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海洋 门户 海洋圈 海洋资讯 查看内容

【海洋城市】面对高教洼地,宁波近些年如何补强短板?

leejiafu 发布于 2022-1-19 18:15 206 0

分类专栏:海洋资讯 原作者: 溪流之海洋人生文章来源: 溪流之海洋人生

去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院士增选名单,共有3位宁波科学家当选。其中,甬籍科学家马余强、李骏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院士;在甬出生成长但非甬籍的科学家应汉杰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 ...





去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院士增选名单,共有3位宁波科学家当选。其中,甬籍科学家马余强、李骏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部院士;在甬出生成长但非甬籍的科学家应汉杰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至此,甬籍两院院士总数已达118位。能与之匹敌的是同样处于长三角的江苏苏州,江苏省苏州籍的院士已经达到117人(另一种说法是,苏州籍两院院士已达139人)

宁波地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钟灵毓秀的宁波大地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科学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宁波这方水土曾诞生了童第周、屠呦呦等科学家彰显了宁波这座城市深厚文化底蕴与悠久历史

01

教育资源的横向比较

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宁波的高等教育短板。我国沿海的五座计划单列市分别为深圳、青岛、宁波、大连、厦门它们都是我国的沿海城市,在五座城市中,深圳的实力无疑是一马当先在经济上,是其他城市的两倍甚至两倍以上,而在交通、医疗以及商业发展中,更是遥遥领先堪称“一骑绝尘至于第二名的争议颇大,主要是宁波和青岛的对比大连和厦门经济实力远不及这宁波和青岛,这里就不作讨论。

宁波和青岛都是港口强市,而且GDP总量也非常接近在财政收入和人均GDP方面,宁波是强于青岛的。然而,综合实力不能只看经济在交通和科教方面,青岛胜于宁波。宁波的高等教育是它发展的短板,所以媒体评选时往往把宁波放在第三位。

在很多人印象中,我国高校资源不均衡,更多体现在东西差距上。根据教育部数据,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40所(不含港澳台地区)。分省份来看,高教资源分布与划分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暗合,西部地区整体排名靠后。

其中,有8个省份各拥有120所以上高校,处于“第一梯队”。从高到低分别为江苏、广东、山东、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及河北,均位于“胡焕庸线”以东高校数量在60所及以下的,同样也是8个省份。除天津和海南外,其他清一色分布在“胡焕庸线”以西,包括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和西藏。进一步结合经济总量,许多发达省份也存在高教资源“相对匮乏”的尴尬按照2020年各省份GDP从高到低排列,经济体量靠前、高校数量却明显偏少的,浙江和福建首当其冲,见下图。

为GDP常年排名全国第二的省份,江苏高校资源也十分丰富。根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江苏高校数量排名全国第一不仅“量大”,而且“质优”目前,江苏“双一流”建设高校共15所,仅次于北京,比上海还多1所,是隔壁浙江的5倍。


02

宁波经济发展现状及隐忧

宁波地处长三角江浙地区,自古商贸发达,是物阜民丰的富庶之地。今天的宁波,在港口贸易、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诸多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2020年宁波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0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率为3.3%,在全国城市当中位列第十二位(不含港澳台城市),排在天津之后、青岛之前。宁波不但经济总量大,经济发展质量也很高,排在我国15座副省级城市中第七位拿衡量经济发展质量重要指标的人均GDP来说,结合七人普人口数据,2020年宁波的人均GDP为131947.33元,在我国15座副省级城市当中排列第,见下图

去年11月15日,工信部第六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公示结束。在259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宁波占据18席。截至目前,宁波“冠军”总量已达63个,连续4年排名第一。制造业单项冠军是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虽然在产量、产值上不太起眼,但不少企业手握行业话语权和定价权,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宁波提出了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的目标:到2025年,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130家,单项冠军企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度达40%以上。尽管如此,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上雄踞榜首的宁波,依然面临着不少挑战。

作为工业大市,制造业是宁波经济发展的稳定器2021年前三季度,宁波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2.8%,但工业企业生存状态并不理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带来产业链、价值链的重组,生产原料、能源等资源要素价格上涨,国内外双重压力之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箭在弦上。

增强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现实情况却是,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常年第一的宁波,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仅被北上广深“倍杀”,与苏州、杭州、青岛、长沙等城市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这样的“落差”一方面受产业结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的教育、科研资源不足有关。

制造业转型,人才是关键。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所需人才科技的进步和先进技术的发明都依赖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正如小平同志所言“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造就人才传播知识是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


03

五座计划单列市教育资源比较

1980年代,深圳的高等教育是五座城市中最薄弱的,但是现在呢?它的大学资源已经远远超过厦门和宁波,相信在不远的未来,还将超越青岛和大连。位于深圳的大学中,有本地第一所综合类大学深圳大学小而精但层次高的南方科技大学录取分数超过本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占地5000亩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合作办学的北理莫斯科大学和世界级强校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及刚刚招生不久的深圳技术大学,和马上就要开办的深圳海洋大学,等等

深圳高等教育从零起步,到如今已开办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11.32万人。纵观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发展新模式、新路径的探索史,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创新”。

