供浮标数据传输的卫星平台,越来越倾向于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IRIDIUM(3904个浮标);而只具备单向通讯功能的ARGOS,所服务的浮标数量(目前仅有115个)依然在不断减少。但同样具有双向通讯功能的BEIDOU,却早已销声匿迹。 (4)由9个国家数据中心累计接收和汇交的剖面数量为13,022条,比1月份增加了258条;日平均剖面数量(434条)保持在400条以上。 (5)11月份,美国的活跃浮标总量达2229个,占了整个观测网内浮标总数的55%以上,依然遥遥领先于其他22个国家和团体。实际上,美国由本国船只布放的浮标只有1125个,另有1104个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由其他国家的船只协助布放的;而中国表现为自力更生,购置多少布放多少。 事实上,全球One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的长期运行与维护,仅靠几个海洋大国,更不要说1~2个国家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久久为功才能实现的目标。如果光凭喊喊口号、缺乏实际行动,或者一时冲动、急功近利,只会一事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