相比大连的大学中,有985工科强校大连理工大学海事第一校大连海事大学著名财经强校东北财经大学艺术院校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以及大连交通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民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各有特色的大学。

青岛的大学中,有从济南搬迁而来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本土985强校中国海洋大学能源强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特色大学。

厦门的大学中,比较知名的有985强校厦门大学船长的摇篮集美大学,以及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厦门工学院和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

而在宁波,比较知名只有入选双一流、船王包玉刚捐资兴建的宁波大学,及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其他的包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公办企业化管理的浙江万里学院本地第二校宁波工程学院改名为宁波财经学院的原宁波大红鹰学院转设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原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

新中国建立以来,大学整体变革进行过两次,一次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很多城市都借由这一波调整培养起本地的不少优秀大学;另一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院校大合并,很多城市又借此打造了自己的航空母舰型高校。

国内各大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基本都抓住了以上两次机会中的最少一次,比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成都等等。深圳和青岛另辟蹊径,都在引进外地高校上花足了工夫,也呈现出非常不错的效果。

很可惜,宁波没有在院系调整和院校合并中抓住机会,也没有下力气从外地引进大学,加上经济发展一直比较平稳,所以高等院校的整体实力并没有得到特别明显的加强。


04

宁波高等教育发展正当其时

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宁波推动本地大学引进和培养了11名全职院士,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落地,新增16.8亿元财政资金帮助宁波大学评选下一轮双一流。此外,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落地的同时,宁波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7个研究院。宁波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7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在《宁波市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和宁波诺丁汉大学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建设。大力推进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建设。推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建设支持宁波大学、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在甬高校“双一流”、国家(省)“双高”建设,筹建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中外合作大学,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校在甬产业研究院建设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优化在甬高校在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器械、艺术、高端服务业等领域的规划布局。

宁波发展基础科学,补足高校教育短板是必须迈出的第一步。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工科院校提供科研和人才支撑,但宁波在高层次理工人才培养上并无“自有资源”。宁波大学在工科领域“瘸腿”,其他几所应用型高校缺乏人才培养渠道,宁波制造业发展面临工科资源不足的困境。在这种状况下,东方理工大学应时而生,与宁波“教育十四五”规划中的大力推进新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呼应。

相较于省会杭州,宁波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上存在先天不足有教育专家指出,宁波与杭州的差距关键在于一所浙江大学。为缩小与杭州的差距,宁波近年来在教育科研上下足功夫2013年开始,宁波相继与复旦、浙大、大连理工、中科大、天大、西工大、北京航空航天等名校开展高校合作,建立研究院,为当地高层次人才培育提供了支撑。除东方理工大学(拟)外,甬江实验室和中德合作大学等教育项目也正在推进中。

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宁波市新增博士1372人,总量达9265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7万人,累计达55.1万人,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35家,累计224家。宁波在教育上的投入成效初显。

东方理工大学(拟)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460亿元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科学家、IEEE会士曾文军也已经宣布将正式加盟。东方理工大学(拟)学科发展方向明确主打信息、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业等朝阳产业,志存高远,目标明确,那就是2030年左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理工强校。

当然,要建设高水平大学,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从目前公布的结果来看,深圳大学是已公布预算的高校中经费最多的一所,为75.33亿元,比2020年增加14.47亿元,增长24%广州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预算经费分别为40.74亿元和40.73亿元,每年也在增加。从浙江省目前公布的公办院校经费预算来看,浙江大学每年200亿,浙工大36个亿,宁波大学29个亿,即便是很多二本公办院校也达到15亿以上,政府投入还是很可观的。

以西湖大学对标的加州理工大学为例。2020年,加州理工学院的收入超过45亿美元,但学费收入仅占不到5%。其主要经费来源于两项:一是各种政府和企业经费收入,其中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达到16亿美元;二是来自社会的各种赞助和投资回报,占10%左右,接近5亿。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公司英特尔的创始人戈登·摩尔,已经通过摩尔基金会向母校加州理工学院捐款3亿美元。

东方理工大学对标世界一流高校的愿景很美,但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就需要持续二十年以上,并每年保证至少五十亿(按照现在国内同类高校平均水平)以上投入还要不断引进世界级顶尖团队尤其是学科带头人,搭建国际最先进的实验与合作平台,并得到宁波市政府长期支持,等等。

好在宁波有一群有志于造福桑梓宁波帮人士“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影响,“世界船王”包玉刚捐资成立宁波大学。自宁波大学成立以来,包氏家族、邵逸夫、曹光彪、赵安中、李达三、朱绣山和朱英龙父子、魏绍相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慷慨解囊,对宁波大学的支持绵延不息,从未停止。

宁波,是“宁波帮”人士的故土,也是帮宁波人士的创业热土,他们共同选择宁波,并为宁波高等教育及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群人不仅对宁波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教育发展、医疗完善等诸多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给‘知行合一、知难而进、知书达礼、知恩图报’的宁波精神做了最生动的注脚。

相信有虞仁荣先生这样的“宁波帮”人士鼎力相助,加之宁波市政府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顶部